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兵力幾乎是清軍的一倍,三藩已打到長江邊,爲何還是敗了?

大明並不是亡於滿清,而是毀於自己內部的農民起義。滿清進山海關也是多爾袞聽取建議,為崇禎報仇。而李自成對吳三桂的態度左右搖擺,對吳家人失禮導致吳三桂降清,崇禎死後吳三桂本來準備投降李自成的,走到半路聽到消息他老子吳襄被殺,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的部將劉宗敏霸佔,殺父霸妾之仇讓吳三桂一怒衝關為紅顏。至此和李自成結仇,後來為了打敗李自成投降滿清引兵南下,打下半個中國。吳三桂反水要怪就怪李自成。

吳三桂兵力幾乎是清軍的一倍,三藩已打到長江邊,為何還是敗了?

反觀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食大明俸祿而放清兵入關是為不忠;因放清兵入關而使老父及全家慘遭橫死是為不孝;因一己之私而導致天下戰亂不斷,百姓流離失所,屍骨遍野是為不仁;既降清受封王爵領一鎮諸侯,不思報國反又起反意是為不義!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徒縱然兵多將廣,飲馬長江又能如何得天下?況師出名不正言不順!說為明朝復仇吧還把南明皇帝殺了,說為漢人驅除靼子吧滿清還是他給引入關的……

吳三桂兵力幾乎是清軍的一倍,三藩已打到長江邊,為何還是敗了?

初投清尚有情可原,確實也沒有多餘的選擇,後來,吳三桂於情於理都應護佑南明皇帝。可他沒這麼做,反而助紂為虐消滅抗清勢力,絞殺永曆帝。親手葬送了漢人江山和仕子的最後希望,早就失盡人心。偏安一隅而不自安自知,仍大肆擴充軍備,窮兵黷武,此時滿清也已入主中原,名正言順。

吳三桂兵力幾乎是清軍的一倍,三藩已打到長江邊,為何還是敗了?

而當時的康熙帝還是太年輕了,吳三桂已經很老了,要造反早就反了,那時候已經不可能造反了。只要再等個幾年,等他死了再徹藩就波瀾不驚,水到渠成了,何必弄得戰火紛飛的。畢竟康熙還很年輕,完全不用著急。吳三桂造反可是等了三十年啊,他自己都快不行了。如果他造反時候是四十多歲,或者多給他十年壽命,必定把清趕出關外,回覆漢人江山。

吳三桂兵力幾乎是清軍的一倍,三藩已打到長江邊,為何還是敗了?

吳三桂的造反註定要失敗,主要原因有三個:1、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清朝入關後,把明朝藩王的土地無償分給農民,康熙時更是永不加賦,天下歸心。2、吳三桂親手絞死了永曆帝,可笑還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為人反覆無常。3、吳三桂反,是以一隅敵全國,歷史上只有朱棣成功過一次,朱棣面對的是懦弱無能的建文帝。吳三桂卻要面對雄才大略的康熙大帝。

吳三桂兵力幾乎是清軍的一倍,三藩已打到長江邊,為何還是敗了?

此時的吳三桂只能算是叛亂,無所謂反清復明,本身就是名不正言不順。所以必須速戰速決,吳三桂以為騎兵起家,與清兵打了這麼多年應該能夠想到!但是老小子年紀大了,打到長江後愣是在江邊停了三個多月,手機沒電了,充電?清朝緩過神來,各種中間派,保存實力的看到朝廷還有希望,分分撥亂反正痛打落水狗!

吳三桂兵力幾乎是清軍的一倍,三藩已打到長江邊,為何還是敗了?

而吳三桂取得南方數省後,沾沾自喜,沒有及時過江向北方推進,錯過先機。吳三桂失敗在於衡陽稱帝,並沒有樹立明朝宗室後裔,失了道義大統,很多前明官兵以及士人並不認可。如果吳三桂隨便找一個明朝宗室立為皇帝,以皇帝的名義起兵可能有希望打贏,不過可能性不大,南明永曆皇帝是吳三桂親自追入緬甸並絞殺的,估計不會有前明宗室會相信吳三桂!

吳三桂兵力幾乎是清軍的一倍,三藩已打到長江邊,為何還是敗了?

最重要的就是以吳三桂為首的三番,都是為了一己私利而反清,而清朝到了康熙年,天下安定,百姓根本不想再反清復明什麼的,沒人想打仗,而且吳三桂在漢人眼裡就是徹頭徹尾的賣國賊,名聲及其臭,可以說是兩面不是人,所以從社會基礎上,三番就不可能成功,還有就是打著反清復明,卻沒找一個明皇后裔出來坐鎮,哪怕是傀儡也沒有。

吳三桂兵力幾乎是清軍的一倍,三藩已打到長江邊,為何還是敗了?

這就更讓明朝遺老遺少失望,不會去支持三番,除了根本原因,還有就是三番各自為戰,各懷鬼胎,明爭暗鬥。他從起兵之日就處在政治孤立的邊緣,滿清雖然兵少,但得到漢族精英層的支持,兵只會越打越多,而吳三桂則相反,兵力越打越少,直至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