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手機應用獲取了多少你的隱私?

大數據面前,人人都是赤裸。這句話在互聯網行業是普遍真理,意思是在大數據時代,通過收集用戶大量的行為數據,就可以分析出用戶的行為模式。從而預測用戶的下一步動作。在用戶自己都不知道下一步要做什麼的時候,大數據分析結果已經知道了。這就是,大數據面前,人人都是赤裸。

而手機用戶的行為數據,往往就在用戶生活中常用的東西,比如手機、電腦。這些又有公開信息,又有隱私信息,並且還聯網的電子設備。

已然成了大數據的“礦藏”,隨時都可以提取挖掘。

你的手機應用獲取了多少你的隱私?

你的手機應用獲取了多少你的隱私?

圍繞幾個大企業的APP,給大家解讀一下。

你的手機應用獲取了多少你的隱私?

微信權限記錄:電話、短信、wifi、藍牙、錄音、攝像頭、定位

你的手機應用獲取了多少你的隱私?

手機淘寶

手機淘寶權限記錄:電話、wifi、藍牙、錄音、攝像頭、定位

你的手機應用獲取了多少你的隱私?

京東

京東權限記錄:電話、wifi、4G/3G流量、藍牙、錄音、攝像頭、定位

你的手機應用獲取了多少你的隱私?

中國電信

中國電信權限記錄:電話、短信、wifi、藍牙、錄音、攝像頭、定位

你的手機應用獲取了多少你的隱私?

百度網盤權限記錄:電話、短信、wifi、4G/3G流量、藍牙、錄音、攝像頭、定位

從上面五個大企業APP可以看出,拋開應用內用戶聊天、購買記錄談,這些應用都還想獲取用戶的短信內容,電話內容,位置信息等等隱私信息。這些內容都還想隨意打開用戶的wifi和流量通信,難道是想在用戶不知的情況上傳下載很多信息?

所以,你在安裝APP後,最好到“設置”中,“隱私授權”裡面把應用想獲取的很多功能都關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