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胜是如何压过林冲登上五虎将之首的?你怎么看?

fujunda


关胜能后来居上成为梁山泊五虎之首,有多方面的原因,声望,身份,实力,关胜赢在了综合实力上,五虎将第一可谓实至名归!

第一,按照官职来说,关胜是梁山上落草前官职最高的,领兵指挥使,放到今天说与集团军长平齐,至少少将军衔。同时统兵数量也是最多的人,有精锐战兵一万五千,加上后勤辅助之类的至少数万人,也是一个集团军的规模。而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听着很唬人,其实就是个教员,充其量一个中校。这样一比,林冲自然要矮一头。

第二,关胜是梁山上落草前统兵数量最多的人,有精锐战兵一万五千,加上后勤辅助之类的至少数万人,也是一个集团军的规模。反观其他,秦明,带过千把州府兵,呼延灼带过几千铁甲兵,花荣带过几百寨兵。林冲,除了功夫好点,并没有过带兵经验,这一点和关胜完全没法比了。

第三,马军五虎将之首,是一个相当关键相当敏感的职位,在这个位置前面就是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四个大头领。这四个人吴用和公孙胜是晁盖的人,如果五虎将之首也安排一个晁盖的老人,那宋江睡觉都睡不安稳了。所以,关胜上山后宋江才有那一出假模假样的让位表演,为的就是要抬举关胜。

第四,一般人的共识是,关胜认了个好祖宗,忠义无双名冠华夏的关二爷,这一个是谁都比不过了。至于林冲,只记得他爹是林提辖,连个名字都没有,至于祖宗就更不知是哪一壶了。关二爷当年是五虎将之首,现在他的后人也是五虎将之首,岂不是美谈。宋江岂不是也跟刘备一样名正言顺了。这些原因当然不能完全排除,其实最关键原的还是关胜有力压其它四虎将的武力!十回合令八骠将索超斧怯,这是个非常恐怖的战绩。相比秦明花荣交手五十合平手,董平五十合战平徐宁,关胜对八骠级别是完全压倒性的胜利。如果关胜本身实力不行,那他老祖宗关羽再牛也没有用!五虎将是梁山武力的巅峰,而关胜又是五人中最出类拔萃的那一个。

所以,马军五虎将的头把椅子只能是关胜,即便没有关胜,那会是呼延灼,总之林冲是没戏的。


百胜刀王胡逸之


关胜压过林冲登上五虎将之首并非因为武艺超过林冲,而是在于宋江对林冲的有意打压。

比较一下两人的战绩,可见端睨。

林冲的战绩:





林冲的有效战斗为22次,其中胜17场,平手5次,无败绩。斩杀11人,生擒对手1人。应对敌人两将夹攻1次,参加夹攻3次,通过围殴杀死敌方一流猛将1人。


再看一下关胜的战绩:




关胜的有效战例为16次,其中胜6次,有9次算平局,下风1次。斩杀对手3人,生擒对手1人。曾经以一敌二(林冲、秦明),明显下风。

通过战绩对比,关胜的战斗效率很一般,根本比不上林冲。那么,为什么关胜能排在五虎将之首呢?这都是宋江的安排。

大家都知道,所谓的天罡地煞石碑,其实就是宋江搞的。众英雄聚齐梁山,宋江是个投降派,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投降做安排。

1.五虎将之首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选谁为首将,则代表梁山的政治立场。林冲与朝廷重臣高俅有深仇大恨,如果让林冲做首将,则意味着梁山将难以与朝廷妥协。

2.关胜攻打梁山时,率领着精锐军兵一万五千人,除去战损和逃跑,跟随关胜投降的至少数千人,这是梁山上最大的一股力量,关胜的数千精锐,再加上呼延灼归附时带来的部分,与朝廷妥协的力量就碾压了坚定反抗的力量。

3.梁山只是一支草寇部队,虽然梁山好汉个人武艺都很高强,但缺乏行军作战的帅才,如果与朝廷大军正面冲突,关胜、呼延灼是正规将领出身,具备率兵独当一面的能力。

4.林冲以前的官职太低。五虎将中关胜、呼延灼、董平、秦明以前都是领兵主官,林冲只是个教头,相差太远。

5.林冲是晁盖的旧部,宋江是在抑制晁盖派的旧势力。


馋嘴肥猫铲史官


我是你的朋友夜航船!请听听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答:关胜是如何压过林冲登上五虎将之首的?你怎么看?


《水浒传》中,林冲是继史进、鲁智深之后第三位出场的梁山好汉,而书中第一位出场的正面角色王进,跟林冲的形象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梁山好汉出场大半后,在原著第六十二回中,大刀关胜才姗姗来迟。论资历,关胜远不及林冲。如果不是林冲火并了王伦,晁盖、吴用他们估计不会那么轻松地夺下梁山泊。

虽然关胜出场晚,但他却后来居上,在梁山一百单八将大聚义时,他力压林冲,位列梁山五虎将之首。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他武艺高强,是《水浒传》中的灵魂角色,历来都备受读者喜爱。关胜何德何能,凭什么他就可以排在林冲之上呢?

也许有人会说,关胜在上梁山时曾经单挑林冲、秦明两位五虎将,但这并不是真正原因。《水浒传》是一部鸿篇巨制,它流传了几百年,书中很多细节都值得琢磨。今天咱们就用这篇文章来分析一下,为何关胜能力压林冲位列五虎之首。

并非因为他能单挑林冲、秦明

关胜在上梁山之前,他是职务是蒲东巡检,顺带说一句,杨春、陈达占据的少华山,就紧邻蒲东。宋江为营救卢俊义而出兵大名府,眼见形式危急,丑郡马宣赞把大刀关胜引荐给了蔡京。蔡京见关胜长得仪表堂堂,威武雄壮,问其兵法也能对答如流。于是蔡京当即令关胜为领兵指挥使,郝思文、宣赞为副将。关胜没有去救援大名府,而是率军直攻梁山泊,他想来一个“围魏救赵”。

在梁山脚下,关胜一人单挑林冲、秦明两人。

《水浒传》原著描写如下:“秦明、林冲两将双取关胜,关胜一齐迎住。三骑马向征尘影里,转灯般厮杀。宋江忽然指指点点,便教鸣金收军。”

别看关胜在场面上能单挑林冲、秦明两位五虎将,但这其实是一场无效战绩。第一,此战回合数不明,应该不会超过15回合;第二,宋江起了爱才之心,他生怕林冲、秦明伤了关胜,所以下令鸣金收兵。如果此时单挑林冲、秦明的是卢俊义,估计宋江不会下令鸣金收兵。仅凭林冲、秦明两人,他们在短时间内伤不了卢俊义,但能伤得了关胜。

为何关胜力压林冲位列五虎之首?

《水浒传》中,关胜、林冲两人的武功在伯仲之间,他们俩各有所长。相比之下,林冲更加偏重技巧和耐力,而且他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武艺更加全面。在《水浒传》中,林冲使用过长枪、朴刀、丈八蛇矛、短刀等多种兵器,他是一位马战、步战全能型的高手。

关胜则更加偏重爆发力和冲击力,他能在短时间内打的对手心生惧意。比如梁山八骠骑中的急先锋索超,他在关胜手下顶不住十回合。征讨方腊时,徐宁被石宝埋伏,中箭后奄奄一息,是关胜独自打退了数位敌将,救下了徐宁。《水浒传》中,关胜之所以能力压林冲位列五虎将之首,真正的原因并不是他武功比林冲高,而是以下三个方面。

1、角色塑造原因。

《水浒传》中,关胜长得什么模样?原著中是这么写的:“堂堂八尺五六身躯,细细三柳髭须两眉入鬓,凤眼朝天;面如重枣,唇若涂朱。”林冲又长得什么模样?原著中是这么写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岁年纪。”关胜的兵器是青龙偃月刀,林冲的兵器是丈八蛇矛。

很明显,关胜的原型是关羽,林冲的原型是张飞。刘关张义结金兰,关羽是二哥,张飞是三弟。到了《水浒传》中,这个排序也不能乱,所以林冲才排在关胜之后。

2、关胜职务高,声望高。

《水浒传》中,林冲的职务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这个名号听起来虽然唬人,却没什么实际权力。林冲不过是一个武功老师,他算是技术人员。他算不上武将,因此林冲不懂得排兵布阵,也不懂得兵法。关胜是手握重兵的武将,他熟读兵法,这“围魏救赵”来支援大名府的计策,就是关胜想出来的。

关胜之所以不如林冲受欢迎,主要是因为他的剧情太少。如果以排兵布阵、兵法韬略来评判梁山各位武将,关胜可以位列榜首,呼延灼仅次于关胜。别看卢俊义的武功凌驾于五虎将之上,但他是个富甲一方的大员外,也不懂得排兵布阵。

3、宋江打压晁盖派系。

《水浒传》中,宋江是一个心机很深的人。108位梁山好汉看似情同手足,实则暗潮涌动,各股小势力错综复杂。宋江虽然继承了梁山之主,但他名不正言不顺,宋江并没有捉住史文恭。宋江也知道自己拿不下史文恭,于是就借卢俊义这样一个外人来拿下史文恭,这样就让林冲没了话说。林冲是晁盖的恩人,晁盖那句遗言意图很明显,他想让林冲接任梁山之主。

宋江成为梁山老大后,他自然要打压昔日的晁盖嫡系。阮氏三雄虽然根基很深,但梁山水军历来都是李俊说了算。刘唐上山很早,可他在步军头领中的排名还不如雷横。昔日的晁盖嫡系中,只有吴用最为精明,他早早地站在了宋江这边。三打祝家庄、大破连环马全是吴用辅佐宋江完成的,跟晁盖毫无关系。


欢迎关注-你的朋友夜航船,和你共同在文史的海洋里流淌


你的朋友夜航船


我们暂不谈宋江为何不喜林冲,先谈谈关胜对梁山的价值,这份价值,是独一份的,是其他107人都不具备的。

那就是,关胜的背后,是无比耀眼的光环:关羽。

关胜是关羽的嫡系子孙,外表也处处cosplay他的老祖宗关羽,原书中描写关胜的外貌:堂堂八尺五六身躯,细细三柳髭髯,两眉入鬓,凤眼朝天;面如重枣,唇若涂朱。……活脱脱一个关公在世啊。

不仅外貌像,连作派也处处模仿,坐赤炭马,使青龙刀,也爱夜读兵书。

宋江第一眼见到关胜时就说:吾看大刀义勇之将,世本忠臣,乃祖为神,家家家庙,若得此人上山,宋江情愿让位。

你看,宋江多么敏锐,“世本忠臣,乃祖为神,家家家庙”这光环的价值,他一下子就捕捉到了。

我们都知道,关羽被美化、圣化和神化就是宋朝开始的,忠义化身的地位就是在宋朝确立的。宋江很清楚,拥有关胜就是拥有民意、圣意。

而且关胜名字中这个“胜”字,与“圣”字同音不同字,作者起这么个名字,也是颇有深意。对外说起来,关公的后人都跟我一起替天行道,你敢说我不是忠义之师?你不信我,难道还不信关圣吗?不信关胜就是不尊关圣啊!

所以说,宋江抬举关胜,与武力值无关,与功劳无关。关胜就是一块金字招牌,正所谓,功夫好不如投胎好,有个好祖宗真是天生的锦鲤本鲤了。

关胜捉水火将军入伙时,被水火二人骂:上负朝廷之恩,下辱祖宗名目。

整个水浒也只有关胜被这么骂过,辱祖宗名目这事,也只有他担得起这个骂名哦。

有趣的是,梁山上还有一个cosplay关公的人,美髯公朱仝,书中说他:身长八尺四五,有一部虎须髯,长一尺五寸,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似关云长模样,满县人都称他做美髯公。

不知道当关胜见到朱仝的时候,心里会不会有神兽奔腾?


Ta是无双


关胜力压林冲排在梁山五虎将之首,这并不奇怪。因为水浒和三国是同时期的作品,水浒中的五虎将和三国中的五虎上将有对应关系。其中关胜对应的就是武圣关羽,林冲对应的是豹头环眼的张飞。林冲排在关胜之后是理所应当的结果。

并且林冲虽然对梁山基团的形成做出过特殊贡献(火并王伦),可他是晁盖的心腹,不是宋江的心腹。从宋江开始执掌梁山后,林冲就已经被宋江边缘化了。五虎将之首,不可能让给他这个边缘人。



林冲在梁山一直都是很特殊的存在。火并王伦前,他在梁山排在第四位,排在王伦、宋万和杜迁之后,朱富之前。按理来说,凭他的武艺排第一都可以。但林冲是孤家寡人上山,他在梁山没有什么根基。

火拼王伦后,林冲在梁山还是排第四,排在晁盖、吴用、公孙胜之后。

此时,梁山基团的干部组成很简单,只有十一人。包括劫生辰纲的七人组、王伦时期的三个旧部,再就是林冲。

其中劫生辰纲七人组是“征服者”,而王伦的三个旧部是“被征服者”。但是,林冲的身份很特殊,他是带路党,正是因为他一刀捅死了原老大王伦,所以晁盖才能当老大。因此也可以说,林冲是“梁奸”,不算是“被征服者”。

晁盖当老大后,宋万和杜迁被边缘化,林冲凭借杀王伦的功劳,没有像宋、杜二人一样被边缘化,他反倒是继续排在高位,继续在梁山处于一个很特殊的位置。

所以此时的梁山排行分四个等级:

第一等级——晁盖、吴用、公孙胜;

第二等级——林冲;

第三等级——刘唐、三阮;

第四等级——王伦旧部杜迁、宋万、朱贵;



宋江上山之后,梁山的格局变了。因为宋江不是一个人上山的,他是带着白龙庙聚义的二十多个头领上山的。所以这时候梁山上出现了一个矛盾的情况:宋江实力远远超过晁盖,但是晁盖是老大,宋江是老二。

由于宋江的加入,原先那十一个人就不再有什么分别了,都变成了“旧头领”。林冲也跟着融入了这个小群体。

后来,吴用投靠宋江、公孙胜离开山寨,晁盖的势力被进一步削弱,他手下的心腹只有阮氏三兄弟、刘唐和林冲五人。而林冲由于武艺高强,成为了梁山旧头领中,仅次于晁盖的二号人物。

但是,他这个二号人物很尴尬。因为宋江上山之后,并没有停止招兵买马的步伐。他通过打祝家庄、高唐州、大名府、曾头市和青州府等战役,招募了像关胜、呼延灼这样的有大兵团作战经验的将领。

这些人加入梁山后,把整个梁山作战的水平瞬间拔高了几个层次。



比如说梁山后期的作战,一般都是宋江、卢俊义分兵作战,各自带一队人马。但如果对手很难搞,需要再分兵时,就是关胜、呼延灼再领两路偏师。

宋江和卢俊义能领兵,是因为他们的地位非常高。而关胜和呼延灼能领兵,是因为他们都是指挥过正经的大兵团作战的大将,并且两人都曾带领官军击败过梁山。

梁山后期的战斗,已经不再是之前的江湖好汉级别的杀了(充其量算大规模黑社会式的土匪战斗),而是转向了正规军作战。在这种情况下,林冲就很尴尬了。

因为他只是个禁军教头,对比梁山上的诸多官军武将,林冲只有练兵的经验,没有带兵的经验。他作为非实权的禁军低阶军官,甚至连秦明、董平等曾经是实权武官的将领都不如。

于是乎,林冲就沦为了与人单挑的尖兵式的角色。



不过晁盖死后,林冲毕竟还是梁山晁盖系的一号人物(旧头领的一号人物),宋江要搞政治平衡,不能太打压林冲,还得给林冲一个合理的位置,即便林冲没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和能力。

于是,林冲的位置也就被定在了老六。前面是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关胜。

宋江排林冲前面这没话说,谁让人家是梁山的老大呢?

吴用、公孙胜排林冲之前也没问题,这两位本来就排在林冲前面。

卢俊义作为很晚才上山的人,凭借他不在林冲之下的高强武艺,以及活捉史文恭(活捉这点很了不起)的功劳。排在林冲之前,想必林冲也没什么意见。

至于关胜,他其实也没有争议。关胜能排到林冲前面,在于他有三个优势。

第一、就如本文开头所说的。关胜在水浒的定位是关羽,林冲在水浒的定位是张飞。就凭这一点,关胜都要排在林冲前面。

第二、关胜带上山的兵力特别多,大概有一万五千人。这是无可替代的特殊贡献。林冲则是孤家寡人,手里基本上没有兵。

第三、关胜本人武力很强,官职不低,综合素质要高于林冲。

或许林冲单挑的水平高关胜一丢丢,但是论综合素质,林冲不如关胜。

总的来说,梁山好汉最能打的,要数威名赫赫的五虎将: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霹雳火秦明、双鞭呼延灼、双枪将董平。关胜用青龙偃月刀,林冲用蛇矛,一个是关羽的子孙,一个按照张飞豹头环眼的模样塑造。论武艺,两人只在伯仲之间,但关胜是军官出身,不仅懂兵法、而且还会指挥打仗,他这种人是无日不战的梁山最需要的人才。

而林冲只是个纯粹的斗将,若不是因为他武艺精熟、并且上山又早,估计搞不好还要排到呼延灼的后面。

别觉得好笑,鲁智深、武松的武艺如何?人品和威望也都是上上之选,但两人在投了梁山之后,却都是步下将,排名比武艺略有不如的秦明、呼延灼、花荣都要低。

另外,在梁山上有两类人不受待见。一类是王伦时代的老人,一类是晁盖的小弟。王伦的老部下,云里金刚宋万排名第82,摸着天杜迁第83,朱贵第91,在地煞里面都数不上号。这三位老伙计本事低微,排得靠后也情有可原。


但是晁盖劫生辰纲的几个兄弟,赤发鬼刘唐排到第21位,三阮在水寨也没当上大哥,而是被宋江的心腹,李俊、张横、张顺等,大闹江州时期入伙的新人给压制,分别排到了可怜的27、29、31位。

相比之下,林冲的第六位排名,算是一个比较不错的结果了。


Mer86


关胜,绰号大刀,惯使青龙偃月刀,同样的容貌,同样的兵器,配套的座骑,读书的姿势,都活灵活现是三国的关羽在世。

书中所说祖上是武圣关羽,且本人也武功不弱,关胜果然厉害,一出手就击中了梁山泊要害,宋江大军不得不回师解救大本营,大名府的危机立即解除,显示了关胜善于领兵的水平,以及运用大兵团作战的能力。

关胜出场很晚,作者偏要让他成为梁山泊首脑阶层的人物,力压林冲排在马军五虎之首,坐了梁山泊第五把金交椅,上承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四大头领,下启梁山泊马步水诸将。

林冲,曾担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能担当此职务,说明其武功高强非常人能比,习惯使用一杆丈八蛇矛,杀得名将无数,绰号豹子头。

水泊梁山大聚义时,作为天罡星中的天雄星,林冲被大刀关胜压了一头,位居马军五虎上将第二名,英雄榜上总排名第六条好汉。

梁山泊马军五虎上将,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这五人资历最老的当首推数林教头,历经王伦、晁盖和宋江三轮寨主,而且武艺也高强,应该不在关胜之下。

当然因为各种原因,两人并没真正单挑过,但最后林冲并未成为五虎之首,反倒是朝廷降将关胜后来居上,力压林冲,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作为军迷同时也熟读《水浒传》的个人以为是以下的因素使然。

首先,作者施耐庵故意把林冲(绰号豹子头)描述成张飞,又加入了关胜,所以关胜排名林冲前面,暗合了三国时蜀国五虎将的排名,关羽排名本身就在张飞前面,所以梁山泊马军五虎将排名貌似有了历史的、法理的依据。

其次,除了关胜有关羽之风,本身武艺高强,在梁山泊有了群众基础外,最为关键的是宋江要借助关胜祖上关羽的那个“忠义”,还有为了招安大计考虑,宋江自然要排挤对朝廷极具反抗意志的三朝元老林冲。

宋代,关羽是忠义的化身,“忠义千秋”成了关羽的专利,既然大刀关胜是关羽的嫡派子孙,是“忠义”的名人之后;宋江,就一定要好好地利用这个人物,忠义正是宋江所追求的政治目的。

关胜,无疑成了日后接受朝廷招安,让梁山泊集团上市的巨大推手;那梁山事实上的第一将,就必须得是黑三郎能指挥得动的,所以马军五虎首虎,非得给关胜,林冲就只能屈居第二了,其他人就跟别指望了。

再则,关胜作为宣赞推荐、蔡京力保、皇帝御批的统军上将军,无疑是大宋军界一颗耀眼的将星,所受推崇与抬爱远胜于后来的十大节度使,如此厚重的人物加盟梁山军事集团,对于提高粱山泊将校质量,获得朝廷官员特别是军界认同有着重要的作用。

最后,林冲,书中号称八十万禁军教头,听起来似乎很吓人,其实就是一个卑微的中低级军官,连正式的官品都没有,相比曾被北宋政府众星捧月般的关胜,林冲对北宋军政界的影响力十分有限。

关胜其知名度和地位,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这个中低级军官所无法企及的;白丁出身的他与顶着武圣嫡派子孙光辉头衔的关胜,在官场上、江湖上、民间的影响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梁山泊马军首虎与林冲失之交臂,也在情理当中了,这是林教头的遗憾,也是他的粉丝们无能为力的。


国平军史


潜规则无处不在,可以处于庙堂之上,可以处在江湖之中,梁山也是一个小社会,肯定无法独善其身。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时候一些看似很小的细节却有可能在无意中反映出一个人的立场和想法。当然,这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可能并不算什么问题,毕竟我们的想法没有那么复杂,做事情目的也比较简单。但是如果是一个领导者不注意这一点,那就可能会产生问题了,就像宋江一样。

宋江这个人物大家肯定都特别熟悉,他是水浒中的扛把子,众人的领导者,是他把各路豪杰捏合到一起,也是他把各路英雄最终带上了绝路,使他们不能善终。

这次不谈他本人,主要说他曾经做过的一个人事任命安排。

当初梁山众人聚齐之后,为了下一步的行动,他划分了众人的职责,还挑选出五位将领负责带兵之事。

这五虎将的要求是不仅武艺出众,也有军事才能,自己会打仗,还能带兵打仗。问题也产生在这里,这五位将领是宋江亲自挑选的,但是为什么更有资历的林冲,却排在上山不久的关胜之后呢?

挑选五位上将时是按什么标准?

按照书中所写,挑选这五位将领的标准是他们的能力和威望。可能有朋友会质疑,即使是这两个方面林冲应该也不逊于关胜。不着急,接下来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仔细讨论一下。

首先是论能力,在这里我把能力单纯理解为个人本领。

先看林冲,在个人本领方面他没的说,山上那么多厉害的人物他至少能排进前五。最能体现他武艺的是两次,一次是在京城和鲁智深切磋,略胜对方。第二次是上山后和杨志在山下打斗,二人斗了五十余和不分输赢。除此外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战争,他都表现英勇。


而关胜这边因为出场晚,表现机会不是太多。他第一次登场和秦明林冲相斗,不占优势。之后在和张清作战中,和其他人被其石子击败。后面招安后征讨时有过多次斩杀敌将记录并且未曾受伤。

由此可见,个人能力方面,他和林冲都算一流高手。

但是关胜手下有朝廷兵士,有带兵经验,在军事能力上他胜过林冲。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八百万也没用,相当于驾校教练,培训方面很有一套,但你不能让他跟赛车手上场竞技。

在威望方面,关胜肯定不及对方。

他上山时间短,又没有什么突出贡献,众人不会不尊重他,但不会和他太过亲近。梁山也讲究论资排辈,林冲资历够老,而这也是林冲不招宋江喜欢的原因,关胜作为朝廷命官,是空降兵,宋江乐于用他们去平衡林冲这样的元老派,所以宋江和他关系会有意亲近一些。


二人各有优劣,那么对他们二人的安排合理吗?

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就要弄明白宋江为什么要挑选五位上将掌握梁山的军队。看过小说的朋友都知道他造反意志并不积极,在梁山势力刚刚有点规模之后,他就开始想着要投降了。所以有的朋友奇怪,既然他早就想着投降干嘛还要组织五虎将练兵反抗呢?他的这种安排自然有他的用意,说穿了,里面必须要有拿不上台面的潜规则。

招安,也就是投降,这是他早就计划好的。

那么,在招安前他就不能和朝廷把关系弄得太僵,像呼延灼,关胜这样朝廷过来的军官,他自然要优待。因此,把关胜放在五位上将的首位,自然合乎他的用意。

对于宋江来说,林冲的重要性不及朝廷军官。因此只要能起到关胜这个作用的,不管是谁都能被排在这个位置。他的这个安排体现出了他个人的坚定立场,那就是一往无前的投降主义。


其实在前期,书中也暗示多次,让宋江领导梁山,注定导致一场无法收场的悲剧。他的出身,他上山前生活的环境都注定他不可能和朝廷一直对立下去,他受过的教育导致他的思想就是忠君爱国。

宋江并不是看不到当时宋朝的各种积弊,他傻乎乎的想以一人之力改变,因此流传后世,博取个人名誉。他的这种想法注定把林冲等梁山上其他跟随他的好汉全部拖下水,最终都做他的牺牲品。


历来现实


在梁山上,宋江起码有四次让位的举动。第一次是遇到呼延灼,那时候晁盖还活着呢,他就说了一句让位的话。后来晁盖死了,吴用骗卢俊义上山,宋江又说要让位。再后面就是关胜了,宋江也说要让位。最后是董平, 宋江也说过让位的话。也就是说,五虎将里有三个,宋江都说过要让位的话。

有说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林冲是梁山元老,秦明是宋江拽着拉上梁山的,都可以称得上是梁山的老人,他们的地位基本上都比较定型。其中林冲本来有机会成为梁山老大,但是晁盖上山起就让了晁盖吴用公孙胜三位,后来宋江来了又自动退了一位,卢俊义来了又退一位,估计在很多人心目中,林冲就是个软柿子,谁来都可以捏他一下。

林冲虽然是梁山上最早的一批人,但他本意不愿意上梁山,所以表现不积极,第一次遇到晁盖他们时就一让再让。然而后来随着宋江上山,梁山日益发展壮大,林冲本来想着自己不争不抢保持本位也不错,结果宋江巴巴的搞个卢俊义来。设身处地想一下,一个本来可以当老大的人,开始礼让出自己的位置,结果自己礼让的人当做理所当然,开始随意加塞,晁盖他们加了个宋江倒也罢了,毕竟宋江是人人拜服的人物,结果加塞进来的宋江又安排了个卢俊义,这样林冲心里什么滋味。就好比今天你排队,一个美女插进来你觉得看她漂亮就算了,结果这美女不自觉,呼朋引伴又叫来三四个人你前面,你还会乐意吗。

待到关胜来时,宋江一看关胜这人物厉害啊,名门之后,还在朝廷里地位不低,是自己以后诏安的有力筹码。所以关胜还没怎么招呢,宋江就显示出极大的拉拢之意。这时候林冲肯定不乐意了,你这是又要找人压我头上是不是,想当初如果不是我礼让,你宋江还是我小弟呢。所以林冲开始第一次着急了

林冲很少有如此急赤白脸的时候,如果宋江这时候放林冲出去,最起码可以跟关胜打个不分胜负,也正好可以堵一堵那些林黑们说林冲没有跟高手交手的经历。而且按照林冲当时暴走的状态,关胜说不定就会输。因为关胜一旦输了,就算上山,也绝不敢居于林冲之上。很可惜,这样的好机会作者仍然没有给林冲,后来居然是秦明先冲出去,林冲怕秦明抢功也出去了,看得出林冲那时候真是急了,有点乱了方寸。因为两个大将关胜显然不敌,送就怕害了关胜,急忙让两人回来。不然秦明先去很可能不及关胜,然后林冲再出去,这样宋江就没理由叫他回来了,起码打个不分高下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林冲的设定就是从来没败过。

当然了,关胜未必就想着压林冲一头,这一切都是宋江安排的,我觉得倒也不存在什么打压林冲的说法,因为那个时候,在宋江看来,林冲完全没有打压的必要了,纯粹就是一个可以任由自己揉捏的软柿子。宋江此举,纯粹是为了拉拢关胜,好让他以后为他所用。

在宋江眼里,对比一下林冲和关胜,肯定是关胜全方位压倒关胜。林冲虽然是梁山元老,但他只是个人武艺高强,并不善于交际,他在梁山的时间可以说是最久的,仅次于杜迁宋万,但是林冲却没有结交到什么心腹,只是个光杆司令。而关胜呢,他起码有两个铁杆副手,更重要的是关胜可以成为所有朝廷军官加入梁山的代表,可以极大的壮大梁山的门面。在武艺方面,两人不相上下,不过就算林冲略高又如何,宋江论武艺还不是个不入流的角色,但却稳稳的当老大。在宋江眼里,林冲估计也就是一介武夫,还没有李逵那么听话,看你元老的面子,给你安排个前十就不错了。



至于说什么关胜是关羽后人,林冲外貌按照张飞来,所以关胜要高于林冲。我觉得这种说法站不住脚,按照今天来看,是先有《水浒传》后有《三国演义》,而张飞容貌是演义里的说法,正史上就没怎么提及张飞模样,所以这说法不靠谱。退一万步讲,就算关胜跟着关羽来,林冲跟着张飞来,关胜张飞是结义兄弟,关胜林冲只是广义上的大兄弟,完全不应按照先人的排序来。

关胜力压林冲,是宋江压根就不重视林冲的结果,但这多半也是林冲自己造成的。当时晁盖一伙上山,林冲不是不能让,但只让晁盖一人足矣,他一下子让了三,人家不会念他的好,只会觉得这人是个软蛋。如果当时林冲只让了晁盖,那后期他应该排第二,仅次于宋江。


一览众河小


唉!写三国的问答写得很多了,跑到水浒这儿混混,各位看官见笑,见笑了!

首先要揭露一下,关胜是个骗子!骗了宋朝的皇帝,也骗了黑三郎!关羽水淹七军斩庞德后,与庞家结了死仇,三国归晋,庞家为报祖仇,将关羽家族后人灭族!那关胜这个关羽后人是哪儿来的?“冻精”技术一千多年前都有了?

正常来说,关胜是不敢骗宋朝皇帝的,要知道开国皇帝可能出身复杂,但后面世袭的皇帝,一定是高级知识分子,特别是宋徽宗,可不好骗。就算皇上好骗,可一班文臣大学士可不好骗,所以不是皇帝的问题。

宋江也不好骗,虽是小吏,史书还是要读几部的,特别是对于关羽这样几近传奇的人,了解得总得多一些。何况梁山上还有吴用、萧让等读书人,还有柴进这种前朝皇族。

那为什么还要宣扬重用这个“关圣后人”呢?宣传这样身份的不会是关胜,而会是宋江!关胜冒充会有杀身之祸,无论是在朝庭还是在梁山。只能是宋江说关胜是关羽后人,一众梁山的读书人才不敢去戳穿,没文化的大多数就会信了。

宋江编造这么个谣言目的何在?记得宋江在梁山上建立的“文化核心”是什么吗?是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在忠义堂前立一杏黄大旗,上书“替天行道”。关羽是“忠义”的化身,那有个活着的后人,就是“忠义”的践行者、代言人啦!

排在关胜之前的几个,可以说是梁山的核心层,那武将第一人,用“忠义”代言人就是非关胜莫属了,那里会去更多的考虑资历,上山前的官阶高低,这些在“大义”面前,都不值一提。

其实最重要的,是施公那支生花妙笔!施公的(水浒传),梁山五虎将的设置,明显在致敬三国五虎将的传说,关胜按关羽形象描写,林冲按张飞形象描写,二哥当然排在三弟之前。

看看小说,当不得真,聊天娱乐而已。





净月暖阳


关胜力压林冲成为五虎将只首可以从几个方面分析。

关胜方面

书中描写关胜是关羽的后人,这让关胜有了天然的优势。仅凭关羽老爷子在江湖人物心中的崇高地位,关胜在任何江湖势力中都可以得到优厚的待遇,取得不错的职位。况且关胜本人的武力也不弱于林冲,统兵能力更是高于林冲。

林冲方面

这就要讲到林冲较为悲剧的人生了,林冲火并王伦助晁盖,可以说是梁山的缔造者之一。但是在后期的发展中,只是成为了梁山的一条枪。晁盖和宋江在心里都提防着林冲,晁盖死的不明不白,宋江的大哥位置当得名不副实,并没有按照晁盖的遗诏办。这样的情况下给林冲一个较高的位置,恐怕会给宋江的统治带来不稳定因素。

出身对比

关胜刚才讲到他是关羽后人,有这么一块金子招牌,而且在蔡京的推荐下,是皇帝御批的统军大元帅。而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听着挺唬人的,其实连个官职都没有,上山前还得罪了高俅,属于被逼落草,已经是一个强盗了。

梁山的未来

梁山的未来就是宋江的理想,梁山的五虎将除林冲外,其他四人上山前都是朝廷正儿八经的武将。这样的安排其实都是为了诏安,毕竟朝廷的武将肯定不想在山上,这样就会成为宋江诏安的支持派。而林冲又成了一个不稳定的因素,但是因为他在梁山的地位,又不能安排的太低,所以必须得有人能压住他。所以根红苗正的关胜成为了不二人选。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