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70後」開始主政這座國家科技大城

出生於1974年9月的元方,於7月6日出任綿陽市委副書記,並獲市長提名。就在10天前,1971年11月出生的綿陽原市長劉超,出任市委書記。綿陽市開始由兩個“70後”主政。

兩位“70後”開始主政這座國家科技大城

元方

他曾是四川最年輕的副市長

官方簡歷顯示,元方是陝西白水人,在家鄉的西北大學讀本科。1995年畢業後,元方先進入西安軍城集團,7年後赴中國新時代國際工程公司(原機械工業部第七設計研究院)工作,2007年6月到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管委會任職。

在西安,元方先後參與了多項國家863計劃項目的研究開發,比如主持編制的《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總體發展規劃》和《陝西省太陽能光伏產業專項規劃》,成功通過國家發改委評審。

再比如,他所主持的“面向載人航天器型號研製的項目管理知識體系研究”課題,獲得了西北工業大學研究生創業種子基金資助。此外,他還是首屆西安青年科技人才獎獲得者、陝西省國防科技工業十大傑出青年。

2009年8月,四川面向海內外公開選拔28名副廳級領導幹部。經過筆試、面試、考察、公示等多個環節的比拼,元方成功獲任廣元副市長。不久後他離開家鄉,遠赴四川任職。

當時,元方年僅35歲,不但是23名公選幹部中最年輕的,還是四川地級市中最年輕的副市長。

在廣元工作5年後,他轉赴綿陽,並於2016年10月躋身市委常委,兼任科技城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等職。

眾所周知,綿陽不但是中央批准建設的中國唯一的科技城,還是我國重要國防科研生產基地,也是國家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重點地區。作為科技人才,元方與綿陽的契合度很高。

6城雙主官均為“70後”

1971年11月出生的劉超曾在公安部、國辦、中辦工作長達16年,並於2009年升為正局級。同年,他離開北京,“空降”成都市掛職。

2年期滿後,組織安排他繼續留在當地。2015年初,劉超離開成都,赴綿陽任市長,直至今年6月27日升任市委書記。

兩位“70後”開始主政這座國家科技大城

北京順義區,區委書記高朋(1972年7月),代區長孫軍民(1970年9月);

天津和平區,區委書記陳紹旺(1971年2月),區長陳春江(1971年5月);

天津河北區,區委書記劉志強(1971年5月),區長李新(1971年8月);

廣東潮州,市委書記劉小濤(1970年7月),市長殷昭舉(1972年7月);

重慶忠縣,縣委書記賴蛟(1972年4月),縣長江夏(1970年9月)。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較為特別的地方——湖北神農架林區,區委書記周森鋒(1980年7月),區長劉啟俊(1973年3月)。

作為由湖北省直接管轄、我國唯一以“林區”命名的行政區,神農架為副廳級建制。

中央要求:不拘一格大膽使用年輕幹部

目前,我國還有3位“75後”地級市市長,分別是台州市代市長張曉強(1975年11月)、襄陽市長郗英才(1975年9月)以及德州市長陳飛(1975年1月)。

兩位“70後”開始主政這座國家科技大城

對於年輕幹部的培養、使用,黨中央一直給予充分重視。就在今年6月29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了《關於適應新時代要求大力發現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的意見》。緊接著,7月3日至4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年輕幹部的培養再次受到關注。

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以更長遠的眼光、更有效的舉措,及早發現、及時培養、源源不斷選拔使用適應新時代要求的優秀年輕幹部,進一步推進年輕幹部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常態化。

會議要求,建立以黨委(黨組)主要負責同志為第一責任人的工作責任制,把發現培養選拔年輕幹部工作實效作為黨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

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指出,要建設一支忠實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符合新時期好乾部標準、忠誠乾淨擔當、數量充足、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年輕幹部隊伍。

各地區各部門要著眼近期需求和長遠戰略需要,培養選拔一定數量規模的優秀年輕幹部。注意培養有專業背景的複合型領導幹部。對有潛力的優秀年輕幹部,還要讓他們經受吃勁崗位、重要崗位的磨鍊,把重擔壓到他們身上。對有培養前途的優秀年輕幹部,要不拘一格大膽使用。

進入新時代,相信大批年輕幹部在加強學習、積累經驗、增長才乾的過程中,一定會有更多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