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匾額蘊含風雅

匾額,又稱扁額、扁牘、牌額,簡稱為扁、匾或額。中國的古建築上,多綴有匾額。匾額以其多變的式樣、高藝術化的書法藝術,與雄偉壯觀的建築相互輝映,和諧統一,成為建築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文房匾額蘊含風雅

文房匾額蘊含風雅

古代還有一類官匾,是官員為表白為官初衷和抱負,喜用懸金匾形式昭示民眾,並以此為鑑自勉。官匾多懸於公堂之上,內容則以表白為官清廉勤政者居多。如“明鏡高懸”、“公正廉明”、“明察秋毫”等。宋太祖統一天下後,在自己的殿房上懸“公正明”手書匾額,自警治國要公正。

文房匾額蘊含風雅

文房匾額蘊含風雅

文房匾額蘊含風雅

也有相當多的匾額是屋、齋等居處用以寄寓明志、綴飾美化的。如魯迅先生幼年讀書的書塾掛“三味書屋”木質橫匾,用語切當,意味深長。如林則徐書齋懸有“制怒”匾額,自警待人處事要冷靜慎重。鄭板橋的“難得糊塗”和“吃虧是福”兩塊匾額,更是寓意深刻。

文房匾額蘊含風雅

文房匾額蘊含風雅

文房匾額蘊含風雅

文房匾額蘊含風雅

文房匾額蘊含風雅

文房匾額蘊含風雅

文房匾額蘊含風雅

民間根據禮節和風俗,在人際交往中也有匾額交流,如祝壽時的“壽比南山”,建屋落成時的“華堂永晝”,添子的“文曲星耀”等。在閩粵臺等地民居的大門口、廳堂或樓房上,往往懸掛有與該姓氏堂號有關的匾額,如姓張的家族一般用“金鑑千秋”、“漁陽惠政”;李姓用“西隴望族”、“北海名流”;林姓用“西河世澤”、“九龍衍派”等。

文房匾額蘊含風雅

文房匾額蘊含風雅

文房匾額蘊含風雅

中國商家的“商匾”,其用字遣句皆寄寓吉祥如意、生意興隆、財源茂盛等美好願望。如舊時浙江紹興酒樓上掛有“太白遺風”、“劉伶停車”等長方形青龍扁,顯得含蓄多趣。現代商家所懸匾額更是推陳出新,巧構妙句,如餃子館題匾“無所不包”,石灰廠題匾“白和起家”,當鋪題匾“當之無愧”,音響電器行題匾“一呼四應”等,都很含蓄多趣,耐人尋味。

文房匾額蘊含風雅

文房匾額蘊含風雅

文房匾額蘊含風雅

我國風景名勝、園林古蹟的匾額,使山嶽生色,河川增輝。《紅樓夢》第十七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賈寶玉機敏勸諸賓”,就描繪了題匾趣事。賈政說:“偌大景緻,若干亭榭,無字標題,也覺寥落無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斷不能生色。”此話道出了匾額具有美化景點的不可忽視的作用。

文房匾額蘊含風雅

文房匾額蘊含風雅

如《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所居之處題寫的匾額有“稻香村”、“瀟湘館”、“怡紅院”、“秋爽齋”、“蘅蕪苑”、“大觀樓”、“綴錦閣”、“蓼風軒”、“藕香榭”、“紫菱洲”等,還有四字匾額如“梨花春雨”、“桐剪秋風”、“荻蘆夜雪”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