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枸杞,你用的是什麼兵器?

你,用的什麼兵器?

在中國古代,無論好漢賴漢,大家行走江湖,總得有一件兵器,哪怕用不到,也是要嚇唬人的對不?有人說,偉人一生沒開過槍,不代表他沒摸過槍啊。否則,怎麼能從槍林彈雨中爬出來,締造一個新中國呢?

名人與兵器,就像牛郎織女、梁祝化蝶、郎才女貌、你情我濃一樣,化不開收不攏的。書生喜劍如虹,劍在手,問天下誰是英雄?壯漢喜刀,“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那才叫過癮。呂布用方天畫戟,這種東西切、割、削、戳、刺、挑都行,適合呂布這種膂力過人者。更牛逼的人物用錘、斧,比如隋唐人物,金錘李元霸,銀錘裴元慶,銅錘秦用,鐵錘梁師泰。那玩意那麼重,砸在身上五內俱碎,少兒不宜觀瞻。李逵用斧,符合山東沂水縣那個時候的農業社會特點嘛,除了殺人,順便上山砍砍柴火。

比如關羽,他慣用的兵器是青龍偃月刀,這是他的成名之器,也是他的典型特徵之一。如今你遊走祖國大江南北,凡有關公廟處,見到赤面、長髯、拖大刀者便拜,總之是沒有錯的。所以,周星馳和皇上設計殺鰲拜,讓太監公公扮演關二爺,因為,但凡會武之人,見到了威風凜凜手持大刀的關二爺,是必須拜的。

挖枸杞,你用的是什麼兵器?

那麼,關二爺的兵器,是什麼規格的?有考證說,青龍偃月刀大約82斤。這事《關羽傳》沒有提及,但從《典韋傳》中可得到旁證。“韋好持大雙戟與長刀等……提一雙戟八十斤。”這裡的“與長刀等”的意思當然就是“和長刀相等”。因為記載中典韋是從來沒用過長刀的。可見,當時不但已有長刀,而且普遍有八十斤重。

當時的八十斤究竟有多重呢? 據史學家考究,漢代一斤相當現在的300克左右(不知出處為何),如果相信這一換算比例的話,80斤就等於現在的48斤左右。這樣看來,關羽用的大刀也不是那麼重,但是,48斤,相當於一個煤氣罐灌滿之後的重量,掄著這麼重的一個玩意虎虎生風,還要耍出各種招式,關羽也不是一個凡夫俗子啊。

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豔鋸”。刀長九尺五寸,重82斤(古代制),刀身上鑲有蟠龍吞月的圖案,因而得名。刀和人的關係,如同一對青梅竹馬的戀人——當關羽怒目圓睜,那刀想必也會錚錚有聲——他要殺人了!人和到彼此知名,因而,青龍偃月刀又被簡稱為“關刀”或“關王刀”。

有一年,廣州的《南方都市報》報道,警方抓捕了一批“道上的”,搜查出的作案工具中,竟然有青龍偃月刀樣子的長刀,可見,關公在南方的影響力更大。

說到著名的兵器,再扯一個最牛叉的,《西遊記》中最著名的兵器,如意金箍棒,又名定海神針。

上文說到,高手一定得有兵器是不?只有兵器和人合體之後,不世出的天才才會誕生。孫悟空自然不只會“悟空”,還能悟出這個道理。所以他學成歸來,第一個任務,就是找一件兵器。

到哪裡找?為什麼要到東海龍王那裡找?因為,花果山離東海太近了,不需要翻跟斗就可以到,這是其一。其二,孫悟空和東海龍王關係很好。其實,鄰居鄰居,就是如此。你是這個部門的負責人,他是那個部門的負責人,哪怕兩個部門水火不容,彼此拆牆腳,大面上總要過得去。何況孫悟空的本事遠遠大於東海龍王,所以,龍王只能委曲求全。就像現在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美國要在加拿大布置遠程導彈,以便監控全球,順便把加拿大也保護起來了,是不?

東海龍王也是加拿大的思維模式。所以,他“量東海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儘管我是個收藏愛好者,但是,只要你喜歡的兵器,你就拿去,就當是保護費了。慷慨如此,就像貼吧有的盆友說的,“只要你來,看得上眼的你就拿走”。

孫悟空到龍宮討要兵器,龍王先是亮出一把大刀,悟空道:“老孫不會使刀,乞另賜一件。”龍王又著鮊太尉,領鱔力士,抬出一杆九股叉來。悟空跳下來,接在手中,使了一路,放下道:“輕,輕,輕!又不趁手!再乞另賜一件。”龍王笑道:“上仙,你不曾看這叉,有三千六百斤重哩!”悟空道:“不趁手,不趁手!”龍王心中恐懼,又著鯾提督、鯉總兵抬出一柄畫杆方天戟。那戟有七千二百斤重。悟空見了,跑近前接在手中,丟幾個架子,撒兩個解數,插在中間道:“也還輕,輕,輕!”老龍王一發害怕道:“上仙,我宮中只有這根戟重,再沒什麼兵器了。”悟空笑道:“古人云,愁海龍王沒寶哩!你再去尋尋看。若有可意的,一一奉價。”龍王道:“委的再無。”

這一段說明了什麼?許多人讀《西遊記》讀到此處,都在說孫悟空膂力過人、本領高強,實際上呢?是孫悟空來“打秋風”,故意刁難老龍王的。《唐伯虎點秋香》中的9527,也是經歷了寧王到華太師家裡刁難,不過那是文鬥,對對聯,武鬥也沒這麼神,孫悟空呢?這是赤裸裸的敲詐勒索啊。

所以,為什麼偉人最喜歡孫悟空?窮人翻身鬧革命唄。

好吧。關鍵時刻,還是女人有見識。直到這時,那龍婆獻計,才請出這“天河鎮底的神珍”,這一萬三千五百斤、完全超越凡聖認知的超級神器!可惜可喜,惜的是這樣一件罕世奇珍就這樣躺在海藏千百年,喜的是真主出世,終於可以重見天光,再創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來。就彷彿那千里馬臥槽,終遇伯樂也。

這麼好的一件兵器,龍王卻看走了眼。海底有寶藏,這是大家都知道,否則詹姆斯•喀麥隆不會對泰坦尼克號如此痴迷,自己也深潛海底1000多米去,因為海底的世界,那絕對是和人的世界不同的。

龍王就是專門收藏寶藏的人,但是他看走了眼。他依然覺得如意金箍棒“那是大禹治水之時,定江海淺深的一個定子。是一塊神鐵,能中何用?”

定海神針有多麼神奇?《西遊記》說原系太上老君冶煉的神鐵,後被大禹借走治水,治水後遺下的定海神針,放在東海,當系作者杜撰,史籍中並未見有任何記載。金箍棒兩頭是兩個金箍,中間是一段烏鐵;緊挨箍有鐫成的一行字:“如意金箍棒,重一萬三千五百斤。”

根據《西遊記》的記載,金箍棒似乎註定就是孫悟空的。孫悟空去東海龍王處索要兵器時得到的。書中第三回說道“我們這海藏中,那一塊天河底的神珍鐵,這幾日霞光豔豔,瑞氣騰騰,敢莫是該出現,遇此聖也?”

龍王果引導至海藏中間,忽見金光萬道。龍王指定道:“那放光的便是。”最初作為定海神針的金箍棒“乃是一根鐵柱子,約有鬥來粗,二丈有餘長”。《西遊記》雲原系大禹治水時遺下的定海神針。

它在孫悟空手裡成為一件威力巨大的勢能武器。說它是勢能武器,其實是小看它了,金箍棒重量為13500斤,若使用時孫悟空打出每秒一千米的速度,則由動能公式,其能量應能達到80多億焦耳。小型的核彈也不過如此,可見其威力巨大,絕非冷兵器時代的產物,而是現在英國人設想多年而無力實施的勢能武器。這一武器的另一大特點是:能大能小,重量也隨之變化,要不然孫悟空帶著它走路,以兩隻腳的接觸面積,其壓強是高速公路都無法承受的。說明金箍棒具有自我調節功能和分子吸收功能,能象黑洞一樣吸引物質,達到隨時變化的功能。孫悟空正是仗著它,打遍天下,竟無敵手。當然,二郎神的三尖兩刃刀加上太上老君的金鋼圈,還是能和它有一拼的。

好了,這根神奇的棒子到底和孫悟空有什麼淵源?我再向遠古考證一番。

北宋《太平廣記》卷四六七李湯條下,引《古嶽瀆經》第八卷說:遠古大禹治水時,曾降伏淮渦水神無支祁,將他套上鎖鏈關在淮水之中。無支祁的形象是“形若猿猴,縮鼻高額,青軀白首,金目雪牙,頸伸百尺,力逾九象,搏擊騰踔,疾奔輕利”。而據歷史學家考證,無支祁正是孫悟空形象的一個重要原型。

禹為了治理洪水,三次到過桐柏山。可是,每次桐柏山都狂風大作,電閃雷鳴,山石號叫,樹木驚鳴,土伯壅川,天老進兵。有一股看不見的暴虐力量,阻止禹動工治水。

禹知道遇到妖怪了,非常生氣,召集諸神和各部落首領開會,讓夔龍去掃除妖孽。這時,桐柏山,以及附近諸山的部落首領,唯恐雙方打起仗來禍及自己,都面露懼色,懇請禹收回除妖的命令。

看到鴻蒙氏、商章氏、兜盧氏、犂婁氏等部落首領臨戰怯陣,不願出力,禹把這些人都關了起來。這才知道:原來他們包庇的妖怪是淮渦水怪——無支祁。

無支祁能言善辯,知道江水、淮水各處的深淺,以及地勢的高低遠近。他長得形似猿猴,縮鼻高額、青軀白首、金目雪牙。脖子一伸,好像有一百尺長,力氣比九頭象還大。無論是搏擊跳躍,還是快速奔跑,他都非常迅捷,常常是眨眼之間就看不見了。

雙方在桐柏山下展開惡戰。禹先後派童律、烏木由出戰,都打不敗無支祁。最後,派庚辰出戰,才擒獲了無支祁。鴟脾、桓胡、木魅、水靈、山妖、石怪等數以千計的妖怪,看到無支祁被捉,都叫喊著衝了上來,想要搶走無支祁。庚辰揮舞方天戟,和眾神一起沒費吹灰之力就殺散了這群烏合之眾。

禹命人用大鐵鏈鎖住無支祁的頸子,又把他的鼻孔穿上銅鈴鐺,然後把他壓在淮河南邊的龜山腳下。

打敗了無支祁,禹在桐柏山的治水工作才得以順利進行下去,淮水從此平安入海中。

無支祁的故事,至少流傳了五百多年以後,才出現了唐僧取經的故事,其中最早寫唐僧取經故事的,是明初蒙古族戲曲作家楊訥(字景賢,號汝齋),所作雜劇今知有十八種,現存《劉行首》和《西遊記》兩種。楊訥的雜劇《西遊記》,寫民間傳說唐僧取經的故事。元代戲曲作家吳昌齡的雜劇《唐三藏西天取經》中,出現了孫悟空的形象,且有“無支祁是他姊妹”語。可見孫悟空的人物塑造,已經借鑑了無支祁的形象。無支祁的故事,廣泛流傳八百年以後,吳承恩才加工整理《西遊記》,象《太平廣記》這樣的大書,喜採民間傳說的吳承恩,不可能不讀,正象魯迅先生說的,“明吳承恩演《西遊記》,又移其神變奮迅之狀於孫悟空。”

宋元以來,禹伏無支祁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家喻戶曉,吳承恩的《西遊記》問世以後,無支祁的形象,逐漸為孫悟空替代。

如果說,元雜劇中的孫悟空形象是受無支祁影響,吳承恩筆下的孫悟空則是無支祁的化身。無支祁被大禹鎖在龜山足下,孫悟空被如來佛壓在五行山下;無支祁形若猿猴,孫悟空本來就是猴像,其“搏擊騰踔疾奔,輕利倏忽”之狀亦無異。

那麼,金箍棒本是大禹治水時的定海神針,現在孫悟空(無支祁)出來,首要的事情是幹什麼?當然是廢除大禹當年強壓在他身上的不平等條約!破壞掉大禹留下的所有規矩!你定海神針 ?定?海?神?針?好了,別定了,跟我走吧,天亮就出發,夢已經醒來,心不會害怕。我要拿它當兵器,別定海了,讓海這玩意愛咋咋。

考證了大半天,我們終於知道,孫悟空和金箍棒的淵源,所以,孫悟空愛惜自己的兵器,就像是原始人愛惜敵對部落首領的頭顱,因為那裡面有太多的愛恨情仇,對不對?

正因為西遊記中有了金箍棒,才有了這本書的最大看點。至於後來,舉辦什麼“釘耙會”之類的,純屬農業社會的搞笑了,不如金箍棒高大上。

那麼,挖樁的人,你,用的什麼兵器?

我用的是我一直推薦的“挖樁神器”,它儘管其貌不揚,很少有人一見傾心,但是它的確是一件好兵器。誰用誰知道。

挖枸杞,你用的是什麼兵器?

挖枸杞,你用的是什麼兵器?

挖枸杞,你用的是什麼兵器?

挖枸杞,你用的是什麼兵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