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阮家兄弟爲什麼不叫阮老大阮老二阮老三,而叫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

遠方的遠方的風景

謝邀~關於這個問題之前車邏輯用《水滸傳》裡暗藏的陰陽五行文化以及施公的一些隱喻分析過,今天咱們輕鬆一點,講講民間關於阮氏三兄弟名字的故事~

這幾年車邏輯身邊有許多朋友嚷嚷著要改名字,因為她們覺得當年父母給起的名字過於稀鬆平常或者是讀起來會有諧音,比如說什麼史珍香、侯辟穀、楊偉、夏建仁、苟布禮等。而三阮的命名方式,說實話也比較坑兒子,但又寄託了父輩對孩子濃濃的期望。三阮是一胎所生,中間可沒有穿插什麼兄弟或姑表兄弟,三阮的父親也是石碣村一位普通的漁夫,在三阮出生時父親為其分別起名為阮進、阮通、阮遇。三個小娃娃也很有天賦,年紀輕輕就能幫著父親一起打魚,分擔壓力。

有一年冬天,三阮的父親得了一種怪病,渾身無力油鹽不進,有一江湖郎中路過石碣村,為阮父診脈後說老頭這病說好治其實不好治,說不好治到也好治,只需要吃一種叫

“泥裡鑽”的魚方可痊癒,這魚水泊裡倒是有,但時值寒冬,這大魚都潛到水底,不好辦啊。三阮聽後穿著衣服拿著工具就走出了門,一直到晚上三兄弟才滿身是冰發著抖回來了,並且每人手裡都提著一條“泥裡鑽”。阮父感動的留下了眼淚,讓三個兒子去稱稱這魚有多重,結果阮進的魚兩斤,阮通的魚五斤,阮遇的魚七斤

阮父覺得很愧疚,因為他知道泥裡鑽這種魚是水越深體型越大,也意味著孩子潛水的深度和時長就越長,也越危險。他把三個孩子叫到跟前,說:“你們兄弟三都有不錯的水上功夫,但今天的事情你們做的實在欠考慮,稍微一疏忽你們可能就要凍死在水裡,今天這種魯莽的事情以後不許再做,為了讓你們記住,我今天就按照你們捉魚的斤數給你們改名字了,希望你們長大後記住我的囑咐,再不要魯莽行事!”於是阮進改名阮小二,阮通改名阮小五,阮遇改名阮小七。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論水性小七是最好的,相反的論功夫小二最佳。在三阮成人後父親去世,三人在石碣村和母親過著風平浪靜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吳用給三兄弟送來了一條財路,至此三人的身份就慢慢轉變了。

在三兄弟上梁山本想繼續過著逍遙日子,可是昔日大哥晁蓋被殺,新來的公明哥哥一心想招安為兄弟們謀出路,三阮知道這梁山並不只是一個和兄弟們喝酒吃肉的地方了。梁山全體接受招安後被派去打方臘,小二與童家兄弟一起乘船去烏龍嶺,遭遇浙江四龍的伏擊,童家兄弟居然拋棄隊友和船隻跑了,阮小二想跳水逃跑卻被一撓鉤住,他怕被捉去受辱,就自殺了。而小五在清溪戰被婁敏中所殺,成為了最後一戰在江南戰死的梁山頭領。小七或許在大排位後就看清了現狀,無論是換御酒還是出兵對戰,都顯示出了一種若有所思的狀態,徵方臘後小七看到了方臘的龍袍,便穿著他的衣服戲耍了起來,結果回京後被告發,貶為庶民,回事街村撫養老母,得到了善終,不知小七是因禍得福,還是故意而為之了…


文/車邏輯的邏輯

進而能通,通而能遇,可遇而不可求~


車邏輯的邏輯

熟悉《水滸傳》的讀者都知道,在小說中介紹了三位好漢,他們靠打漁為生的三兄弟——阮氏三雄。他們跟隨晁蓋智取生辰綱後,被官府通緝後,投奔水泊梁山。至於為什麼不叫阮老大、阮老二、阮老三,而叫阮小二、阮小五、軟小七呢?有以下幾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他們這樣的名字跟他們排行有關,排行是他們整個阮氏家族的排行,“阮小大、阮小三、阮小四、阮小六”等人在他們叔伯家裡的堂兄弟,而沒有隨著他們三個好漢最後加入了水泊梁山,所以小說中也並沒有這其他人的描述,淡化其他非好漢的堂兄弟。

第二種可能:這是阮氏所有兄弟姐妹間的排行,這之中的老大、老三、老四、老六都是女孩兒,到《水滸傳》故事發生時應該都已經成出嫁他鄉,同時在封建社會女人出嫁後更無地位,以“某某氏”稱呼,與水滸好漢沒什麼關係,因此不必表述。古時“男尊女卑”思想很嚴重,對她們的記載也就惜墨如金。


第三種可能:是源於一個傳說。傳說,阮氏三雄原是一胎所生的孿生三兄弟。母親早喪,家境貧寒,長到十幾歲還沒取個名字。一次老父患病,聽郎中說要吃一種叫“泥裡鑽”的鯰魚才能治好。三個兒子聽說此事,冒著嚴寒,潛入水底各摸來一條鯰魚。阮老漢要三個兒子將魚都稱一稱。結果是一條二斤,一條五斤,一條七斤。老漢就按魚的重量為這三個孿生的兄弟取名字,因此他們三人也就分別叫做阮小二、阮小五和阮小七。

第四種可能:也是源自於一個傳說。山東省梁山縣銀山公社的石廟村,即當年的石碣村。村東有個四墳坑,當地老鄉講述,這就是阮氏另四位兄弟的埋葬地。老鄉們說,阮氏兄弟原是七人,以打魚為生,又具有豪俠的性格。兄弟七人不堪漁霸的殘酷剝削和官府的橫徵暴斂,聯合眾漁民進行反抗。結果遭到官府、漁霸的鎮壓。於是他們鋌而走險,抗官府、殺漁霸、劫富濟貧,同前來清剿的官兵展開對抗。在一次鏖戰中,七兄弟中四人戰死,只有小二、小五和小七逃脫。事後,漁民們便把犧牲的阮氏四兄弟葬在四墳坑裡。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後兩種為傳說,多為後人附會上去的不能當真。第二種說法古人“男尊女卑”思想嚴重,在排行的時候,把女孩兒考慮進去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只有第一種可能是最為靠譜。

“阮氏三雄”是古典名著小說《水滸傳》中的重要人物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的並稱。原是北宋末年山東濟州府石碣村的漁民,三人功夫出眾,膽氣過人,在江湖上很有名望。後來三人受“智多星”吳用之邀,與晁蓋為首的一群好漢劫取了送給太師蔡京的“生辰綱”。案發後,眾好漢一同上了梁山,打家劫舍,劫富濟貧,後世留下了他們許多膾炙人口的英雄故事。


阮小二,梁山36天罡星之天劍星,排名第二十七位,梁山四寨水軍頭領第四位。原為山東濟州府石碣村漁民,武藝出眾,義氣當先,敢為兄弟赴湯蹈火。在吳用的盛情邀請下。在梁山水寨任水軍頭領,水性好,武藝高,臨危不亂,反對招安,高俅等幾次攻打梁山泊,阮小二兄弟率水軍大出風頭,建立奇功偉業。在征討方臘攻取烏龍嶺時失利,逃生無路,自刎身亡,後被朝廷追封為忠武郎。

阮小五,梁山36天罡星之天罪星,排名第二十九位,梁山八大水軍頭領第五位。原為山東濟州府石碣村漁民,水性好,武藝高。在吳用的盛情相邀下,他參與了劫取生辰綱的行動,事發後殺退追捕的官軍,隨眾投奔梁山,任水軍頭領。他水上功夫十分高強,精明強悍,反對招安,他與童威一起駐守梁山東北水寨,高俅率大軍圍斷梁山,阮小五在水中奮勇殺敵,屢次挫敗敵軍。在征討方臘攻取清溪縣時被婁敏中所殺,後被朝廷追封為忠武郎。


阮小七,梁山36天罡星之天敗星,排名第三十一位,梁山水軍八員頭領第六位。原為山東濟州府石碣村漁民。阮小七在阮氏三雄中年紀最小,跟隨兩個哥哥行走江湖,幹下了許多驚天動地的大事。黃泥岡和晁蓋等用藥酒麻倒青面獸楊志,劫了生辰綱。潯陽江上救宋江,打敗官軍。梁山泊裡駕舟踏浪,先打敗何濤,再打敗高俅,水中的功夫,令梁山好漢們刮目相看。他與童猛一起駐守梁山泊西北水寨。受招安後,阮小七被封為蓋天軍都統制,未及數月,因穿著龍袍戲耍,得罪朝廷官員,被剝奪官職,貶成平民,重回石碣村打魚,侍奉年邁的老母親,活到七十無病而終。

關於阮小七在歷史上是否確有其人,眾家說法不一,絕大多數認為這個人物是《水滸傳》作者施耐庵自己杜撰的一個人物。但是,他為什麼要設計出這樣的一個人出來,我們還得從水滸傳當中,對於人物本身的相關描寫,以及詩詞的評斷,來訴說這個人物本身存在的意義。

阮氏三雄都是性格豪爽,俠肝義膽、嫉惡如仇,愛好抱打不平之人,然而仔細分析三人又有各自不同的鮮明性格。

阮小二在三個兄弟中居長,性格比較沉穩,這與他個人已經有了家室有關。阮小五好賭,性格層面有些抑鬱。阮小七則是最為心直口快的一個,按照吳用的話說“七郎只是性快”。做事爽快,常常有驚人的舉動。

金聖嘆讀批《水滸傳》時,對阮氏三雄做以下評論:“阮小七是上上人物,寫得另是一樣氣色。一百八人中,真要算做第一個快人,心快口快,使人對之,齷齪都銷盡。阮小二、阮小五、張橫、張順,都是中上人物。”

如此看來,阮氏三雄在《水滸傳》都屬性格較為鮮明,皆是讀者喜歡的人物。尤其阮小七最為爽快,從來不俗套世故,敢作敢為,再加上一首膾炙人口的《阮小七漁歌》,讓讀者深深將其銘記於心。

打方臘時,在烏龍嶺戰役,阮小二等乘駕船隻,從急流下水,搖上灘去。方臘手下四個總管準備下五十連火排,上面堆放草把,草把裡暗藏硫黃焰硝引火之物。把竹索編住,排在灘頭。只見烏龍嶺上把紅旗一招,金鼓齊鳴,火排一齊點著,望下灘順風衝將下來。背後大船一聲喊起,都是長槍撓鉤,盡隨火排下來。阮小二急下水時,後船趕上,一撓鉤搭住。阮小二心慌,怕吃他拿了去受辱,扯出腰刀自刎而亡。

在清溪縣戰役,李俊叫阮小五、阮小七扮作梢公,童威、童猛扮作隨行水手,乘駕六十隻糧船,船上都插著新換的獻糧旗號,卻從大溪裡使將上去。向方臘詐降。方臘封李俊為水軍都總管,阮小五、阮小七、童威、童猛為水軍副總管。宋江軍馬攻城甚急,方臘出陣督戰。只聽得大內城中喊殺連天,火光遍地,兵馬交加,卻是李俊、阮小五、阮小七、童威、童猛在清溪城裡放起火來。方臘見了,大驅御林軍馬,來救城中,入城混戰。阮小五被方臘左丞相婁敏中所殺。

阮小七殺入方臘內苑深宮裡面,搜出一箱,卻是方臘偽造的平天冠、袞龍袍、碧玉帶、白玉圭、無憂履。阮小七看見裡面都是珍珠異寶,龍鳳錦文,心裡想道:“這是方臘穿的,我便著一著也不打緊。”便把袞龍袍穿了,繫上碧玉帶,著了無憂履,戴起平天冠,卻把白玉圭插放懷裡,跳上馬,手執鞭,跑出宮前。三軍眾將,只道是方臘,一齊鬧動。搶將攏來看時,卻是阮小七,眾皆大笑。早有童樞密帶來的大將王稟、趙譚看見,罵道:“你這廝莫非要學方臘,做這等樣子!”阮小七大怒,指著王稟、趙譚道:“你這兩個直得甚鳥!若不是俺哥哥宋公明時,你這兩個驢馬頭,早被方臘已都砍下了。今日我等眾弟兄成了功勞,你們顛倒來欺負!朝廷不知備細,只道是兩員大將來協助成功。”王稟、趙譚大怒,便要和阮小七火併。自有軍校報知宋江,飛馬到來。見阮小七穿著御衣服,宋江、吳用喝下馬來,剝下違禁衣服,丟在一邊。宋江陪話解勸。


王稟、趙譚二人雖被宋江並眾將勸和了,只是記恨於心。平方臘後,阮小七雖然受了誥命,往蓋天軍做都統制,未及數日,王稟、趙譚懷挾幫源洞辱罵舊恨,累累於童樞密前訴說阮小七的過失。童貫把此事達知蔡京,奏過天子,請降了聖旨,行移公文到彼處,追奪阮小七本身的官誥,復為庶民。


萩龍觀世界

阮氏三雄他們是親兄弟,為什麼不叫阮小一,小二,小三呢?



一,他們家族內部的排行。阮小一,小三,小四,小六是他們的堂兄弟。

二,親兄弟姐妹間的排行,但是老大,老三,老四,老六都是女孩。

三,他們家窮,缺吃少穿,生病沒錢醫。以至於老大,老三,老四,老六都夭折了,只留下他們仨哥們。

四,綜合以上三點的大排行。



不管怎樣,以數字給孩子命名的家庭都是文化層次較低的窮苦家庭。



還有學者這樣理解:

小七是七,小二小五合成七,小五喚做二郎,又獨自成七,三人離合,凡得本個七焉,籌亦三七二十一,為少陽之數也。



挺能扯淡啊。不管施大爺有沒有想這麼多,我們可以斷定草根出身的阮氏三雄都是屌絲。


半盞兒殘酒

刀叔導讀:按照順序,今日本該為大家解讀阮小二,但想了想還是將三兄弟做個合集。

仔細看這108條好漢的排名,我們不難發現這樣一個現象:

一類是打虎英雄,他們是武松、李逵和解珍解寶兩兄弟,還有一類就是與水打交道的好漢也都排進了天罡序列。

童威、童猛兩兄弟的綽號雖然是出洞蛟和翻江蜃,但他們真與水沒有多大關係,他們是做鹽生意的人,或許經常走南闖北要經常過揚子江,所以才與李俊建立了深厚的關係,而且後來的故事發展證明童威、童猛兩兄弟並沒有顯赫的水上戰鬥經歷。

金聖嘆在《第五才子書施耐庵水滸傳》中有過精彩獨到的分析:“合兄弟三人渾名,可發一嘆。蓋太歲,生方也;閻羅,死王也;生死相續,中間又是短命,則安得有不著書自娛,以消永日也。”

金聖嘆說,阮小二和阮小五都是中上人物,唯獨阮小七是上上人物。確實,在《水滸傳》中,阮小七的形象要比兩個哥哥豐富精彩得多。而在所有的水軍統領中,阮氏三雄卻是說不出的尷尬。

首先,這三兄弟最窮!

為什麼窮?其實書中說的很明白了。

讀水滸的細節,我發現了三人致貧的直接原因或主觀原因,那就是賭。吳用去找三阮,碰到小二、小七,問小五去向,阮母說:“連日去賭錢,輸得沒了分文,卻才討了我頭上釵兒,出鎮上賭去了。”小七接著說:“哥哥正不知怎地,賭錢只是輸,卻不晦氣!莫說哥哥不贏,我也輸得赤條條地。”

這兩句話,就把他們的窮根揭露了。賭博就是敗家的直接原因,任有多大家業,如果貪賭,真會輸光。

其次,賭錢是小,但他們卻把命賭給了宋江。

三阮立下如此功勞,然而當宋江上梁山後,因他三人是隨晁蓋上山的元老派而飽受打壓。

你看三阮在梁山的排座次就明白了,他們三人雖同入天罡星正將之列,排名卻靠後。而靠後也就罷了。宋江卻在他們兄弟三人中分別穿插安排了自己的親信,用於監視,隔離三阮。這三個人分別是:李俊、張橫、張順。

說白了宋江不信任三阮。自宋江成為梁山老大後,阮氏三雄在山上的地位一天不如一天,但礙於CEO的職位與面子,只得從一些細節上的事情來發洩,比如張橫被關勝俘虜後,阮氏三雄與張順的態度。

作為元老級的阮氏三雄,宋江又不敢明目張膽的將他們排除在天罡之外,但要壓制他們,將他們排擠在水軍核心之外,那就必須讓其他好漢進入水軍領導層,而且要取代阮氏三雄在水軍的領導地位,那這些好漢的水上水下實力都必須超群,至少不在阮氏三雄之下。

最終,阮小二阮小五戰死,阮小七接著做無業遊民。

徵方臘後,阮小七穿戴起方臘的沖天冠、穿上了滾龍袍,回京封官後被奸臣讒言又被罷官。身為大家長的宋江對這件事只是裝聾作啞,沒有為阮小七說一句公道話,更沒有對阮小七做一個恰當的安置。

宋江對阮氏三雄的冷漠與無情,可見一斑。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我們經常能看到前任領導的遺老們集體“殉職”。

希望今天的內容,能帶給您更多的啟發。

後語:

前段時間有很讀者問刀叔:為何阮氏三雄叫小二小五和小七?

他們家裡是否有七個孩子,刀叔不得而知,但阮氏三雄的名字不是亂起的。歷史上的宋江三十六人中,他們就叫做阮小七、阮小二、阮小五了。

《水滸傳》的前身資料,《大宋宣和遺事》裡面詳細羅列了宋江等三十六人的名字,絕大多數與今本《水滸傳》相同,裡面三阮的名號就是活閻羅阮小七、短命二郎阮小二、立地太歲阮小五。其中小二和小五外號互換了,或是版本不同,或是是短命二郎和小二有重疊的關係讀著不順被改了。而三人中小七排位本來是最靠前的,僅在宋江、吳學究、盧俊義、關勝之後。


刀墓手札

《水滸傳》中阮氏兄弟之所以叫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是因為他們就叫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

很多人說你這不是廢話麼!還真不是廢話。《大宋宣和遺事》記載“宋江三十六人”中,這三兄弟就這個名字。他們是活閻羅阮小七,立地太歲阮小五,短命二郎阮進。 而在《宋江三十六人贊》中,活閻羅阮小七、短命二郎阮小二、立地太歲阮小五分別名列第5、第12、第25。這裡邊阮小二在《大宋宣和遺事》中叫阮進。

從這個最早的記錄裡我們知道三阮的排名一直是阮小七拍首位。甚至屬於梁山的元老人物。事實也如此。三阮上山早,有地位,有人望,如果不是後邊宋江將隊伍越做越大,三阮的地位會更高。

說回他們三兄弟的名字。《水滸傳》中說三人一奶同胞。爛賭成性。是不成器的混子,但從阮小七和母親談話中可知,三兄弟很講義氣,輸就輸了,從不打饑荒和耍賴。賭品很好。


至於三人的名字其實沒什麼可說的。聯繫到後面大明的開國皇帝朱重八,父親叫朱五回,爺爺叫朱初一。可知宋明時期,有名字的大多都是有社會階層的人,沒有社會階層的人大多都叫個數字而已。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也一樣。而李逵本來叫黑牛,王矮虎,還有我們最喜歡的武大,武二,這都是沒名字的。武松這名字估計是他出來闖江湖了,才給自己起的。

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或者曾經有過七個兄弟,只活了他們三個,或者是叔伯兄弟排行,或者他們本就是同族兄弟。這都可能造成三人的名字不是阮大阮二阮三。但從他們的名字可以肯定這三兄弟確實出身社會最底層。

三阮當中只活了阮小七,這雖然讓人感嘆,但阮小七確實也是梁山最好的人物。據說他後來去了越南,然後越南姓阮的都是…這就不說了。有知道的歡迎留言!

我是君箋雅,偶爾也侃侃紅樓以外的文學和歷史。歡迎大家關注:君箋雅侃紅樓!


君箋雅侃紅樓

很簡單啊!以前阮氏兄弟就是七個!

後來這七個弟兄以為一件事打起來了!死了幾個,就還剩下三個!

阮老大、阮老二、阮老三、阮老四、阮老五、阮老六、阮老七哥幾個一起去澡堂子洗澡!

洗完澡後七個弟兄一起擼串時,推杯換盞的喝的很高興!逐漸喝多後就開起了玩笑!

老七對老六說,聽老五說,老四看到老三的老二老大了!

老三立馬就急了,問老七,老五怎麼說的?

老五指著老四說,我也是聽他說的!

老四喝多了裝傻充楞說,我沒有看清楚,反正老三老二老大都夠可以的!

老大、老二、老三急了,原本老三很高興的事,自己可以在兄弟中排名第一很榮耀,結果被來了個並列!氣急了!罵老三不長眼!

老大、老二也急了,感覺遭受了侮辱,就和老六說,你評理看看我兩個誰大?

老六看後說老大老二大,老二氣瘋了掄起啤酒瓶子開了老六!老六完了,被咔嚓了!

老大急了指著老二罵街,說他不論青紅皂白害兄弟,本來自己的比老就大!老三還大不應該打老二,應該打老三。

老三急了為爭老大就拿一把鐵籤子捅進了老大的肚子裡!老大死了!

老七罵老四不應該瞎說八道,挑撥是非!老五也不是好東西串蛋,老五急了抓住老四說,是你先告訴我的,你該死的閒的難受說這個幹啥!抄起摺疊凳子砸死了老四!

老三見事不好急忙說,這事和我沒關係,我是被老四看到了,我沒有瞎說,老七急了罵道和你說就是看得起你 叫你是最大的!半塊磚頭解決了老三!

警笛響起,省下的老二、老五、老七急忙跑了!

後來總結教訓說,那幾個大的都死了!咱們的小。不能叫老了,就叫小吧!

所以後來就有了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這三條好漢!打家劫舍圖財害命!


杜陵閒人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隨意,卻很難回答,因為有太多的可能。看了很多大神的回答,大神已經提到的觀點就不重複了,補充兩點。

觀點一: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兄弟三人,其中阮小五又號稱短命二郎。2+5+7+7=21(少陽之數),這種說法也有可能,比如第一回中的嘉佑三年三月三日(三三得九,極陽之數),孤陰不生,孤陽不長,極則生變,所以有了後來洪太尉放出了天罡地煞妖魔的事情。

再如第一回的:自明道元年,至皇祐三年,這九年亦是豐富,謂之二登;自皇祐四年,至嘉祐二年,這九年田禾大熟,謂之三登。一連三九二十七年,號為“三登之世。”(盛極而衰,物極必反)

觀點二:以出生年或者月份命名。


言有章



這可能與數理喜好有關,比如中國愛用的72會出現在很多場合。二郎神、孫悟空、牛魔王的72變。比如孔子的72弟子。這些都是一種數理崇拜和附會。

二也是,你發現,很多著名人物都是排行老二。比如孔老二、武二郎、關二爺、二郎神等等。你可以說這是種巧合,但的確二有特殊意義。比如黃種老二支系O1就是黃種裡最不凡的一個支系,所謂二郎神指的就是他們,真正的猶太也是他們。英語裡土分別是二和牙的意思,漢語裡土與后土有關,突發又是一個姓氏,看似少數民族語言,其實是漢語禿頂的意思與猶太髮式一致。而且二月二龍抬頭要理髮,是不是又對應了。這些都是重要的語音符號。

七的數理就更明確了,與七仙女有關,七夕、妻子、契丹、七娜、猶太最重要數理七。七仙女嫁給九黎裡的老二群體二黎,有了二郎神。七十二里分別有七也有二,七七為七夕,代表姻緣。西方二月十四,你發現也是二和雙七組合。猶太的七燭臺,中國的七星燈等等。

五則是天地最玄的數理,河圖洛書裡核心數理。英語與漢語五的讀音也是一致的。而且2+5=7。顓頊的檮杌對應的剛好也是老二支系。

到底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是如何取名的,不得而知。但古人確實很注重數理,什麼人使用什麼樣的數理有嚴格規定,就連門釘數量也有規制。所以古代的東西是可以通過數理做一些分析的。


國病

"這道算術題都不會做還要飯了!還配,吃飯出涕麼?7一2=阮小五歲長老二中行,阮小七邦二嫂扯毛殺雞又扯二嫂衣服打子分明娃兒生性!那麼五大過二呢?五不是大二嗎?數理自辯析!若我鄉有葉譚三,其麼兒叫諀二!是三大過二不是嗎?其譚二的哥叫譚大,上高中了,你還說他小嗎?譚大猶一也。一能大二嗎算術?中數學璇璣玉𧗽孔子日"人而無禮胡不踹死"。之所以外讀《水滸》寫親親之儀,親屬之儀,屬親之儀。自辨析去讀巜水滸》吧?稱怎麼英雄好漢?


手機用戶5534444811

施耐庵阮家橋遇到“阮家兄弟”

白馬湖與《水滸傳》作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當年施耐庵乘船經過白馬湖,行至蓼兒窪時,聽到了一個關於阮氏三兄弟的故事。這個故事在船家看來十分普遍,但對於施耐庵來說卻十分新鮮。

原來在白馬湖上,漁民們的功夫好生了得,扎個猛子,能逮條大鯉魚。那種在水上如浪裡白條似的穿梭,給施耐庵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得知打漁人姓阮,周邊就叫阮家橋,於是,下決心把這些人物寫進書裡。阮家兄弟便成了小說中阮氏兄弟的原型。

阮氏三兄弟事蹟繪聲繪色

阮氏兄弟原是漁民,三人功夫出眾,膽氣過人,在江湖上很有名望。後來三人受“智多星”吳用之邀,與晁蓋為首的一群好漢劫取了送給太師蔡京的“生辰綱”。案發後,眾好漢一同上了梁山,打家劫舍,劫富濟貧,後世留下了他們許多膾炙人口的英雄故事。三人的事蹟最早可追溯到南宋龔開的《宋江三十六人贊》、元朝《大宋宣和遺事》。

在《水滸傳》中,阮小二、阮小五綽號“立地太歲”,阮小七綽號“活閻羅”。

“立地太歲”阮小二影視形象

“立地太歲”阮小五影視形象

“活閻羅”阮小七影視形象

關於阮氏三雄,金聖嘆讀批《水滸傳》時有過評價:

阮小七是上上人物,寫得另是一樣氣色。一百八人中,真要算做第一個快人,心快口快,使人對之,齷齪都銷盡。

阮小二、阮小五、張橫、張順,都是中上人物。

在《水滸傳》第十九回還特地寫阮小五唱出一首歌:

打漁一世蓼兒窪,不種青苗不種麻。酷吏髒官都殺盡,忠心報答趙官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