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野生蘭花很少大面積得病?這樣說你就明白了,道理很簡單

家養蘭花容易得病害,這也是很多愛蘭人最頭疼的問題。而且有些病毒一旦感染了,如果救治不及時的話,會在短時間內迅速蔓延,嚴重的可以讓全部的蘭花遭受滅頂之災。家養蘭花並不是我們照料的不夠精心,卻往往事與願違,這是什麼原因呢?

為什麼野生蘭花很少大面積得病?這樣說你就明白了,道理很簡單

但奇怪的是野生蘭花卻很少有大面積感染病菌的,即使偶爾有幾棵感染了病菌,常常也會自愈。其實這個問題我們可以一步步來看,就沒有那麼複雜了。好攝農夫常常上山,零距離接觸野生蘭花生長,對它們的生長與健康也做了一些簡單的記錄。

為什麼野生蘭花很少大面積得病?這樣說你就明白了,道理很簡單

首先,是物競天擇的原理,野生蘭花(包括其他的動植物)只在它適合或者喜歡的環境才會繁衍。我們常常看到野生蘭花的種子被風吹散,但真正能萌芽成苗的並不多,這個過程就是一種自然選擇。當落在適合自己生長的地方,才有可能成長為一棵健壯的蘭苗,我們看不到成苗的其實更多。

這就有點類似我們只會關注社會上成功人士的榮耀,卻沒注意那些和他們從事一樣工作而失敗的人。

為什麼野生蘭花很少大面積得病?這樣說你就明白了,道理很簡單

即使野生蘭花所在的是同一座山,但山的每一層高度所生長的木都不盡相同,土壤所含的微量元素也不完全一樣。所以我們才能在一座山發現不同品種、不同花色的野生蘭花。

而各種不同的微量元素所產生的抗病菌效果也是不一樣的,簡單地說:在山腰容易滋生的病菌很可能在山頂就不能生存,而山頂可能危害蘭花的病菌則對山腰的蘭花沒有威脅。

為什麼野生蘭花很少大面積得病?這樣說你就明白了,道理很簡單

我們家養的蘭花,則大多是養在同一個環境、同一種植料、同一種澆水模式、同一種肥料,太多的統一反而失去了蘭花本身的野性。這種野性的喪失使得蘭花的抗性大大降低,常看到的現象就是,一旦有一棵蘭花感染病菌,很快就能蔓延到其他的盆裡,甚至全軍覆沒。

本文來自頭條號鄉村蒐羅社原創,全網維權請勿抄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