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的“赚钱经”

袁枚的“赚钱经”

游宇明

到过南京的人少有不去小苍山看随园的。随园曾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的私园,意境略仿西湖,却又别具一格,园里有竹清客、牡丹岩、柳谷、柏亭、双湖、南台、澄碧泉、回波闸、小栖霞、水精域、蔚蓝天、赚山红雪、群玉山头、香雪海等许多胜景。整座园林青竹连绵,遍植花木,梅花、桃、李、玉兰、蔷薇、芙蓉、丹桂争奇斗妍。沿西山建有长廊,廊壁间题满各种怀人赏景之诗,有“人间天堂”之美称。

这座奢侈的园林最初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建筑的。曹寅当年在江宁做江南织造,此职油水丰厚,曹寅赚得盆肥钵满,饱暖思诗意,造了这片园林,据说《红楼梦》里的大观园即以它为蓝本。曹家被抄没后,此园归继任织造隋赫德所有,改称隋园。隋赫德是个缺乏情趣的官僚,无治园之雅兴,此园渐渐破败,袁枚深知园林的价值,花了三百两银子的价格从隋家后人手中购得,将其精心修缮,定名为“随园”。随园者,随意、随性、随心之园也。

袁枚活了80多岁,只当了10来年的“人民公仆”,做的还是知县之类的小官,40岁以后几乎无正当职业,却敢花巨资购买和重建随园,其金钱从何而来?

袁枚第一个谋利手段是选择性受贿。所谓选择性受贿,就是看人下碟,一些人的钱不收,一些人的钱坚决收下来。对普通百姓,袁枚基本上算一个好官。知沐阳时,他开仓赈灾、减免赋税,率民治水,修筑了六塘子堰。他严格管束家属、下属、衙役,不准他们扰民害民。处理案件雷厉风行,绝不拖延。他从不高高在上,经常通过与耕夫、蚕妇、工匠、商贩、书生等阶层的交往了解民情民生。乾隆10年,袁枚离开沭阳时,百姓夹道送行,攀车赠酒,洒泪相别。乾隆53年(1788年),袁枚受沭阳知名人士吕峄亭的邀请,来沭阳作客,沭阳人依然没有忘记老县令,一些人前往30里外迎接。然而,对某些富人,袁枚又算是个贪官。野史记载:袁枚在江宁知县任上,因为枉断一宗富家争产官司获得巨额贿赂,这为他日后的辞官而归提供了最初的物质支撑。对野史这种说法我非常相信。清代官员工资和养廉银很低,曾国藩当年在京城做礼部和刑部侍郎,官居从二品,都经常需要借钱度日。七品知县的薪金是个什么水平可想而知。而袁枚做知县不仅能正常生活、娶妻买妾(小妾多多的),而且可以花三百两白银购一所可买可不买的大花园,其收入一定有工资之外的来源。

袁枚称得上是清代商业炒作第一高手,通过不断炒作,赚了大笔银子。袁枚对生意的策划步步为营,思路极为清晰。首先,他花费许多钱重修随园,修好了并不将其圈起来供自己一家人欣赏,而是故意拆掉围墙,让游客在园里随意游玩,目的是使人知道江宁城里有这样一个山美水秀境幽的地方。园子初具声名、有了一定数量的游客,他立马写了一本《随园食单》,极力渲染自家私园食物的精妙和家厨烹调的高水准,激发那些热衷口腹之欲的人的兴趣。袁枚对饮食氛围也极有研究,每有客来,他都要叫人将餐桌摆到一些景致极美的亭榭,还安排自养的美女为之唱歌跳舞,随园的饮食生意非常火爆。当随园炒热,个人知名度激剧上升,袁枚开始扩大经营范围,在园子里售卖《随园全集》、《随园食单》等著作,他的书果然供不应求,属国琉球都有人专程来购买。仅卖书一项,袁枚一年即可收入三四千两白银。中年以后,各方人士争相请袁枚写应酬文章,袁枚来者不拒,墓志碑记、寿序谀文,只要给足银子,绝对服务三包,又大赚了一笔钱。

读清史,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三种士大夫,一是私德高尚、对物质的东西看得很淡,张伯行、郑板桥就是如此;一是操守不值一提,当官就是为了谋占别人和国家的钱,和坤等人是其代表;一是希望赚钱,也非常讲究物质享受,但只“宰富”,不给穷人添麻烦,袁枚属于此类。第一种士大夫当然最值得尊敬,在中国历史上,清官一向是老百姓认定的保护神,所谓“青天大老爷”,就充满反映了老百姓的这种心态;第三种士大夫独立特行,虽然经常惹得有钱有势的人不满,在民间却不乏赞美的声音。

“随园”的“随”字暗示了袁枚的为人处事,其中自然也包括赚钱做生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