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興亞人該何去何從?

冷兵器TILLLINDEMANN

聯合國安理會5月9日發表聲明,要求緬甸政府為羅興亞難民返鄉創造條件,並兌現其追究施暴者法律責任的承諾。這一結論是安理會成員國代表4月28日至5月1日期間走訪孟加拉國和緬甸,考察去年8月25日以來緬甸人道主義危機情況後得出的。然而,對此,小編想說並沒啥實際大作用!

遠的不講,就說最近這一次羅興亞人道危機:

時間:發生在去年8月25日;

起因:“若開羅興亞救世軍”襲擊了當地30處警察哨所;

過程:緬甸政府軍展開報復反擊:

後果:約70萬羅興亞人逃往“母”國孟加拉國:

影響:聯合國、歐美輪番譴責緬甸當局,不少國家甚至撤銷了曾經頒給昂山素季的獎牌或獎狀;

後續:緬甸當局甚至直接回絕聯合國及其他譴責,驅逐行動一天也沒中斷。

羅興亞人問題根源有三:

1、羅興亞人想在若開邦獨立建國;

2、二戰中支持英國及參與分裂緬甸;

3、穆斯林與緬族佛教信仰的宗教衝突;

(不執立場,不喜勿噴,拒絕一切標籤、一切扣帽)

關於羅興亞人,可以說是英國人留下的一個世紀難題,過往誰是誰非難有定論,否則也不會成為世界性難題。

那麼,這批羅興亞人將何去何從呢?在小編看來,大概有四種可能性:

1、 返鄉,在若開邦合法居住生活——聯合國推動的方向

這種可能性雖存在,但前提是緬甸政府承認羅興亞人的身份歸屬,將其視為國民,而這幾乎又是不可能的,明確的。

自緬甸獨立以來,緬甸當局除了吳努政府外,其他歷屆政府均在“羅興亞”人上實行不承認和不接納政策,即認定羅興亞人自始自終屬於非法移民,骨子裡絕不承認羅興亞人是緬甸人民的一部分,剝奪他們的緬甸公民身份。這一點從昂山將軍傳到了昂山素季。2013年,當她被BBC問及羅興亞人是不是屬於緬甸國民時,她給出的回答是:“我不知道。”

2、 返鄉、衝突鬥爭、再出逃——殘酷的現實

鑑於羅興亞人自身問題,其與緬甸若開邦佛教信徒及其他民族的衝突,以及緬甸各方的排擠,羅興亞人即便在外力幫助、干預下慢慢得以返鄉,但返鄉之後想在若開邦安心過日子也是不太可能的。應當看到殘酷的現實是,羅興亞人與緬族人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是你死我亡的,所以雙方的衝突即便短期內有所緩和,從中長期來看一定還會升級,還會爆發,而這必然招致緬甸當局更強硬的反擊和壓制。

對於緬甸當局而言,他們早已認定只有將羅興亞人趕出若開邦,才有可能解決這個問題,因而,再次出逃是羅興亞人逃脫不了的命運。

3、出逃、散居東南各國——又一個“吉普賽”族群

事實上,經歷過這麼多年的鬥爭,不少羅興亞人都已認清“出逃”的宿命。只是能不能逃、怎麼逃,往哪兒逃,成了擺在羅興亞人面前的最大難題。

大概梳理一下,至少有三種方向:

  • 稍有點錢財或門道的羅興亞人,大多選擇經海路,逃往泰國南部的穆斯林聚居區;之後再經泰國轉往馬亞西亞這樣的穆斯林國家,重新安頓,並爭取融入當地社會。

  • 錢財相當有限,但求保命的羅興亞人,則只能逃往鄰國孟加拉,進入難民營或是其他地方求生。然而,一則孟加拉政府現在也不接納羅興亞人,二則孟加拉自身經濟狀況落後,難以扶助他們,因而,這些人想融入孟加拉不容易,在這裡只能求保命。
  • 無錢無力的最底層留下。

或許,在很久之後,

羅興亞人將相繼流入東南亞各國,尤其是穆斯林族群相對大、經濟狀況相對好的國家,比如,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等,成為新一個流浪民族,就像今天的吉普賽人流浪在歐洲各國一樣。屆時,若開邦將不再與羅興亞人相關。

4、鬥爭、逃命途中死亡

最底層、最無力的那部分羅興亞人,要麼留在當地抗爭,要麼選擇最危險的逃亡方式。前者會越來越感勢單力薄,因為羅興亞人中稍有能力的人群都會趁早出逃,留下的往往是別無選擇的人,這一群體會越來越小,直至被緬族人“吞噬”;後者將很可能將死在逃亡的路上或是逃亡的難民船上。對於相當一部分的羅興亞人而言,最後似乎都很難逃脫死亡的悲慘命運。


陳一諾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扎伊德3月7日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發布常年報告時,呼籲聯合國設立調查委員會調查羅興亞人遭受的暴行。 他強調,若開邦“可能發生了種族滅絕行為”,而且據稱有亂葬崗被推土機剷平,顯然是“當局有意銷燬可能存在的國際罪行包括危害人類罪的證據”。
面對指控,緬甸總理當墩稱:緬甸政府沒有指控中“民主清洗”的行為,緬甸政府只針對恐怖組織“羅興亞拯救軍”進行了清剿活動,該組織在去年8月份襲擊了邊境30多所警察局和軍營,緬政府正致力於接回逃往孟加拉的難民,,,

羅興亞人是怎麼來的?


按照羅興亞人自己的說法,他們的族群在公元8世紀的時候就生活在若開邦,但這個說法並不被學屆承認,大家普遍認為羅興亞人是英國殖民時期從印度和巴基斯坦帶到當時的阿爾幹王國(1948年歸入緬甸),通過人口植入以緬甸為跳板向東南亞進軍,羅興亞人就這樣留在了若開邦地區並迅速壯大為有著300萬人口規模的龐大種群,
但羅興亞人信奉伊斯蘭教,在文化上與世代信奉佛教的緬甸民眾格格不入,民族摩擦常年不斷,緬甸軍政府也對羅興亞人持續了70年的驅趕和高壓,到目前為止,在緬甸135個民族當中也沒有羅興亞族,只有吳努政府時期對羅興亞人採取了懷柔和寬容政策,但由於其他民族反對的聲浪而重新回到對立與驅趕的狀態,在這種對立中,“羅興亞拯救軍”應運而生,自此,羅興亞穆斯林與若開佛教徒兩個族群的衝突就造成了緬甸國內局勢動盪的重要源頭,由此產生的100多萬難民逃往孟加拉,,,

西方社會為什麼指責昂山素季?


與緬甸軍政府鬥爭了幾十年的昂山素季終於在2011年當選為緬甸國務資政(因為昂山素季是英國籍,沒有競選總理的法理依據),上任之初就遭遇了這個極其敏感的人權危機,昂山素季雖然接受的是西方的民主訓練,但骨子裡仍然是個堅定的民族主義者,從安定團結的角度出發,自然把矛盾的根源歸結為羅興亞人的“多餘”,而緬甸軍隊又獨立於執政黨之外,她只能從政策上呼籲民族之間應該化解分歧,爭取以和談的方式解決矛盾,但實際上軍方對羅興亞人的鎮壓方式,昂山素季則表現的無能為力,她也曾呼籲鄰國應根據能力接受羅興亞難民,但目前只有孟加拉國接受了來自緬甸的100萬難民,坐船前往泰國的難民已經靠岸,但泰國政府不允許他們登陸,並稱:“讓他們回到海上去”,,,因此,國際人權組織以及阿拉伯世界普遍指責昂山素季沒有保證羅興亞人的人權,並有意篪奪昂山素季的“諾貝爾和平獎”,,,
本人認為,在這個頑固而棘手的問題當中,單用“人權”來加罪於昂山素季是不公平的,因為在衝突的過程中,羅興亞穆斯林的確有強姦與屠殺若開佛教徒的行為,而“羅興亞拯救軍”也的確有脅迫和煽動本族人民對抗政府軍的行為,

羅興亞人將何去何從?


衝突開始的時候,緬甸政府為了驅趕羅興亞人,不承認他們是緬甸國民,而認為他們是孟加拉移民,即使留在若開的羅興亞人,也不能擁有本國國籍,隨著衝突升級而面臨的負面指責,緬甸政府也做出了這樣的讓步:對羅興亞人進行了身份識別,如果能證明在1948年以後就居住在若開邦的羅興亞居民,可以自動獲得緬甸國籍,而且昂山素季也表示:“對於流落於孟加拉的羅興亞人,緬甸政府有意接他們回來,”但現實矛盾和多年積怨又提出了一個新的問題:即使把這些難民接回來,接下來該如何歸化他們的反政府思想?如何化解伊斯蘭教與佛教的文化衝突?況且目前的鬥爭已經不光是民族矛盾,更重要的是反恐,,,
因為,如果緬甸政府的“無視人權”被無限升級後必將被坐實,一旦被坐實,就會引來西方國家的“人道討伐”,更可怕的是:由於阿拉伯國家“反對迫害穆斯林”的指責聲浪甚囂塵上,這等於是給已經沒有生存空間的基地組織與IS殘餘,提供了一個進入東南亞的強大理論支持,,,
緬甸政治家如果不能清醒分析目前的問題走向,如果因為民族矛盾而衍生出更大的麻煩,那就真的是得不償失了,,,!

冷兵器TILLLINDEMANN

羅興亞人的歸宿,有三種可能,一種是獨立建國,二是回到孟加拉,三是成立緬甸國內的羅興亞人特區。

首先看看獨立建國,羅興亞人受到緬甸政府的打擊境遇不佳,這種打擊據說還是滅絕性的,有時一個村子完全蒸發消失。於是一部分人萌生了從緬甸分離出去獨立建國的念頭,也為此製造了多起爆炸案,換來的確實緬甸政府更高壓的態勢。總體上,緬甸政府實力遠超過羅興亞人,在緬甸不突然實力大規模衰減的情況下,建國只是夢,走不通。

第二條路迴歸孟加拉,羅興亞人的來源緬甸認為是英國殖民者為了“以夷制夷”,將英屬印度人(現在的孟加拉人)遷到緬甸。所以這些人不應該留在緬甸,而是回到孟加拉。而孟加拉對此是拒絕的,本身就人口眾多,十分貧困,自己吃飽都是問題,再來好幾百萬羅興亞人,根本受不了。那帶著領土迴歸呢?孟加拉不是印度,對領土不是那麼覬覦,所以大部分羅興亞人合法迴歸緬甸也走不通。

第三,緬甸治下的羅興亞人特區,緬甸政府的行徑已經引起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就算是昂山素季這樣的西方友人也是被譴責的對象,在羅興亞人問題上,緬甸面臨著不小的壓力。鐵血鎮壓正變得越來越不可行。但這一問題還必須解決,如何解決?仿照其他建立緬北特區,建立一個小型的,受控的羅人特區可能就是唯一的選擇了。一來避免分裂,而來也消解了外界的壓力。

當然,這是外人出主意,緬甸政府如何對待這些人,還要拭目以待。


北玄武

羅興亞人是緬甸若開邦諸多民族中的一個,但是不是緬甸所有的穆斯林都是羅興亞人。穆斯林是一個宗教概念,羅興亞人是一個民族概念,就如同很多非洲黑人和西方白人都信仰天主教,但是你不能說非洲黑人就是西方白人一樣。所以這一點優先澄清。

實際上緬甸羅興亞人問題就是大英帝國殖民者弄出來的,羅興亞人的悲劇以及緬甸政府四分五裂的情況,和世界上所有的殖民地國家獨立產生的問題一模一樣,都是英國人搞出來的事。

實際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當地的民族和種族其實很早以來,一直是達到一種自然平衡的狀態------即,不依靠外來壓力,種族直接就已經和解了,或是一直就處於平衡狀態。但殖民者的到來,打碎了這種平衡,產生了新的不平衡,這種新的不平衡導致20世紀的一系列悲劇。這其中就有緬甸的羅興亞人問題。


第一個是身份的認定:

早在公元8世紀左右,就有少量的阿拉伯商人來到了若開地區,羅興亞人主張他們是這批阿拉伯商人的後裔;而緬甸政府認為羅興亞人是“吉大港人”。這兩種認法有很大區別:如果被認定成阿拉伯商人後裔,則羅興亞人就是緬甸的原住民,如果被認定為吉大港人,那麼就是英國殖民者的幫兇,這點在政治含義上區別比較大。現在緬甸社會普通認為羅興亞人是“吉大港人”,這也是羅興亞人最不滿的地方。

但這又能怪誰呢?

(一)當年大英帝國在進行統計人口的時候,有意識強化了標籤做法,把若開地區被分為兩類人:穆斯林和佛教徒,殖民當局對當地穆斯林的稱呼是“吉大港人”,於是這個稱呼就被緬甸當局沿用下來了。

(二)在二戰中,日軍入侵了東南亞,日本軍隊當時驅逐英國勢力,當日軍攻入緬甸地區後,日本人發現緬甸地區佛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的矛盾,於是以英國人和日本人為核心的緬甸內戰開始了。

首先是日軍武裝了很多若開佛教徒,而英國人以穆斯林(羅興亞人為主)為核心組建了第五縱隊。由於英國人作戰不利,導致節節敗退,為了挽回戰局,英國人向若開地區穆斯林許諾,把孟都地區劃給羅興亞人建立穆斯林地區。這時候就產生了緬甸分離主義,這種思潮一直延續到現在,進一步發展為要求把孟都和布蒂洞兩個地區劃到巴基斯坦,建立單獨穆斯林邦,此舉引發緬甸政府及當地佛教徒的強烈不滿。



緬甸獨立後,歷屆軍政府開始一邊倒的傾向於緬甸佛教徒,主要採取了以下幾項措施:

(1)緬甸當局規定羅興亞人不得擁有土地,不得隨意經商,不得隨意興建清真寺,從出生到結婚全部要經過緬甸當局批准;

(2)強力壓制羅興亞人的教育,若開地區唯一的一所大學禁止羅興亞人入學,羅興亞人文盲率居高不下,高達80%以上,從而又使得羅興亞人越發貧困。


(3)在入籍方面特別規定,在1948年1月4日之前定居在緬甸的居住著,如果能流利使用一種緬甸種族的語言,才允許擁有國籍。而羅興亞人大部分都不會緬甸語,加之羅興亞人文化水平差,一下子斷絕了入籍的可能。

再往後,政府開始更加強力的興建佛教據點,驅逐穆斯林,採取了很多軍事行動,引發了羅興亞人大逃亡,僅僅在1991年到1992年兩年時間,羅興亞人25萬人逃離緬甸。
下圖是羅興亞人在各國的分佈情況

羅興亞人的流亡,優先選擇孟加拉國。

孟加拉國很清楚,如果允許羅興亞人合法居留,那麼湧入孟加拉國的羅興亞人,不是幾千幾萬人,而是超過200萬人,因此孟加拉國基本上是完全否定羅興亞人的身份,要求全部遣返。而緬甸方面根本不認定這些人是緬甸人。於是,兩國因為難民問題長期拉鋸,很多羅興亞人已經長期在難民營居住,當做生活常態。

這就是緬甸羅興亞人問題的由來。

現在看,要解決這一難題,靠東南亞這幾個國家的智慧,會很難;除非,大國出手。

但,這也要看大國是否有這個意願。


哈密瓜的家鄉

先說說羅興亞人以前及當下的遭遇,然後再講何去何從!

曾經,國際社會和羅興亞人自己以為,緬甸換上了“民主”的外衣,他們的境遇就會改善,他們就從此就有了身份證,有了公正公平的受教育,找工作,參政議政的權力。然而,國際社會和羅興亞人都沒有注意到一個重要的點,那就是堪稱“民主典範”的緬甸現任領導人昂山素季自從政以來從來就沒有公開提過羅興亞人的狀況與未來,甚至鮮有提及緬甸少數民族的遭遇。事實上,緬甸全境有130多個少數民族,緬甸主體民族緬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纏鬥已經延續了上百年:在緬甸獨立之前,英國殖民者利用少數民族來統治緬族,打壓緬族的整體,並且力主少數民族聚居區的相對獨立,從而在事實上肢解緬甸。緬甸獨立之後,緬族的大民族主義情緒高漲,緬甸統治階層極少考慮過少數民族的利益,甚至不給少數民族平等待遇,不要說平等的政治權力,甚至連身份證件都分為三六九等,而且多數少數民族民眾甚至沒有任何的身份證件,比如說緬北多數少數民族人口是沒有獲得公民權利的。而與緬族在殖民時代以及二戰期間結下的血仇的羅興亞人就更不可能獲得平等權力了,因此,大緬族主義讓羅興亞人幾乎沒有獲得平等的可能性,這點跟緬甸的社會制度沒有半點關係,而是跟緬甸主體民族的氣度與平等意識有關。但在可以預見的將來,緬甸不可能給少數民族平等的待遇,這就意味著羅興亞人不可能獲得平等。

2017年,羅興亞問題再度吸引國際社會關注之後,儘管美國與歐洲,聯合國先後對羅興亞人表示過深切關注,甚至宣佈了一系列的制裁措施,但緬甸的實際最高領導人昂山素季並沒有做出太實際的動作,除了宣佈可以讓逃到鄰國的70萬羅興亞回國之外,發展羅興亞當地的經濟等,但並沒有提供具體的政治方案,而緬甸軍方始終沒有改變對羅興亞人的強硬態度。至於羅興亞人回國問題迄今沒有實質性進展,因為當時有數百個村莊被緬軍焚燬,而且羅興亞中的極端宗教勢力開始培植武裝力量,多次越界襲擊緬甸的軍警目標。這讓羅興亞人迴歸的環境更加不具備。因此,儘管昂山素季保證從今年年初起接納羅興亞人的迴歸,但卻始終無人敢真正回來。

從可以預見的將來來看,羅興亞人幾乎沒有回家的可能。


邱永崢

緬甸當年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而且還被劃入英屬印度版圖。為了有效控制緬甸,英國使出“以夷制夷”之計,從孟加拉驅使一些信仰伊斯蘭教的人民來到緬甸幫助英國人監控緬甸人,這些人就是羅興亞人。由於在宗教信仰和文化傳統上羅興亞人與緬甸土著居民格格不入,雙方矛盾由來已久。現在羅興亞人居然想在緬甸若開邦建立獨立國家,觸動了緬甸政府的底線,難怪緬甸政府要對羅興亞人採取強力措施了。

羅興亞人在緬甸屬於客居,怎麼說也應該尊重緬甸土著居民,和土著搞好關係以贏得土著的尊重。可他們倒好,居然在別人家想劃塊地要獨立建國!這不是強盜行徑麼?緬甸政府一採取強力措施,羅興亞人馬上露出可憐相,說緬甸政府如何不是。我覺得緬甸政府這回做得對,維護國家統一嘛。羅興亞人可以請求別的國家收容他們。可看了他們在緬甸弄這麼一出後,估計沒哪個國家敢收留他們。因為誰也不想因為收留羅興亞人而弄得國家分裂。

西方有句諺語“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以前我一直懷疑這句話的科學性,但現在看了羅興亞人的作為,我覺得這諺語有道理了。如果羅興亞人不是隻要求別人尊重自己而自己不尊重別人,如果他們在緬甸土地上認真遵守緬甸的法律,遵從緬甸政府的領導,怎麼會遭致政府的打擊而流離失所呢?他們現在的災難,有很大部分是他們自己的行為招來的。不管哪個主權國家都不會允許客居民族分裂國家的。

羅興亞人以後該怎麼辦?他們可以選擇返回祖居地孟加拉國,也可以要求其他國家收留。當然,他們也可選擇繼續留居緬甸,但必須尊重緬甸土著民族和緬甸的法律制度,服從緬甸政府領導,不要再企圖在緬甸若開邦建立什麼獨立國家。緬甸政府別的做得可能不太好,但在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問題上,我相信緬甸政府是態度堅定的。


疾風猛士

方法倒是有,但是就憑這些人的智商水平,就不可行。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放棄伊斯蘭信仰,融入當地社會,變成佛教徒。

最血腥的辦法就是全民皆兵,和緬甸或者孟加拉,打一場戰爭,殺光當地的居民,獲得一塊土地。

什麼都不做,實際上在最糟糕的辦法,等著別人可憐你,最不靠譜。

實際上羅興亞人也自己找的。

本來就不屬於自己的地方,被殖民者移民到了緬甸,還在殖民者統治期間,壓迫當地人。被報復也是理所當然。當初趕走殖民者的時候,順手殺光這些人才是一勞永逸的辦法,沒有領袖願意汙染自己的光輝形象,只能後代遭殃。


比活的長

這個問題歸根結底是宗教矛盾,即使緬甸接納了羅興亞人成為本國公民,他們也不可能安分守己地與其他民族和睦相處,還會引起更大的衝突。個人認為,解決的辦法一定會有的,但都需要經過漫長的時間以及極大的耐心和智慧。比如,在緬甸北部若開邦劃分出一塊土地給羅興亞人,讓他們實行絕對自治,甚至獨立建國,與緬甸政府不再有任何關係,可是哪個國家能接受這樣的做法呢?或者所有的羅興亞人改變宗教信仰,徹底融入到緬甸的其他民族中去,現在看來這條也不可能。還有就是借鑑以色列猶太人的建國經驗,羅興亞人首先自己強大起來,再通過武裝鬥爭實現建國的目標。這三條一條比一條難。祝羅興亞人好運!以上是一家之言,不喜勿噴。


嬴在馨

任何國家都不會允許一個少數民族分裂國土和獨立企圖,這個民族本身存在就是悲劇,不停繁育,人口不停增加,然後就開始屠殺其他民族,搞聖戰,和政府為敵,緬甸政府任何做法都是合理合法的,針對這些伊教信仰者,你對她們講法律,他會和你耍流氓,你給他耍流氓他我又要和你講法律,根本不值得去尊重更不必去憐憫。


泛海渡欣

他們就是英國帶來的走狗,用來鎮壓緬甸人的,用來將來控制南亞各國的,所謂你要尊重我的傳統習慣,我不必尊重你的傳統習慣,你不尊重我就是迫害,我不尊重你是因為你沒有滿足我的要求,說的就是這種人。以前跟著英國鎮壓欺負別人,現在又裝可憐,在別人家園搞破壞,搞暴動,被鎮壓就說人權,殺人的時候為什麼不提人權,別人的命不是命嗎?感覺應該去英國,畢竟英國是愛狗人士,自己的狗一定看好,關家裡看著好,省的被人欺負,所以,未來出路是去英國,呼籲有識之士出來造輿論,送他們回主人那裡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