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丨Nature子刊:無需做手術,也能治好近視!這是真的嗎?

近視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摘掉眼鏡整個世界都是馬賽克,二十米開外男女不辨,五十米之外鬼畜不分,是一個只分得清顏色的瞎子……

但是!!!

本期!!!

重點來了!!!!!

在最新的《自然-光子學》(Nature Photonics)上,哥倫比亞大學的Sinisa Vukelic團隊開發出了一種以非侵入性的方法來矯正近視患者的視力的新技術!

據說,無需做手術,也能治好近視!

這是真的嗎?小康妹兒為此採訪到了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眼科專家呂仲平醫生表達觀點。

新知丨Nature子刊:無需做手術,也能治好近視!這是真的嗎?

不過在此之前,小康妹兒還是要給大家稍微解釋下近視的原因、目前的治療手段以及新治療技術概況。

為什麼會近視?

視力正常的人,在人眼放鬆狀態下,看遠處的東西時,其折射的光線經過角膜,穿過瞳孔,再經過晶狀體的折射,穿過玻璃體,最後匯聚到視網膜上。

新知丨Nature子刊:無需做手術,也能治好近視!這是真的嗎?

但是近視的人看東西時,其光線不能在視網膜上聚焦,而是聚在了視網膜之前, 從而造成視覺變形, 導致遠方的物體模糊不清。

新知丨Nature子刊:無需做手術,也能治好近視!這是真的嗎?

如果把眼球比成照相機,近視眼就是無論怎麼調節焦聚,都是模糊的圖像。

為什麼不能在視網膜上形成焦點呢?兩個真性近視的主要原因:

1、角膜的曲率變大

角膜、晶狀體由於形狀、大小(或位置)異常,其曲率半徑減小,曲折力增強而表現為近視。

簡單理解就是:原本平緩的角膜,變得彎曲陡峭了。

2、眼球軸長變長

在發育期間,人的眼睛會適應環境,長期看近,睫狀肌必須長期拉扯晶狀體,使它變厚來調節焦距,從而看清近處的地方。

因為看近的時間長,眼睛為了適應看近處,減輕睫狀肌的負擔,眼球軸長就變長了。

變長後,視網膜跟著後移,看同樣近的地方,睫狀肌不需要費以前那麼大的勁就可以使焦點落在視網膜上;但看遠處時,由於眼球軸長變長了,焦距始終在視網膜之前,就看不清楚了。

常見的近視手術

近視了,那就只能戴眼鏡或者隱形眼鏡了。但有些人覺得不方便,選擇進行屈光手術。

近視手術從進入臨床,經過了30年的發展,已經有了全飛秒激光、半飛秒激光、激光、ICL晶體植入術等等不同選項可供選擇。

然而近視手術不是想做就能做的。

以下為是否適合接受近視矯正手術的指標:

1、最重要的幾個指標是屈光度、矯正視力、角膜厚度和角膜形態,瞳孔大小等;

2、此外還要接受一些次等的檢查,如瞳孔、眼底檢查等;

3、最後一些特定體質的人也不能接受手術。

不過,作為一種侵入式外科手術,仍可能會受一些手術之外的不穩定因素影響。

很多人擔心出現副作用或後遺症,依然選擇等待新技術的出現。

令人期待的新技術

前文已述,來自哥倫比亞大學的Sinisa Vukelic團隊開發出了一種非侵入性的方法來矯正近視患者的視力。

不削角膜,也不用激光氣化角膜,直接用飛秒振盪激光改變角膜的結構。

1、飛秒振盪器

Vukelic使用了一種叫飛秒振盪器(1飛秒 = 10^-15秒)的技術,這種技術可以產生

能量極低、振盪頻率極高的激光,用來選擇性地改變角膜組織局部的生化和生物力學性質。

2、原理

採用這種方法,在被照射的角膜區域,裡面的水分子會電離,產生活性氧簇,活性氧與角膜裡面的膠原蛋白髮生反應,形成新的化學鍵或化學交聯。就這樣巧妙的改變了角膜的結構,改變角膜的曲率,而不破壞角膜。(很專業是不是?看不懂是不是?看看呂醫生後面是怎麼解釋的吧

這種療法的原理是將角膜內的目標分子電離,從而避免了對角膜組織的光學損傷。

3、優勢

由於這是一個光化學過程,所以它不會造成組織紊亂,而且療效可以一直保持。

因此,患者不需要外科手術,與角膜手術相比副作用和侷限性也更小。例如,天生角膜較薄、乾眼症和其他眼部疾病的患者都不能接受角膜手術,但卻可以接受這個療法。

“如果我們謹慎地調整這些變化,就可以改變角膜的曲率,從而改變眼睛的屈光力,”Vukelic說,“這種療法與目前臨床上的主流飛秒激光療法完全不同,後者主要依賴對目標組織的光學擊穿以及隨後形成的氣泡。”

這項研究有望矯正近視、遠視、散光等眼部疾病。

4、研究現狀

Vukelic課題組計劃在年末啟動臨床試驗。

“尤其令人激動的一點是,我們的方法不僅限於眼部治療,它也可以用於其他富含角質的組織,”Vukelic補充道,“我們目前一直在和Gerard Ateshian教授的實驗室合作,試圖用這種方法治療骨關節炎。目前初步試驗結果非常好。我們認為這種非侵入性的療法非常有潛力,它開啟了通往無損修復角質組織的道路。”

華西醫生觀點

呂仲平醫生個人認為這項技術理論上來說是很有前景的,確實對角膜的損傷非常小,受眾人群很大。

同時,呂醫生介紹,現在主流的技術(比如lasik),是用激光消融,把角膜組織的一部分去掉,從而改變整個角膜的形態。比如近視,就把角膜中央削薄,周邊部不變,總的來說角膜就變平了,改變了光折射的角度。

而這個新技術,也需要用到激光,但是它是用低能量、高頻率的飛秒激光,只改變分子間的相互結構而使角膜形態發生改變。

用一個簡單一點但不完全準確的比喻來形容——用樂高積木做了一個拱橋,但是太陡了,所以用同樣的零件,重新拼一下,做一個緩一點的橋。

這項技術仍然只能治表,仍然是依靠改變眼球表面的折射方向來實現。

但是軸性近視,特別是當眼球軸長特別長時,所引起的視網膜的病變等,仍然存在。此外,和現在的近視手術一樣,存在術後視力回退的可能。

從目前的報道來看,這項技術還沒有完全掌握激光作用於角膜以後,角膜形態變化的規律,而且動物實驗到臨床實驗再到應用於臨床,還有很長的時間。

如果該理論能在臨床上成功運用

那麼對於“眼鏡兒”們來說

此技術也真的是福音

小康妹兒迫不及待想取掉眼鏡了

內容來源:採訪、部分來自環球科學ScientificAmerican、丁香醫生 編輯:石雪梅 製圖:黃冉興 圖源:四川名醫簽約正版圖庫、soogif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