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从《嘿!好样的》看“一个主持新人的自我修养”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一个舞台上的“主角”可以是歌手,可以是演员,可以是选手……但唯独,不可以是主持人。然而,一个舞台最不能缺少的“角色”,也恰恰就是主持人。

“主持人”定义为:具有采、编、播、控等多种业务能力,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节目中,集编辑、记者、播音员于一身。

然而,看似简单的这一句话,要真正做到却难如上青天。

综艺|从《嘿!好样的》看“一个主持新人的自我修养”

作为舞台上一档节目最重要的枢纽,主持人如今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一方面,传统综艺节目转型让传统主持人不可避免的寻求突破和发展,同时,网络综艺节目呈井喷态势也让市场本身对主持人有着更新更高的要求。基于这样的行业态势,一向具有前瞻视角的湖南卫视日前推出了一档关于职场历练主持新人的节目,由19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主持新生,以湖南卫视试用员工的身份,进入主持新生特训营开启人生中一场特殊的“职场菜鸟成长记”。

正如节目中一位电视前辈所说,观众看起来主持人在舞台上是非常光鲜亮丽的,但是幕后却要付出特别多努力。主持人的背后是挑战不断,考验重重,成长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是一个逐步总结和提升的过程。

综艺|从《嘿!好样的》看“一个主持新人的自我修养”

《嘿!好样的》正是通过节目,让一众主持新生从“开工第一课”学起,一步步练就主持人所需要的应变能力、策划能力、控场能力、综合能力等逐渐成长。如今,节目已经播出第八期,《嘿!好样的》也俨然成为了影音版“一个主持人的自我修养”速成班。

基础班:敬业精神和应变能力

每一个职场新人,入职的第一堂课就是要学会“敬业”。近年来流行的“工匠精神”,其前提和本质也是“敬业”。但,面对这些湖南卫视主持新生,如何开篇便给他们来一个“别出心裁”的“敬业精神教学”成了关键。于是,《嘿!好样的》选择了最基础的职场法则:不要迟到!

综艺|从《嘿!好样的》看“一个主持新人的自我修养”

“不守时”是职场中一大禁忌。首期节目中筑梦官梁田就告诉大家,一个主持人的迟到,严重时会导致“开天窗”。然而在节目中,只有两位主持新生在规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且只有“待定生”刘承林一人完全符合此前训练营营长杜海涛提出的全部要求。这样的数字让杜海涛和梁田十分吃惊,也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得到警醒。

《嘿!好样的》通过这样一件看似很小的事,告诉了主持新生们一个很大的道理:作为一个主持人,要尊重台前幕后的每一位工作人员,要懂得职场规则,拥有职业素养,而这一切,都从守时开始。

综艺|从《嘿!好样的》看“一个主持新人的自我修养”

除了守时,首期节目中“简历考核”环节也让人印象深刻。李璐尔与冉高鸣主持专业上的“高手过招”,马思超说来就来的rap,李浩菲优秀的表演功底,以及刘承林惊人的记忆力,都是作为一名主持人必备的技能。

综艺|从《嘿!好样的》看“一个主持新人的自我修养”

此外,面对突发状况临危不乱也是一位优秀主持人的基本功。《嘿!好样的》首期节目,便让初出茅庐的主持新生为自己争取《歌手》音乐合伙人联名资格。看似一个跟主持技能毫不相关的任务,考核的却是新生们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

综艺|从《嘿!好样的》看“一个主持新人的自我修养”

节目中,面对汪峰老师“只见一个人”的要求,管金鳞、张雨薇勇敢不屈大胆追寻;

综艺|从《嘿!好样的》看“一个主持新人的自我修养”

面对状况百出的一天,李浩菲从容面对,尤其是在李玟面前被告知“只有两分钟”时间时,李浩菲临危不乱直接进入正题,言简意赅表明来意,从容不迫面对窘境,这些都是主持人必备的自信。

综艺|从《嘿!好样的》看“一个主持新人的自我修养”

进阶班:自我牺牲精神和责任感

当一位主持新生懂得敬畏自己的工作岗位,并拥有最基本的沟通与应变能力。那么接下来,更高一个级别的心理素养,也继续考验着新生们。

在《嘿!好样的》第三期,助梦官沈梦辰现身,与营长杜海涛一起为湖南卫视王牌栏目《我想和你唱》挑选鉴客团成员。而在这一过程中,“接受并做好自己的绿叶作用”成为主持新生们一堂十分重要的课程。

综艺|从《嘿!好样的》看“一个主持新人的自我修养”

同为湖南卫视主持人的沈梦辰在节目中说,“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就是要当好绿叶”。也是从新人做起的杜海涛,亦分享了自己成长中的主持经验,

“我们一点也不重要。站在我们身边的人,更加重要,嘉宾是第一位。我们主持人要做的就是服务,用什么样的方式服务好身边的每一个人,才真正是对于主持人生命的延续。”

综艺|从《嘿!好样的》看“一个主持新人的自我修养”

也许,新生们平时听到这些话感觉不到太大力量,但节目中,当李璐尔强势控场不懂得照顾旁人抢尽风头的时候,当刘承林注意到身边陈毛志同学的情绪并加以引导和烘托的时候,怎样做一个暖心的优秀的主持人,是与非力见高下。

综艺|从《嘿!好样的》看“一个主持新人的自我修养”

是的,一旦成为主持人,就意味着每一次上台主持节目都不可能成为主角。但同时,职场如战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要有多方面的能力,要有强大的体力和内心,更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综艺|从《嘿!好样的》看“一个主持新人的自我修养”

节目中,主持新生们在海边的“训练”让人看着就替他们捏了把汗。但杜营长喊出了“杨根思连”的“三不精神”,马思超从一开始被批评到后面成为称职队长,刘承林自始至终作为队长都尽职尽责甚至即使体力不支依然选择坚持,管金鳞从不会游泳到短时间内可以潜水……《嘿!好样的》让一众主持新生们在逐渐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也学会了自我突破,并在成长的过程中多了一份责任感。

综艺|从《嘿!好样的》看“一个主持新人的自我修养”

高级班:策划能力和控场能力

任何一次创新和进步,都需要智慧、勇气和坚韧。杜海涛作为湖南卫视主持新生训练营的营长,自然深知这个道理。他在节目中说,“见证太多次绝境中的拼搏,吃得苦霸得蛮的电视人的精神让我深受激励。”

理所当然,他也希望将这种精神传递给新一代主持人手中。

综艺|从《嘿!好样的》看“一个主持新人的自我修养”

经过了前几期节目的学习和磨练之后,一向以实战为教学的《嘿!好样的》也发起了大招。从第六期到第八期节目,主持新生们要为《快乐大本营》设计节目方案,以及运营中式小吃、西式甜品。如果说,前面的“课程”是属于培训学习,那么到了这一阶段便进入考验主持人综合能力的实力比拼。

综艺|从《嘿!好样的》看“一个主持新人的自我修养”

一名优秀的主持人,一定能够参与到节目的策划、环节设计中。《嘿!好样的》里三组队员为《快乐大本营》嘉宾黄晓明和奚梦瑶设计的节目方案,虽然一开始不被看好,也经历了状况百出,但整个设计过程中,新生们设计游戏时的用心机智,改进游戏道具时的耐心细致,发错邮件后勇于认错和永不放弃的拼搏态度,都让人看到了一个主持人的成长。

综艺|从《嘿!好样的》看“一个主持新人的自我修养”

而在《嘿!好样的》最新一期的“美食大比拼”环节,两队主持新生们在美食品类的挑选、食材的准备、美食的定价,甚至是应急预案的准备,都彰显了作为主持人应有的人际交流能力、控场能力和实战应变能力。虽然这个过程有过手忙脚乱和汗水、泪水,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主持新生们的综合能力,也都肉眼可见的有了提高。

综艺|从《嘿!好样的》看“一个主持新人的自我修养”

主持人何炅在《嘿!好样的》中以前辈的身份分享了自己多年主持的经验。他说,“做主持人,前提就是要做一个有幸福感的人,要把幸福感传播出去。人和人之间变得愉快。难的也会变有趣,挫折和落败,也变成生命给的礼物。每一天都是最好的一天,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嘿!好样的》正是通过一个个不同的挑战,让这些主持新人们在实战的过程中,从专业技能、文化内涵、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以便能够在未来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主持人。当如今主持行业处在“青黄不接”的大环境下,湖南卫视前瞻性的用《嘿!好样的》为我国的主持行业储备新鲜力量,这样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本身便是主持新生们值得学习的重要一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