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庸的漢靈帝其實也有不爲人知的一面

昏庸的漢靈帝其實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漢朝有兩大昏庸的皇帝,就是漢桓帝和漢靈帝,諸葛亮說過: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看來在諸葛亮心目中漢桓帝漢靈帝都是昏君。其實昏君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昏庸的漢靈帝其實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其一,年少不幸。劉宏的祖父劉淑,祖母夏氏及生父劉萇,均在劉宏登基前已逝世;僅生母董氏健在。四月十七日,朝廷追尊劉淑為孝元皇,夏氏為孝元皇后,劉萇為孝仁皇。因為此時是皇太后竇妙執政,劉宏的生母董氏不可能入宮為皇太后或者稱後,只能封為慎園貴人(慎陵為劉萇陵墓),仍居住在河間國樂成縣。劉宏十二歲從解瀆亭侯一躍而登上大寶,內心裡不可能不激動,但是對自己的生母卻不能尊稱皇太后,內心相當抑鬱。

昏庸的漢靈帝其實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其二,外戚專政,劉宏其實沒有多大權力。正月二十日,劉宏隨迎駕隊伍抵達雒陽城夏門外萬壽亭,大將軍竇武持節率群臣出城迎駕,劉宏乘坐王青蓋車(皇太子座駕)進入雒陽皇宮。正月二十一日,劉宏正式登基為帝,改年號為建寧。朝廷任命前太尉陳蕃為太傅,與大將軍竇武、司徒胡廣三人共同參錄尚書事。六月十七日,竇氏家族以策立有功獲得封賞:大將軍竇武封為聞喜侯;其子竇機封渭陽侯,拜侍中;其兄子竇紹封鄠侯,遷步兵校尉;竇紹之弟竇靖封西鄉侯,為侍中,監羽林左騎。其他如劉儵、曹節等人各有封賞,只有太傅陳蕃堅決推辭。不過上帝叫他滅亡,先叫他滅亡。不久太監們聯合起來,控制住皇帝劉宏和尚書檯(任免官員的詔令由此發出),當晚就派人去抓捕陳蕃、竇武。後來竇武的軍隊發生譁變,轉投王甫、張奐陣營之中,於是宦官便取得全盤勝利,竇武、陳蕃等人被滅族。這就是九月政變。

昏庸的漢靈帝其實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其三,知恩圖報。熹平元年(172年),竇妙得知母親病故於交阯,不久便傷心而病逝(感疾而崩)。宦官們(曹節、趙忠等人)扣押屍體,不肯發喪,甚至提出用貴人的喪禮儀式,劉宏得知,則拍板用太后的喪禮儀式。等喪禮結束,接著準備下葬時,曹節等人又提出:因為竇氏家族有罪,所以竇妙不能與漢桓帝劉志合葬。這時候,很多正義的大臣(廷尉陳球等人)都站出來反駁,為此朝廷還專門開會辯論。雙方唇槍舌劍之後,最終劉宏用一句“雖然竇氏有罪,但竇太后對我有恩德,我不能廢黜她。”封住了曹節等人的嘴,以行動報恩。

昏庸的漢靈帝其實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其四,喜歡辭賦。熹平四年(175年)五月,劉宏作《皇羲篇》共五十章【《太平御覽?卷92》引《典略》:熹平四年五月,帝(劉宏)自造《皇義》五十章。】;光和五年(182年),劉宏到太學考察,親自在石碑上作賦。;光和六年(183年),劉宏追思已故的王美人(獻帝劉協之生母王榮,181年被何皇后毒殺),還作《追德賦》、《令儀頌》以示懷念。

昏庸的漢靈帝其實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其五,酷愛書法。漢靈帝是個文化青年,或者喜歡文化人。徵集了數百個擅長書法的人到鴻都門切磋,其中師宜官的八分書是公認最好的【張懷瓘《書斷》:靈帝好書,徵天下工書者於鴻都門,至數百人,八分稱(師)宜官為最。】。師宜官性格孤傲,不喜歡當官,而其弟子梁鵠則官至選部尚書(174年在任)、涼州刺史(184年在任)。

昏庸的漢靈帝其實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你看這就是劉宏,雖然昏庸,可還是有點小本事,當然他的賣官鬻爵讓人痛恨,也難怪,以前苦日子過慣了。另外歷史上對他的評價叫亂而不損,似乎說他還是有點小能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