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場規模大型化 中小牧場倒閉退出是全球趨勢

新世紀以來,中國奶業快速發展,與全球奶業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奶牛養殖業發展的重要特徵是以公司化為主體的大中型牧場、牧場集團發展迅速。中國規模牧場崛起的過程中,管理、牛群、營養、疾病防控、繁殖等水平,以及奶牛單產、原奶質量都基本達到甚至超過國際水準,但是中國大型牧場發展模式仍然備受質疑,主要集中在

三大問題:一是糞肥處理導致環境汙染風險;二是牛群傳染病防控導致疫病爆發風險;三是牧場高投入、高成本導致經營虧損風險。

多年來中國牧場發展的實際情況又是如何呢?首先中國政府實施史上最嚴環保風暴,全行業環保不達標被政府強制關閉的牧場不少,不過多為中小牧場。大中型牧場因具備環保設備和相應的措施,基本達標,少有關閉;其次,由於有專職獸醫隊伍和嚴格的疫病防控措施,大中型牧場沒有爆發大規模疫病;此外,大中型牧場在奶價激烈波動的過程中,雖然產生了季節性的經營虧損,但是由於抗風險能力強,基本沒有因為奶價波動導致牛場倒閉。

過去三年中國大批中小牧場因為環保、奶價波動和疫病倒閉或退出行業,引起社會各界和行業人士的廣泛關注,並把中小牧場退出歸結為中國行業發展的特殊情況,呼籲政府和相關機構予以扶持。中國牧場的快速發展無論是大型中型和小型都與政府的扶持與補貼密不可分。

環顧全球,這輪牧場經營困難的罪魁禍首是全球性的奶價低迷,主要奶業國家奶牛養殖模式從放牧飼養到放牧+補飼再到集約化舍飼,集中反應了各個國家資源條件的差異,經營模式基本以小規模家庭經營為主。但是在過去幾年,全球奶價低迷,土地和水資源的日益緊缺,全球奶業出現了很多微妙的變化,但不少牧場規模卻在日益擴大。在美國、歐盟、日本、韓國都出現了很多家庭牧場向規模化集團化轉型的勢頭,家庭經營小規模牧場遇到了越來越多的困難,也出現了倒閉退出的浪潮。最近美國奶牛專家Frank在“第五屆奧特奇中國奶牛技術年會”上指出:中小牧場的倒閉和退出是全球性的,直接的原因是中小牧場無法承受高成本、低奶價和低盈利的挑戰。

Frank進一步介紹到,2017年美國減少奶牛場1600個,從2008年到2018年奶牛場數量減少1.7萬個,減少比例達到30%。目前美國僅有奶牛場4萬個,平均飼養規模從163頭泌乳牛提高到234頭泌乳牛;美國最大的奶業州加州,1390個奶牛場的平均飼養規模為1250頭泌乳牛;威斯康辛州9090個奶牛場的平均規模為140頭泌乳牛。

牧場規模大型化 中小牧場倒閉退出是全球趨勢

牧場的大型化和集團化是全球牧場發展的另一趨勢。沙特阿拉伯將出現5萬頭泌乳牛的牧場,沙特阿拉伯擁有2.2萬頭泌乳牛的AI Safi牧場和擁有3.5萬頭泌乳牛的NADEC牧場將於2018年合併;在資源和土地非常緊張的越南,新建的TH牧場集團,存欄規模在4萬頭;在最具代表性的放牧國家新西蘭,最大的牧場集團是中國控股的,泌乳牛存欄規模也超過3萬頭;日本、韓國中小規模家庭牧場經營也遇到了極大的困難,牧場發展也謀求公司化和規模化,很多牧場合並擴建,泌乳牛存欄規模達到1000頭左右,並得到政府支持,特別是在智能化設備和其他大型設備方面的補貼。


荷斯坦雜誌主編 豆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