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黃梅」什麼意思?明天小暑,農民朋友注意啦

小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夏天的第五個節氣,表示季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由於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勞累,人們更不能忽略對身體的養護。

全國的農作物都進入了茁壯成長階段,那麼關於小暑的農諺你又知道多少呢?一起來看看吧。 ​

“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黃梅”什麼意思?明天小暑,農民朋友注意啦

“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黃梅”

這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廣為流傳的一句天氣諺語。它的意思是說,在梅雨過去以後,如果小暑節氣出現打雷,則梅雨又會倒轉過來,這就是所謂的“倒黃梅”。

倒黃梅指的是有些年份,長江中下游地區出梅進入盛夏已數日,黃梅天似乎已經過去,天氣轉晴,溫度升高,長江中下游氣象已出現盛夏的特徵。這種情況就好象黃梅天在走回頭路,重返長江中下游,所以稱為“倒黃梅”。

類似的還有:“小暑雷,黃梅回;倒黃梅,十八天”、“小暑頭上一聲雷,半月黃梅倒轉來”等。在江蘇地區還有著“小暑一聲雷,要做七十二個野黃梅”的說法。

“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黃梅”什麼意思?明天小暑,農民朋友注意啦

“小暑怕東風,大暑怕紅霞”

小暑怕東風------------小暑前後10天之內如刮東風,則有颱風來襲;

大暑怕紅霞------------大暑前後10天之內出現紅霞,表示颱風來襲的預兆。

“伏天的雨,鍋裡的米”

小暑開始,降水明顯增加,且雨量比較集中,這時出現的雷雨,熱帶風暴或颱風帶來的降水雖對水稻等作物生長十分有利,但有時也會給棉花、大豆等旱作物及蔬菜造成不利影響。

“小暑大暑不熱,小寒大寒不冷”

意思是說如果在小暑、大暑這兩天該熱的天氣反而不熱,那麼到了小寒、大寒節氣的時候,天氣也不會太冷。類似的說法還有:“小暑有雨旱,小寒有雨冷”等,可見,小暑、大暑的天氣,也是跟未來的冷熱天氣是密切相關的。

“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黃梅”什麼意思?明天小暑,農民朋友注意啦

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古人認為小暑期間,還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故稱為小暑。也有節氣歌謠曰:“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指出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已經到來,但還未達到極熱的程度。俗話說:“熱在三伏”。我國三伏天氣一般出現在夏至的28天之後,即所謂“夏至三庚數頭伏”。

詩經《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說的八月即是夏曆的六月,即小暑節氣的時候,由於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牆角下以避暑熱;在這一節氣中,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

“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黃梅”什麼意思?明天小暑,農民朋友注意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