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國家陷入內戰,爲何卡扎菲最終喪命而阿薩德一直穩坐江山?

冠霄之衝

善始者實繁,刻終者蓋寡。

卡扎菲上校在不停的改換門庭中獲得了機會,他帶著自己的部下招搖過市,準備開往王宮舉行起義,結果自己的車子跑的太快,部隊迷路了。卡扎菲上校調頭找了幾條街找自己起義的兄弟們,這個過程中隨便幾個片警都可以將他拿下,可是卡扎菲是首都警備司令長官的女婿,沒有人願意相信誓死效忠國王的警備區司令員會背叛。



卡扎菲上校最終還是成功政變了,儘管一切都是萬萬沒想到。卡扎菲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他被200位帶著王冠的部落國王授予王冠,被稱為萬王之王,他憑藉利比亞的石油和天然氣獲得了國家財富將利比亞從貧窮國家變為富裕國家,並且成功消除了種族隔離問題。

同一時期,老巴沙爾總統也推翻了敘利亞的國王,建立了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他憑藉自己掌控的軍隊和身經百戰的威望,獲得了穩定的支持力量,依靠穆斯林遜尼派支持統治國家,從建國伊始開始宣佈國家緊急狀態法,開啟黨禁鎮壓反對派,憑藉敘利亞石油天然氣獲得巨大財富。老巴沙爾總統與前蘇聯結盟,抗衡美國人的顛覆,俄羅斯繼承前蘇聯政治遺產後繼續與敘利亞保持政治戰略合作伙伴關係。



2011年非洲雄獅卡扎菲上校被炸死在地洞裡,敘利亞共和國正開啟內亂模式,一切都是似曾相識卻又是那麼的陌生,美國國防部下屬的中情局喜歡政權交替之際發動顏色革命。

卡扎菲很不幸,他曾經制造了法國民航客機空難,他曾經接受200個部落國王的萬王之王,他放鬆了對於軍隊的絕對控制,他開始與西方交易妥協喪失了阿拉伯世界的聯盟,他成為了北約陰謀狙擊的獵物。



小巴沙爾總統很幸運,當他開始向西方妥協,當他開放黨禁釋放政治犯,當他廢除了國家緊急狀態法的時候,他的哥哥仍然牢牢掌握國家精銳部隊,他的導師普京及時把他拖出了北約的圈套。反對派政治力量與變節的武裝部隊都是因為利益走到一起,他們沒有價值觀和世界觀,所以可以用拳頭和錢解決的北極熊認為都不是問題。

創一代卡扎菲上校做了反對派和北約的炸雞,利比亞的軍閥都想做國王;小巴沙爾作為創二代把老爹打過的江山重新打了一遍,他成為了民族解放者和阿拉伯世界反抗美國的英雄。


唐俊龍55398571

俗話說多個朋友多條路,現在看來對於一個小國來講,有時候有個真心和可靠的朋友,不僅是路的問題,還可能是命的問題。有個好朋友甚至能多條命,這恐怕就是同樣是國家陷入內戰,為何卡扎菲最終喪命而阿薩德一直穩坐江山的原因。兩國都是在2011年爆發的內戰,卡扎菲就當年10月就被打死,而在持續近7年多的敘利亞內戰中,巴沙爾領導的政府軍正逐步取得優勢。先說說利比亞,利比亞是個地處北非地中海沿岸國家,面積176萬平方公里,面積不小,南部主要為沙漠地區,人口600多萬,主要為阿拉伯人。從16世紀起,其最富裕和人口最密集的地中海沿岸地區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所控制,1912年成為了意大利的殖民地,1943年,英法分別佔領了其北南兩部分。1951年,利比亞取得了獨立。

1969年9月1日,軍銜為中尉的卡扎菲領導“自由軍官組織”發動了“九月革命”,推翻了當時的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任革命指揮委員會主席兼武裝部隊總司令,並自己給自己晉升為上校。在此後的42年中,上校卡扎菲一直統治著利比亞,直到2011年利比亞內戰爆發。卡扎菲特是典型的小國領導人做著大國夢的領導人。1982年至1983年卡扎菲任非洲統一組織主席。他性格特立獨行愛炫耀,喜歡在大的場合脫稿演講,2009年9月23日,卡扎菲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表長達94分鐘的演講,漫長的演講造成其私人同步口譯員在中途心情崩潰,放棄翻譯。

雖然卡扎菲統治利比亞40餘年,就像很多阿拉伯國家一樣,利比亞依然有著濃厚的部族色彩。利比亞也不是一個從古自今就存在的整體,它由三個有著各自歷史和文化以及地緣特點的相對獨立的部分組成,分別是的黎波里塔尼亞(西部)、昔蘭尼加(東部)和費贊(南部)。最為重要的就是的黎波里塔尼亞(西部)和昔蘭尼加(東部),1951年,伊德里斯王朝利比亞聯合王國成立後,當時王國的首都一度在西部的的黎波里和東部重鎮班加西之間輪換。

從內政方面來講,利比亞有大大小小的部落800多個,其中比較大的約有30多個。1969年卡扎菲發動政變時正是在卡達法部落(卡扎菲所屬的部落)以及西部和南部的一些部落支持下推翻了國王伊德里斯(他是東部昔蘭尼加地區賽努西部落聯盟的教長)。這個原來人口不到10萬的卡扎菲所屬的卡達法部落立刻顯赫起來了,卡扎菲所統治的40餘年,並沒有很好整合國內的部族,反而在軍政系統大量任用卡達法部落以及其親近的一些部落人員,不僅部落矛盾尖銳,同時由於全國70%的油田和煉油廠都在東部地區,東部地區與當時卡扎菲領導的中央政府也是矛盾重重。到後來,卡扎菲對國內支持其的部落也產生了嚴重的不信任,轉而在軍隊中吸收大量的外國僱傭兵,所以到後來除了其家鄉蘇爾特所在的卡達法部落算還是比較真心支持卡扎菲外,真正真心支持其的國內部落並不多,這是其內政的失誤。

利比亞內戰過程,2011年爆發了卡扎菲領導的政府軍和以東部為主的反對派之間的武裝衝突,在2011年3月15日,政府軍的先鋒偵查兵挺進到了反對派的大本營班加西的10公里處,並完成對班加西外圍的戰略控制。卡扎菲馬上就要勝利在望,然而事情發生了嚴重的轉折,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眼看自己支持的反對派如此不爭氣,決定親自動手了。3月17日,在阿拉伯國家、美國、英國和法國等國的推動下,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在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隨後美英法三國對利比亞發動多輪空襲,後又有多國加入到對利比亞的空襲中,利比亞反對派很快得以重整旗鼓,隨後與卡扎菲領導的政府軍陷入僵持。在卡扎菲拒絕流亡後,2011年5月之後,北約加大了對利比亞政府軍的空中打擊力度,8月,利比亞反對派攻入首都的黎波里,10月20日,卡扎菲所控制的最後一個據點其家鄉蘇爾特被攻佔,卡扎菲死於亂兵的槍殺。雖然卡扎菲政權被推翻,然而其國內各派依然衝突和矛盾不斷,依然處於過渡階段,2017年9月2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最新旅遊禁令,利比亞在新版旅行禁令名單中。卡扎菲除了內政的嚴重失誤外,其外交的嚴重失誤非常明顯。卡扎菲在位時,看似在國際上風光無限,與美國為首的西方曾對抗數十年,然而在國際上卻沒有一個真正的朋友,連阿拉伯國家對其的支持者都寥寥無幾。

反觀敘利亞,面積約18多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800多萬,在公元16世紀也是被納入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版圖,1920年成為了法國的“委任統治地”,1946年敘利亞獲得了獨立,1963年起由現任總統巴沙爾所在的阿薩德家族領導的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執政至今。從上世紀60年代起,敘利亞就與美國關係不咋地,1967年兩國曾斷交,後美國多次制裁敘利亞,兩國關係幾乎一直緊張。敘利亞與前蘇聯關係親密,1980年兩國建立了盟友關係。1991年前蘇聯解體後,敘利亞繼續與俄羅斯保持親密關係,從1971年開始,敘利亞的塔爾圖斯港就一直是前蘇聯以及後來的俄羅斯海軍在海外的一個基地。2000年,敘利亞前總統哈菲茲·阿薩德去世,其次子成為了總統,繼續保持對俄羅斯的傳統友好關係。可以這麼說,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中東的勢力急劇收縮,而敘利亞可以說是俄羅斯在中東唯一的堅定“盟友”,失去了他,俄羅斯就失去了在中東以及地中海地區的戰略支撐點。2011年敘利亞爆發內戰以來,在美國等西方國家大力支持的敘利亞反對派武裝的攻勢下,巴沙爾領導的政府軍曾一度比較被動,2015年,俄羅斯軍事介入敘利亞危機,敘政府軍猶如打了一針強心劑,逐漸在敘內戰中取得相對優勢地位。

另外一個原因,雖然同是阿拉伯國家,但敘利亞並不像利比亞那樣部族色彩那般濃厚,敘利亞80%以上是阿拉伯人,其次還有庫爾德人、亞美尼亞人等。敘利亞居民中85%信奉伊斯蘭教,14%信奉基督教。在伊斯蘭教中,遜尼派約佔80%,什葉派約佔20%。敘利亞政府的主要支持力量和敘利亞政府軍的主要構成人員是約佔該國總人口約11%的什葉派中的阿拉維派。這200多萬阿拉維派雖然佔敘利亞國內人口的少數,然而卻比較團結,是敘利亞政府軍的中堅力量。


十三叔看歷史

利比亞和敘利亞的內戰都是由“阿拉伯之春”所引發的,但是兩國之間卻有著非常大的不同,阿薩德與卡扎菲不同,他在很多地方上有著優勢,能在如此混亂的內戰中一直堅持到現在,那麼為何同樣是陷入內戰,為何卡扎菲最終喪命而阿薩德一直穩坐江山?

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 阿薩德擁有著完整的陸軍軍隊和空軍軍隊,儘管他們不是很好,但至少能為阿薩德去戰鬥,而且也有著一定的水平和裝備。

  2. 與利比亞不同,敘利亞內戰爆發後,各種反對派的出現絡繹不絕,最主要的是他們之間存在著嚴重的分歧,從而導致互相殘殺,並沒有將矛頭一致對準阿薩德。在他們互相殘殺的過程中,阿薩德逐漸的穩固著自己的地位。

  3. 與其說敘利亞是內戰,不如說是各種勢力在敘利亞的混戰,作為主場的阿薩德則有一定的優勢,比如庫爾德人在敘利亞的戰爭,不僅敘利亞對其進行打擊,土耳其也是不能坐視不管。

  4. 阿薩德與卡扎菲最大的不同是,阿薩德擁有有盟友,而且是世界強國和地區強國,俄羅斯和伊朗對阿薩德的幫助是最為重要的,他們為阿薩德提供軍事、技術、經濟上的支持,才使得阿薩德至今任然穩坐江山。

  5. 而外國勢力給敘利亞反對派的支持卻僅僅是有限的武器和金錢,並沒有提供軍事援助。儘管以色列和土耳其也參與其中,但他們並沒有去幫助反對派,而是在敘利亞追求自己的利益。


綜上所述,阿薩德之所以能夠穩坐江山是擁有著冷靜的態度和強大的盟友,而卡扎菲則不然,整個利比亞團結一致,所有的矛頭都直指卡扎菲,所以最終命喪黃泉。


走進伊拉克

敘利亞和利比亞不一樣,巴沙爾和卡扎菲也不一樣。

敘利亞與利比亞相比,更加的世俗、包容、開放、現代。

與利比亞相比,敘利亞雖然是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但是這個國家並不保守專制。從1970年哈菲茲.阿薩德開始,敘利亞就開始不斷的保持著開放發展的態度,與蘇聯和西方國家保持著良好的聯繫,國內文明且開放,是中東地區相對比較“世俗化”的伊斯蘭國家。

特別是在巴沙爾.阿薩德上臺以後,在他執政期間,不斷的推行民主進程,並且堅定的發展經濟,懲治腐敗並且改善民生,其執政期間的作為被稱為“大馬士革之春”。

雖然阿薩德父子在敘利亞執政幾十年,但是這兩個人都是通過選舉獲得總統的職位。

因此不管其他人怎麼樣去評價他們兩個人,都必須要承認,阿薩德家族在敘利亞是具有廣泛的統治基礎的,其統治的穩固程度也得到了國內大多數人的認可,不然的話他們也不可能在敘利亞執政這麼久。

同時由於敘利亞與俄羅斯長期保持著非常緊密的關係,並且在敘利亞也有著重要的戰略利益。這就是為什麼當美國挑動敘利亞內戰的時候,俄羅斯會站出來堅決支持敘利亞的主要原因。

卡扎菲就不一樣了,雖然卡扎菲在利比亞執政期間,在國計民生方面做出了非常多的貢獻。但是從根子上說,利比亞要比敘利亞更加落後和混亂,而且卡扎菲表現出來的政治抱負過於高大,與利比亞的實力不符。

如果我們今天來評價卡扎菲,我覺得可以有用兩句中國的老古話來評價他。

1、天狂有雨、人狂有禍。

卡扎菲從走上政治舞臺之後就一直都是伊斯蘭世界的“大嘴巴”,早期的還算是一個比較精明的領袖,雖然有時候常常口出不遜,但是該硬的時候硬,該軟的時候也還會軟下來。

比如在1988年發生的洛克比空難被美英定性為恐怖襲擊,當時調查結果是利比亞人是兇手,卡扎菲在一開始也是強硬應對。但是很快利比亞就遭到了美英兩國的聯合打擊。於是最終卡扎菲還是服了軟,為死難者提供27億美元賠償,並且於2003年正式對襲擊承認責任。

此後,卡扎菲就開始走上了反美、反英的道路。在外交上不僅僅宣佈在聯合國安理會上公開抨擊美英等西方國家的霸權主義,更是公開撕毀聯合國憲章,以表明自己對聯合國的蔑視。在經濟上也是開始走上脫離美國經濟體系的舉動,比如將利比亞出口的石油採用歐元作為結算貨幣。

這一下子就等於是動了美國的奶酪,於是從2011年2月開始,美英等國就開始在利比亞煽動暴亂,並且從3月19號開始不斷地空襲利比亞。8月利比亞卡扎菲政權滅亡。

2、沒孃的孩子沒人疼。

美國在利比亞煽動內戰的行動與在敘利亞的行動其實是一個套路,先是煽動民眾反對現政府,接著發動武裝暴動,然後派兵空襲干涉直至現政權滅亡。

但是敘利亞與利比亞有一個不同點,那就是敘利亞背後的靠山足夠的大,足夠的硬,讓美國拿敘利亞沒辦法。

利比亞背後有人麼?有的,那就是法國這個陰險的靠山。卡扎菲在任期間其實與法國的關係非常緊密,最近還爆出一個消息,那就是卡扎菲拿出5000萬歐元去賄賂薩科齊,以幫助其謀求連任。

但是法國敢跟美國硬抗麼?明顯不能。結果薩科齊在美國的壓力下,在上任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帶著北約空襲利比亞,弄死了卡扎菲。

所以有娘跟沒娘,後果截然不同,如果當時利比亞背後有一個強力的靠山,美國也不會拿利比亞怎樣,因為利比亞的戰略位置與敘利亞相比差的太多。一個是焦點國家,一個只是普通的國家,你的價值不值得別人去傾盡全力的保護你,這就是區別。

所以我們今天在看待國際問題的時候,並不能僅僅只是從公平正義這種普世的價值觀去看待這些問題,因為這種言論很具有迷惑性。

在國際上,大家更多的都是遵守叢林法則,以利益說話。如果你沒有值得別人幫助你的價值,那麼你的國家就與別人無關。就這麼簡單。

最後正義女神鎮樓打野


落下m

阿薩德一直處在風雨飄搖之中,隨時可能下臺或者喪命,江山不由他說了算,更談不上穩坐。阿薩德的政治生命要取決於他價值和作用了。

利比亞戰爭是由於經濟原因引起的!

法國在利比亞擁有最多的石油利益,所以法國成為這次攻擊利比亞的頭狼。利比亞擁有非常豐富的石油資源,這早就讓很多西方國家垂涎三尺。誰控制了這國家就等於是控制了這個國家的豐富石油資源。這是軍事行動背後的真正動機,但卻是一個不能夠公開秘密。但卡扎菲軟硬不吃,把石油大權掌握在自己手裡,不結盟、反帝、反霸權,西方國家的利益相對受損,因此歐美長期密謀要推翻卡扎非政權,借利比亞內亂制定了軍事打擊利比亞的方案。

(中東狂人卡扎菲)


俄羅斯不救利比亞原因是多方面的

1、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反覆無常,並不是俄羅斯的鐵桿盟友。有很長一段時間親美親歐,特別是跟法國像兄弟一樣,還資助薩科齊競選總統。

2、俄羅斯與法國做了交易。法國的西北風級直升機航母是俄羅斯夢寐以求的,薩科齊以此為誘餌。俄羅斯如願以償的得到了四艘西北風級航母協議,前提是不救卡扎菲。

3、從自身利益考量,識時務者為俊傑!要救利比亞,首先得衡量得失,失大於得肯定不能做。卡扎菲立場不堅定,且利比亞是法英的傳統勢力,美國也來分一杯羹。俄羅斯介入,勢必討不到好又得罪西方,還不如得個便宜賣乖。

當然還有其他原因,比如普京和時任總統梅德韋傑夫的意見相左,相互競爭導致未救卡扎菲等等,就不詳細列解了。

(敘利亞總統阿薩德)

敘利亞危機,怎麼俄羅斯就傾盡所有來拯救呢?

1、普京出兵敘利亞的背景就是巴沙爾準備放棄大馬士革而退往拉塔迪亞山區了。彼時,阿薩德已經獨自堅守5年了,如果敘利亞歸於西方,俄羅斯在中東最後的落腳點也就難保,俄在中東的影響力會迅速歸零。

2、敘利亞有俄羅斯在中東乃至海外的唯一軍事基地—-塔爾圖斯港。位於地中海南段,駐有俄羅斯強大的海軍艦隊,是俄羅斯通向地中海的保障基地。沒有這個軍港,地中海屬於西方所有。

3、救敘利亞也是為了俄羅斯安全。敘利亞與伊拉克、伊朗為一個月牙弧形,保護俄羅斯的南部。如果敘利亞垮了,伊朗也是早晚的事,那時俄羅斯就完全被西方包圍,再也出不來。

(巴沙爾阿薩德與軍事將領)


綜上所述:敘利亞是非救不可,不得不救,唇亡齒寒的關係。保住巴沙爾·阿薩德,就是保住敘利亞現有政府,等局勢穩定,再考慮敘利亞政體和改革的事。至於利比亞本不是俄羅斯勢力所在,卡扎菲時而親美親歐難以琢磨,俄羅斯犯不上為他得罪西方,陪了金錢又折兵。


鷹視國際

現在一切還尚未定論,只是剛剛開始。

話不要說得太滿,幾年前利比亞的卡扎菲,誰能知道他最終就喪命了?同樣的道理,現在的敘利亞,我們也不清楚阿薩德和他的敘利亞最終命運是怎樣的,也許和卡扎菲一樣悲慘的命運?也許堅持了下去,贏得了最後?這都很難預料。


那麼當年卡扎菲為何最終喪命?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在於美英等北約國家直接進行軍事介入。當時利比亞的反對派其實實力並不強,要不是北約的空中支援,早就覆滅了,當時北約軍隊早在開戰前就秘密派入特種部隊進入利比亞,蒐集情報和訓練反對派武裝力量。等到開戰以後,海陸空全面進發,你說卡扎菲能不敗亡嗎?

而如今的敘利亞目前還不同,阿薩德至今還沒倒臺,最關鍵原因是俄羅斯還並未放棄敘利亞,再加上現在英美等國家還只是進行空中打擊,並沒有派出軍事力量進入敘利亞境內,不過之後會發生什麼,就不好說了。



總之這件事讓我們懂得,弱者是永遠被欺凌的,你有反抗的權利,但卻沒反抗的力量。


青史回聲

敘利亞的大戲還麼有落幕,下這個結論現在還為時過早。但是,阿薩德比卡扎菲挺的時間要長得多是一個出乎很多人意料的事實,我認為有內外兩方面原因:


面臨生存壓力時得到了族人的力挺,阿薩德本人也展現了堅韌的一面

敘利亞阿薩德政權的統治基礎是350萬左右的阿拉維派(屬於中東什葉派的分支),佔到了敘利亞總人口的15%左右。在1970年老阿薩德通過政變上臺後,經過對軍隊系統的反覆清洗,阿拉維派幾乎佔據了軍警系統中的絕大部分高級職位,牢牢地控制了軍權。敘利亞內戰爆發後,在敘利亞反對派和伊斯蘭國的雙重夾擊下,阿薩德政權搖搖欲墜,但他的阿拉維派族人知道,一旦阿薩德倒臺,作為少數民族又是統治階級的阿拉維派必然受到殘酷的清洗和鎮壓(伊斯蘭國的暴行確實把很多人推向了阿薩德政權一邊),

在生存危機面前反而爆發了極強的戰鬥力。而阿薩德本人確實也展現了堅韌的一面,多次深入前線鼓舞士氣;善於團結其他部族,如守衛戴爾祖爾的伊薩姆·扎赫丁老將軍就是一個德魯茲族人。如果阿薩德也像卡扎菲那樣逃跑,估計早就垮臺了。


伊朗和俄羅斯的輸血續命,使得阿薩德政權屢次化險為夷

在敘利亞內戰初期,美國奧巴馬政府就想借口化學武器問題出兵打擊,如果那時出兵,阿薩德政權垮臺是大概率事件。可是,

在普京的斡旋下,以聯合國和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監督銷燬敘利亞全部化學武器為代價,換取了阿薩德政權的暫時穩定。在反對派和伊斯蘭國的雙面夾擊下,伊朗直接出動了伊斯蘭革命衛隊,並且提供了資金支持,以傷亡6000多名軍人包括多名將軍的代價,幫助阿薩德政權在俄羅斯出手前穩住了後方,抵擋住了雙面攻勢。反對派和伊斯蘭國之間的戰鬥又消耗了彼此的力量,減輕了敘利亞政府軍的壓力。在俄羅斯軍事介入敘利亞後,阿薩德政權不僅穩定住了局面,而且開始了反攻,尤其是俄羅斯這個核大國在後面撐腰,使得美國等西方國家不得不控制對敘利亞政權的打擊力度,除了有限的空襲以外,沒有大規模地面部隊的介入,這對阿薩德政權是至關重要的。而敘利亞反對派內部派別眾多、矛盾重重,無法整合,內訌又進一步削弱了力量,使得美國通過代理人來推翻阿薩德政權的想法落了空。


阿薩德雖然挺了八年不到,現在局勢也佔優,但其地位遠遠談不上“穩坐江山”。在美國可能進一步加大軍事打擊力度,英法地面部隊即將進入的情況下,敘利亞的局勢存在較多變數。從長遠來看,或者敘利亞進一步分裂阿薩德固守一方,或者通過政治和解協議讓阿薩德和平下臺(但保證其家族安全);或者戰死沙場都有可能。對於阿薩德本人而言,本想做一名牙醫的他卻不得不捲入到殘酷的國際國內政治鬥爭中來,八年的內戰早已心力交瘁,但為了生存還必須撐下去。


大笨蛋6703

同樣是國家陷入內戰,為何卡扎菲最終喪命而阿薩德一直穩坐江山?

利比亞和敘利亞都陷入了內戰,這是一個基本的事實,然而在這一事實面前,我們不僅要問為什麼這兩個國家會陷入內戰?

  • 為什麼這兩個國家陷入了內戰?


1.利比亞

利比亞是一個北非國家,其人口有七百餘萬人。在1951年之前,長期被各個殖民勢力侵佔,直到1951年獨立。1969年出身軍官的卡扎菲發動政變,推翻了聯邦制聯合王國,建立起以卡扎菲為首的統治集團。這種統治直到2011年結束,卡扎菲統治利比亞超過40年。

利比亞實行的是單一的國營經濟,卡扎菲家族把持石油行業,也是利比亞的主要經濟來源。石油產業在國民經濟的比重可以達到七成左右,而所賺取的大部分利潤皆歸卡扎菲家族和附屬利益團體所分享。這樣就有了一個問題,在石油幾個高企的時候,稍微給民眾一口粥,民眾不會被餓死;但是當石油價格走低的時候,民眾可能連一口粥都沒有了。與卡扎菲家族在全世界到處隱匿資產,購買豪宅來比較,利比亞人生活比較辛苦。到2011年,民眾的不滿導致大規模的示威遊行抗議卡扎菲家族的統治,但是這種抗議並沒有被接納,反而遭到武裝鎮壓。這就有了國內反對勢力同國際支持力量共同對卡扎菲家族的統治給予打擊,最終推翻了卡扎菲家族統治,而卡扎菲本人則橫死。

2.敘利亞

敘利亞是中東地區國家,人口有2000萬左右。在1970年,巴沙爾父親阿薩德通過政變上臺,開啟了家族式的統治。直到2000年去世,阿薩德把權力交給了兒子巴沙爾。巴沙爾執政十多年,在2011年爆發了敘利亞內戰,而父子兩統治敘利亞的時間也是40多年。

敘利亞同樣是以石油為主的經濟結構,單一的國有經濟,作為敘利亞少數派阿拉維派,是這個勢力中獲益最大的群體,而這一群體的總人數在200萬左右。無論是阿薩德還是巴沙爾,無論是出臺什麼樣的政策,都是肥了身邊的“自己人”。

由石油出口以及石油價格高企帶來的紅利,促使巴沙爾家族一直能夠持續統治,而經濟的增長正是其合法性的說辭,但是這難以掩蓋經濟增長的紅利被少數人拿走了,而大多數敘利亞人只是能夠活下來。而當這種依靠石油帶來的紅利,遇到石油減少和價格下降時,民眾那僅僅能夠活下去的希望都沒有的時候,衝突便由一顆火星點燃,一發不可收拾。2011年敘利亞境內爆發示威抗議,巴沙爾家族不接受,並且對示威抗議人群武裝鎮壓,之後便開啟了持續的內戰。

敘利亞百萬示威遊行,隨後被鎮壓

綜上分析,兩個國家有不同點,也有共同點。

非常有意思的是,卡扎菲是1969年發動局勢政變,奪去了政權,而在1963年執政的阿薩德在1970年發動政變奪取了政權,卡扎菲和阿薩德都開啟了家天下的統治。

2011年利比亞爆發內戰,同樣敘利亞也是2011年爆發內戰。卡扎菲家族和阿薩德家族的家天下統治都是持續了40多年,然後國內爆發示威抗議,而卡扎菲家族和阿薩德家族都採取了武裝鎮壓的措施。

利比亞遊行示威,隨後被鎮壓

為何卡扎菲最終喪命而阿薩德一直穩坐江山?

1.利比亞

卡扎菲其實最終的結果可以不用喪命的,國際社會給了其離開敘利亞,放棄其權力,把權力讓渡給民眾,這就是放其一條生路。但是後宮佳麗三千人,出門都是美女保護部隊,到哪裡找到這樣的待遇,到哪裡可以過這樣沒有本錢的買賣。

對於這種家天下的統治,國際社會歷來是深惡痛絕的,平時不作出反人類的舉動也就罷了,作出反人類的舉動,而又鎮壓示威抗議的人群,最後的結果就是被法英美等國空襲,結局就是卡扎菲家族被推翻。

卡扎菲和普京談笑風生

2.敘利亞

在敘利亞爆發內戰後,就表示巴沙爾家族統治不能夠穩坐“江山”了。國際社會同樣給予了制裁,但是打擊的力度並沒有非常大。為什麼呢?因為敘利亞政府軍比較弱勢,按照節奏反對派鐵定勝利。然而敘利亞的地緣優勢,與國際格局中大國的較量別賦予到敘利亞內戰中,這樣的局勢就不一樣了。

所以目前敘利亞的內戰已經不僅僅是敘利亞內戰這麼簡單了,是俄羅斯伊朗同美國和西方國家角力的戰場,彼此之間都在消耗對方,以期在未來的談判中能夠獲得更多的籌碼。不幸的是巴沙爾家族把整個敘利亞都作為俄羅斯的籌碼來交易,以換取巴沙爾家族的統治。而把敘利亞變為國際勢力的角力場的主導因素,正是巴沙爾家族!

普京和巴沙爾來了一個熊抱

雖然敘利亞內戰還沒有結束,但是巴沙爾家族的統治鐵定是要走入歷史舞臺的。同利比亞不同的是,敘利亞從本國內戰變為大國角力場後,敘利亞民眾受到的傷害要遠超過利比亞民眾,而這一切都是拜巴沙爾家族所賜。但這場戰爭不可能以巴沙爾家族一邊倒的取得勝利,那麼巴沙爾家族就有被替代的後果。

綜上兩個國家,無論是卡扎菲家族還是巴沙爾家族最終都會走入這兩個國家的歷史舞臺,其家天下的統治必定不會被國際社會所容忍。俄羅斯對巴沙爾的支持是基於巴沙爾有一定的利用價值,當美國給予俄羅斯的價值高於巴沙爾的價值時,巴沙爾和普京的友情值多少錢?


飛狐一刀

首先要搞清楚一點,利比亞和敘利亞的內戰是怎麼爆發的。應該說內因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外部干涉。美歐在利比亞和敘利亞顯示製造並激化矛盾,然後都是不遺餘力的軍事幹預。但兩者之間最大的差異是,利比亞的大國干預是單向的,而敘利亞的外部干預是雙向的。利比亞曾在美歐之間輾轉騰挪,但是最終喪命在西方推牆之手。

敘利亞的背後有兩個大國支撐。一是同教同宗的伊朗。伊朗和敘利亞一直被稱為敘伊聯盟。雖然2011年至今,伊朗沒有公開的派出正規軍到敘利亞支援作戰,但是以色列稱,受伊朗支持指揮的什葉派民兵的力量在敘利亞戰場有十萬人之多,而且伊朗還向敘利亞派出了大量的軍事顧問,直接參與戰役指揮。同時還向敘利亞提供大量的資金和物資支援。

二是俄羅斯。2015年9月,俄羅斯正式介入敘利亞反恐戰爭,並迅速扭轉敘利亞政府軍的潰敗態勢。兩年多來,幫助敘利亞政府軍收復了70%的國土。從根本上保住了盟友巴沙爾政府。為此俄羅斯付出了近兩百億美元的軍事預算。更重要的是,俄羅斯的強勢介入,使敘利亞局勢變成了美俄雙向干預。

伊朗和俄羅斯的強有力支撐到目前為止,已經幫助敘利亞巴沙爾政府渡過了最艱難的時期。曾經堅持要巴沙爾下臺的多個域外大國都已經轉變了態度(沙特、法國等)。他們只能寄希望在未來的敘利亞戰後政治重建進程中再發揮作用了。當前這些國家在敘利亞的行為,只是為了抓取更大更多的談判籌碼。

即便是未來再發生全面軍事衝突,巴沙爾也可以到伊朗或者俄羅斯避難。俄羅斯和伊朗在敘利亞的軍事力量可能打不贏北約和阿拉伯聯軍,但是保護巴沙爾安全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在大國博弈的環境下,敘利亞局勢要比利比亞更復雜,但是巴沙爾卻因此不會重蹈卡扎菲的前車之轍。


高峰軍事觀察

真的是性格決定命運,他們倆人的性格截然不同,命運相似卻結果不同。

有人覺得現在說這件事情還有點為時尚早,畢竟阿薩德只是現在沒事,不代表以後他沒事,但是這個醫生出身的國家代理人,低調,謙遜,而且和盟國關係很好,抱得大腿很強壯,最重要的是他很得民心,絕大多數敘利亞人是站在他這一邊的,得民心者得天下。




敘利亞局勢動盪以來,他表示“面對外部干涉,我當然做好戰鬥至死的準備”,並堅決拒絕外國施加的任何解決方案。他還指出消滅恐怖分子、保護人民是政府的責任[7]。他認為目前最重要是維持國家統一。



而卡扎菲喜歡朝令夕改,特別是頻繁更換盟友,今天和你關係好,明天和他關係好,一會親美一會親俄,都讓他得罪了,出了事沒一個願意幫忙的,在逃跑時,如果沒有北約,他是可以安然無恙的離開的,可是一百輛車的車隊,是為了迷惑敵人還是人太多?被北約發現給了致命的打擊,雙腿中彈的他

逃進了地下管道,還是被拖出來打了一頓,他曾經哀求過,但是沒用,最後重傷不治。不過埃及總統聽說他被槍殺後,難過的哭到暈厥,心臟病犯,差點沒救過來。



從他發動政變開始,就重用和他親近的部落,親戚是大肆斂財,他們國內對他這種對待部落之間有遠近親疏之分非常不滿,支持者很少。而對於國際的裁決,他還拒絕流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