《动物世界》的“心理罪”

《动物世界》的“心理罪”

在国产电影里,探讨人性和商业大片往往是分离的且无法融合的,但却从来不应该否认国产电影为其做出的努力。

《动物世界》绝对称得上是一部合格的国产商业片,它配得上所有的赞美。但《动物世界》也有它的“心理罪”。想拍出人性大片的确不假,但在寸土寸金的暑期档,如何占取有利身位同样重要。而如果想要吸引粉丝,围绕李易峰的‘主角话题“就必可不少。但粉丝向明显的电影,有几部有了好的下场?

挣扎,极其挣扎!最终,电影做出来妥协。在前期宣传上,极力推崇李易峰的演技进步,在终极宣传上,强调电影的类型提升。但遗憾,极其遗憾!这样的结局是让《动物世界》成了一部高配版的《心理罪》。

文 | 庞宏波

你究竟要怎样,你还能够怎样,对于《动物世界》来说,豆瓣7.5分的评价难道还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吗?

的确,对于一部国产电影来说,这样的口碑已经十分难得。如果这样一部电影的前缀还有流量明星主演、重工业两个关键词,这样的口碑就显得更加珍贵。

但高口碑的《动物世界》却在上座率上表现的“不如人意”。如果说,《动物世界》不到《我不是药神》点映上座率的一半,是理所应当。那么上映第3天,上座率不及第17天的《侏罗纪世界2》,也不及第10天的《超人总动员2》,你很难说《动物世界》的上座率很成功。

口碑呈现略微下滑,上座率跌出单日前三,对于一部投资成本近3亿的重工业大片,预测票房仅5亿算得上成功吗?

李易峰仍是电影主导,粉丝向宣传路线致其与《心理罪》走势一致?

李易峰,只要有他的电影永远无法绕开他不谈。李易峰意味着流量,意味着让无数粉丝不用思考都愿意无条件买票的流量。既然选择了李易峰,怎么会忽视李易峰的流量?

但李易峰也意味着诟病,无论是流量明星整体演技不佳的群嘲,还是李易峰自身缺乏亮点的不足,都让李易峰经受最严苛标准的演技审判。但没有办法,既然选择李易峰,就需要坦然接受所有的一切。

电影在前期宣传上,不断的通过李易峰演技进步来吸引眼球。但谁会因为李易峰露出的几个“小丑“镜头,就天真的以为李易峰演技发生了颠覆?所以,无论电影前期宣传的有多狠,关于李易峰演技的半信半疑都不会彻底消除。

《动物世界》的“心理罪”

而在上映之前,李易峰向豆瓣“认怂“的评价同样两极。一方面,看到了李易峰遇到自己喜爱的角色,不惜低头的谦卑;另一方面,流量明星心虚却渴望粉丝买单的急迫感,同样是很多人的真实想法。

但总得来说,李易峰是《动物世界》整个宣传周期最重要的卖点。从猫眼专业版的想看指数来说,《动物世界》的走势几乎和《心理罪》如出一辙。

《动物世界》的“心理罪”

这样的“隐患”在于,无论电影多卖力的宣传李易峰演技进步,绝大多数普通影迷前期仍然是把《动物世界》当作一部粉丝大片来消费。事实上,电影里为李易峰打造的小丑形象,同样具有非常典型的“主角光环”。即便是看完电影,也无法忽略李易峰才是这部电影真正的支柱。

但这部电影本身的题材、人性探讨、重工业视野才是让人眼前一亮的突破,李易峰的重心和电影真正渴望的创新,有着天然的错位。

电影里的主角光环,电影外的粉丝路线,都让《动物世界》变成了一部高口碑的《心理罪》。

新类型只是伪命题,

石头剪刀布的重工业仍有遗憾

在上映之前,电影被宣传成了一部所谓的“新类型”电影。新,新在电影整体融入多种年轻人热衷的元素,在剧情片的基础上加入了冒险、游戏、二次元、烧脑、车戏、人性等诸多元素,形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新类型商业片。

但实际上,电影只是一部重工业属性明显的商业电影,这一点一点也不新。相比新类型,电影的重工业属性可能更有爆点。尤其是华语电影长期呗诟病的特效,在这部电影里也有这非常大的改观。

但电影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把一些都“幻觉化”。

电影一开场就是一段男主角化身小丑在地铁中砍杀怪物的情节,足够的燃炸。但不好意思,导演说这是男主角的脑洞,说白了,就是意淫。

《动物世界》的“心理罪”

同样,电影里最富新意的追车戏,同样来自于男主角的幻想。电影的特效是真,情节是真,但这样的落点是假。即便特效再真,这样东西去掉对于整个剧情走向都不会有任何影响。

这种重复性的“商业套路”,其实很快就让影迷产生了审美疲劳。反正无论电影再好看,关键的亮点永远都是主角的幻想。

其次,电影最希望让观众看到的是在一个人性与兽性角斗的修罗场。所表达的人性。但想要营造出好的效果,就需要电影环环相扣,将电影的细节升华。

但在影片的最高潮,轮渡上的卡牌对决用了石头、剪刀、布这样极其违和的“对决选择”。虽然这样轻佻随意的对决方式,可以体现出人物命运无法自由掌控的无奈,但这和江湖大哥身上有块小猪佩奇的纹身一样,电影极力铺垫的爽感卸去了大半。

《动物世界》的“心理罪”

其实电影在视觉效果上作出的所有努力,并没有完全换回应有的回报。这并非观众的问题,而是电影本身的挣扎。既希望观众看到电影更具逼格的人性,又不希望电影商业元素的缺失。最终,花费精力更大的视觉体验成为了佐料,去搭配可能并没有太多人感冒的人性表达。

电影商业爽感的自身断裂,是电影最大的遗憾。

上座率低迷被“围剿”,加速票房拐点到来

对于《动物世界》来说,豆瓣评分7.5分,猫眼观众评分8.6分,淘票票观众评分8.6分,已经是非常令人满意的口碑表现了。但这样的口碑表现,并没有让电影获得应有的票房走势和关注度。反而,电影与《心理罪》的票房走势极其一致,已经接近了票房拐点。

《动物世界》的“心理罪”

一方面在于,电影的口碑并没有产生裂变,虽然电影质量让人出乎意料,但电影的高口碑传输极慢,没有形成很好的聚集效应。所以,电影的上座率处于一个并不理想的状态,甚至低于《侏罗纪世界2》和《超人总动员2》。

这说明,电影并没有吸引太多的路人粉,高口碑也仅仅局限在粉丝和电影从业者之间。

其次,电影上映后风头迅速被抢走。在上影节期间,《动物世界》和《我不是药神》都是口碑极高的两部国产片。但相比《动物世界》,《我不是药神》明显更具备情绪感染力,社会话题也更加丰富。

相比《动物世界》在国产商业片上的突破,人们更需要也更倾向于《我不是药神》在题材上作出的努力,显然后者占据着更多的情感优势。

但原本两部影片档期相错一周,这一周是《动物世界》唯一的“黄金期”。然而自身上座率不给力外,《我不是药神》选择了极具侵略性的点映。在周末小规模点映后,追加了连续三天的工作日点映。

来看看《我不是药神》周末小规模点映的成绩单。猫眼电影观众评分9.7分,与《战狼2》并列国产片最高分记录;淘票票评分9.5分;上座率36.1%,同时段第一;场均人次45人,同时段第一;三小时内观影人次达到了98.4万。

《动物世界》的“心理罪”

虽然这些成绩更多是业内人士的“狂嗨”,但凭借着电影突出的情绪感染力,《我不是药神》几乎提前锁定了2018评分最高的国产片称号。点映阶段,《我不是药神》就将《动物世界》的风头抢尽,上映后对于《动物世界》的冲击力更无须多言。

我们理应肯定《动物世界》作出的一切努力,但这样的努力显然没有给它带来足够的吸引力。我们理应尊重《动物世界》取得的一切成绩,但投资3亿票房预测5亿,显然算不上太好的成绩。

《动物世界》作为一部高投资的国产商业片,有其自身无法回避的“心理罪”。而作为影迷,对于《动物世界》的一切标签,又何尝没有被毒害多年的“心理罪”?

(此文章为第一院线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