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漫遊時代,運營商的架構調整策略

告別漫遊時代,運營商的架構調整策略

告別漫遊時代,運營商的架構調整策略

本月初流量漫遊費正式壽終正寢。隨著流量漫遊費的取消,國內漫遊概念不復存在,手機號卡的屬地藩籬也將正式消除,此時運營商面對的是全面開放的國內市場。長期以來,運營商架構建設的重要依據就是屬地性,這本身就與漫遊費的地域屬地有著明顯的高度重合。現如今,漫遊費已成過去時,那麼運營商該如何進行架構調整呢?

一、經營策劃權向上集中,營銷機構進一步下沉

互聯網企業架構是一點服務全國。這種架構下,其經營策劃權高度集中在總部或者幾個地域中心,我們可以將其概況理解為總部制和大區制。運營商的架構是以屬地為基礎建立的科層制,每個層級都有相應的決策權。在漫遊費時代,這樣的分權設計既可以最大限度保持地方公司的經營自主權,最大限度支持屬地開展競爭,而且還不會傷及其他兄弟單位。但是隨著漫遊費的取消和漫遊時代的結束,曾經價值窪地的號卡和套餐具有極大的競爭力,而且可以暢行全國,既可以對付同行,也可能傷及自身。如此以來,運營商的現有架構無法消除不同區域的內部相互攻伐,而且即便沒有外部同行進攻,現有的KPI考核機制也能促使自己人拉低市場價格。

全面開放的市場,需要統一的指揮體系,全面統籌從點到面全國一盤棋。經營策劃權的向上集中可以有效避免內部相互攻伐。經營策劃權向上集中之後,人財物權也可以隨著集中,之後亟需地市及以下層級全面向營銷單位轉型,下沉營銷機構進一步貼近市場,甚至更激進地跨省級機構合併,甚至撤銷地市層級的機構設置也可以嘗試。當然這必然會造成基層機構在應對同行競爭時可能的抓手不足,特別是面對競爭對手的“游擊戰”時靈活應變能力不夠。然而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相對應地“打點營銷”。當然大面積的“打點營銷”有虛化經營策劃權向上集中的嫌疑。這也沒關係,畢竟經營策劃權向上集中還需要其他的制度和措施配套實施。目前來說,即使不能立刻在全國範圍內推廣,那麼在省級機構可以率先嚐試。

二、豐富線上渠道入口,打造“看到即買到”能力

當前的大視頻+大流量下,用戶的上網需求已經被各種不限量套餐進一步激發,我們可以說後4G時代,甚至未來的5G時代是不限量套餐時代。經營策劃權向上集中後,推出的任何產品都需要在全國範圍內做到觸手可及,無論是宣傳單頁、戶外廣告、還是各種APP,甚至線上廣告植入,都需要留足業務辦理通道,最簡單的就是預留二維碼,打開便捷的線上渠道入口,持續打造貼近用戶生活的各種“看到即買到”能力。

可能有人會有疑問,這和運營商的架構調整有什麼關聯呢?實際上,這也是“一點服務全國”必然包含的內容之一。就像互聯網企業一樣,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時時處處貼近用戶,快速形成遍地開花之勢。漫遊費時代結束後,運營商的市場和互聯網市場一樣,已經泛化。檢驗一個產品或者一項營銷政策是否成功的標誌之一就是能否快速被市場接受,被大量用戶認可。另外,線上渠道入口泛化之後,也需要運營商進一步下沉渠道,用線下優勢彌補線上渠道的不足。哪怕是從提升用戶服務能力,提升產品品牌的角度,線上線下融合不僅是互聯網公司的選擇,也是運營商必須要關注的內容。

 三、成立專業機構,強化自上而下的條線管理

運營商早已開始了專業化運營管理之路。比如中國移動的終端公司、政企客戶分公司,比如中國聯通的專事終端銷售的華盛公司等等。現在漫遊費取消後,運營商的專業化管理需要進一步加快推進。運營商是典型的重資產行業,擁有大量的網絡等固定資產,而且這些網絡等資產也是運營商生產經營的基礎。成立專業的公司,分別從事相應條線的管理。就像現在的中國移動在線服務公司,其前身就是中國移動自己的客戶服務中心。那麼能否成立專業的網絡維護公司呢?實際上中國聯通早已開始了相關嘗試。最近有新聞報道顯示,中國電信已經開始借鑑學習中國移動的模式籌建專業的財務公司。

人財物是一個企業組織最重要的資源。人財物的管理都可以做到條線化和集中化管理。而且互聯網公司早已實現了人財物的集中化管理。對運營商來說,經營策劃權向上集中後,人財物必然需要匹配集中管理,而且不同的專業更需要條線專門負責。甚至搞網絡的完全可以和搞市場的分離,就像中石油等“石油三兄弟”,銷售公司與開採和煉製公司完全分離。

四、重構結算模式,合理保護經濟發達地區利益

我國的不同地區經濟發展程度不同是客觀事實,但是在號卡已經“神州行”的情況下,如果有效兼顧經濟發達與欠發達地區的利益,成為運營商亟需破解的難題。現在的結算模式依據從前的地域標準進行設計。在各地相互獨立經營時期,經濟發到地區的投資大,相應地其套餐價格高,反之,套餐價格低。但是就像現在一旦形成全國統一的市場,套餐價格窪地必然具有更強大的競爭優勢。如此以來就必須重建結算模式。

我們是否可以把使用地作為結算的主要依據呢?使用何地的網絡,就向該地付費。當然,這可能造成企業內部獲客和保有用戶的積極性不足。所以在設計結算模式和標準時,還需要考慮鼓勵各單位獲客、保有存量用戶積極性而需要的結算分成。如此以來,我們可以按照獲客成本+使用成本+保有成本等三大模塊組合成新的結算模式。當然具體的結算比例,還需要運營商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大量的測算,以求最大的內部公平性與合理性。

漫遊時代,運營商的架構是不斷優化,長期積累形成的;同樣,在無漫遊時代,運營商的架構重建也需要不斷的創新、嘗試和優化。古語云“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現在運營商同樣面臨巨大的變革需求。無論從何開始,運營商都需要開始探索和嘗試。

想要了解更多,請關注【今日流媒體】公眾號,每天給您最新最熱的行業新聞,最亮的行業視點,做時代先鋒的就媒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