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的「賺錢經」

袁枚的“賺錢經”

遊宇明

到過南京的人少有不去小蒼山看隨園的。隨園曾是清代著名文學家袁枚的私園,意境略仿西湖,卻又別具一格,園裡有竹清客、牡丹巖、柳谷、柏亭、雙湖、南臺、澄碧泉、回波閘、小棲霞、水精域、蔚藍天、賺山紅雪、群玉山頭、香雪海等許多勝景。整座園林青竹連綿,遍植花木,梅花、桃、李、玉蘭、薔薇、芙蓉、丹桂爭奇鬥妍。沿西山建有長廊,廊壁間題滿各種懷人賞景之詩,有“人間天堂”之美稱。

這座奢侈的園林最初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建築的。曹寅當年在江寧做江南織造,此職油水豐厚,曹寅賺得盆肥缽滿,飽暖思詩意,造了這片園林,據說《紅樓夢》裡的大觀園即以它為藍本。曹家被抄沒後,此園歸繼任織造隋赫德所有,改稱隋園。隋赫德是個缺乏情趣的官僚,無治園之雅興,此園漸漸破敗,袁枚深知園林的價值,花了三百兩銀子的價格從隋家後人手中購得,將其精心修繕,定名為“隨園”。隨園者,隨意、隨性、隨心之園也。

袁枚活了80多歲,只當了10來年的“人民公僕”,做的還是知縣之類的小官,40歲以後幾乎無正當職業,卻敢花巨資購買和重建隨園,其金錢從何而來?

袁枚第一個謀利手段是選擇性受賄。所謂選擇性受賄,就是看人下碟,一些人的錢不收,一些人的錢堅決收下來。對普通百姓,袁枚基本上算一個好官。知沐陽時,他開倉賑災、減免賦稅,率民治水,修築了六塘子堰。他嚴格管束家屬、下屬、衙役,不准他們擾民害民。處理案件雷厲風行,絕不拖延。他從不高高在上,經常通過與耕夫、蠶婦、工匠、商販、書生等階層的交往瞭解民情民生。乾隆10年,袁枚離開沭陽時,百姓夾道送行,攀車贈酒,灑淚相別。乾隆53年(1788年),袁枚受沭陽知名人士呂嶧亭的邀請,來沭陽作客,沭陽人依然沒有忘記老縣令,一些人前往30裡外迎接。然而,對某些富人,袁枚又算是個貪官。野史記載:袁枚在江寧知縣任上,因為枉斷一宗富家爭產官司獲得鉅額賄賂,這為他日後的辭官而歸提供了最初的物質支撐。對野史這種說法我非常相信。清代官員工資和養廉銀很低,曾國藩當年在京城做禮部和刑部侍郎,官居從二品,都經常需要借錢度日。七品知縣的薪金是個什麼水平可想而知。而袁枚做知縣不僅能正常生活、娶妻買妾(小妾多多的),而且可以花三百兩白銀購一所可買可不買的大花園,其收入一定有工資之外的來源。

袁枚稱得上是清代商業炒作第一高手,通過不斷炒作,賺了大筆銀子。袁枚對生意的策劃步步為營,思路極為清晰。首先,他花費許多錢重修隨園,修好了並不將其圈起來供自己一家人欣賞,而是故意拆掉圍牆,讓遊客在園裡隨意遊玩,目的是使人知道江寧城裡有這樣一個山美水秀境幽的地方。園子初具聲名、有了一定數量的遊客,他立馬寫了一本《隨園食單》,極力渲染自傢俬園食物的精妙和家廚烹調的高水準,激發那些熱衷口腹之慾的人的興趣。袁枚對飲食氛圍也極有研究,每有客來,他都要叫人將餐桌擺到一些景緻極美的亭榭,還安排自養的美女為之唱歌跳舞,隨園的飲食生意非常火爆。當隨園炒熱,個人知名度激劇上升,袁枚開始擴大經營範圍,在園子裡售賣《隨園全集》、《隨園食單》等著作,他的書果然供不應求,屬國琉球都有人專程來購買。僅賣書一項,袁枚一年即可收入三四千兩白銀。中年以後,各方人士爭相請袁枚寫應酬文章,袁枚來者不拒,墓誌碑記、壽序諛文,只要給足銀子,絕對服務三包,又大賺了一筆錢。

讀清史,我們經常可以發現三種士大夫,一是私德高尚、對物質的東西看得很淡,張伯行、鄭板橋就是如此;一是操守不值一提,當官就是為了謀佔別人和國家的錢,和坤等人是其代表;一是希望賺錢,也非常講究物質享受,但只“宰富”,不給窮人添麻煩,袁枚屬於此類。第一種士大夫當然最值得尊敬,在中國歷史上,清官一向是老百姓認定的保護神,所謂“青天大老爺”,就充滿反映了老百姓的這種心態;第三種士大夫獨立特行,雖然經常惹得有錢有勢的人不滿,在民間卻不乏讚美的聲音。

“隨園”的“隨”字暗示了袁枚的為人處事,其中自然也包括賺錢做生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