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工訪談」白德忠:父子相接 傳承兵工星火

「军工访谈」白德忠:父子相接 传承兵工星火

「军工访谈」白德忠:父子相接 传承兵工星火

包頭作為響噹噹的軍工城之一,伴隨共和國的成長,在締造主戰坦克、重型火炮、核燃料等國之重器的同時,也吸引並造就了一批批獻身國防的科技精英,他們為祖國的軍工事業殫精竭慮、嘔心瀝血,是共和國國防工業振興與崛起的堅實脊樑和中流砥柱,他們書寫的一個個傳奇故事共同構成了一幅生動感人、氣勢磅礴的歷史畫卷。

白德忠

白德忠,山西省太原市人,今年85歲。1954年大學畢業,1955年12月21日從太原山西機床廠調入北重集團,擔任特鋼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1994年正式退休。工作期間,他自學俄語,獨自翻譯並正式出版了《稀土金屬合金》,編著了《身管失效與特鋼材料》。他所翻譯、編著的書籍,對鋼鐵大鍛件行業以及年輕一輩鋼鐵人有傳播借鑑的意義。他將自己一生中的40年都奉獻給了北重集團,奉獻給了他所熱愛的兵工事業。

「军工访谈」白德忠:父子相接 传承兵工星火

1955年您進廠時廠裡是什麼樣的情形?

當時廠區什麼也沒有,只有用宿舍作為辦公室的兩棟樓,我們在南面那個宿舍樓裡辦公,就是翻建前的呼得木林大街老樓房。

白德忠

「军工访谈」白德忠:父子相接 传承兵工星火

是整個工廠就兩棟樓嗎?

不是,整個有十幾棟,辦公室僅佔了兩棟宿舍樓。

白德忠

「军工访谈」白德忠:父子相接 传承兵工星火

當時環境條件怎麼樣?

當時只有300人左右,大家都擠著辦公,科室也不多,記得有一個冶金科,還有工藝科、勞資科、幹部科、教育科、基建科等,其他更多科室有無成立記不起來了,工廠還派有部隊警衛。

當時有沒有分廠,像現在的特鋼事業部、安防公司之類的二級單位?

沒有,什麼都沒有,當時還沒有成型,我來的時候還處於技術設計階段。廠裡的規模有了,廠裡多少人、多大、主要產品是什麼,這個有了,但是保密,具體什麼單位,多少個車間、崗位還沒有。

當時廠裡生產什麼產品?

還沒生產,廠子裡計劃品種、規模有了,但還沒具體運作。但生活還可以,來廠後就發了棉衣費、風沙費及安家費,物價相當便宜,一根麻花才6分錢,一斤羊肉3.6角,一兩燒麥1角。

當時什麼都沒有,那您具體負責什麼?

我在冶金科,是鍊鋼組的一個小副組長。

當時的一些技術是咱們自己研究嗎?

當時分來好多大中專學生,大約有30多人,包括鍊鋼的、鍛壓的、鑄造的、熱處理的、機加的,他們都在外面實習。國家當時有規定,大學畢業後不能直接上崗,得先到工廠當工人實習一年,所以他們都在外面實習。因為我已經在鍊鋼工作崗位上實習過,轉正為技術員了,所以我來了以後就直接當正式技術員用了。再一個就是學習俄語,翻譯蘇聯來的資料。咱們自己一點技術都沒有,完全依靠蘇聯的,不能改,改了屬於違規。全面學習蘇聯,蘇聯專家說一你不能說二,讓你怎麼幹,你就不能有偏差。

有蘇聯專家來咱們廠嗎?

有,大約有10多個蘇聯專家來指導,有一個老專家專門管我們,就是現在的特鋼事業部。雖然這時已經和蘇聯有些糾葛了,但是專家還是負責的,技術也好。

咱們廠第一次生產出(炮)身管是什麼時候?

1960年7月10日下午1點零4分,煉出了第一爐特鋼鋼水,鍛成了幾支身管,但性能不完全合格,但是這完全是咱們自己冶煉的。蘇聯專家撤走了,鍊鋼的辦法、工藝、資料就缺乏了,好在咱們都翻譯成了中文。冶金科我們八位本科生翻譯了一本書,叫《酸性平爐鍊鋼》,是從理論上告訴我們怎麼煉特種鋼的。

咱們按照人家的工藝生產,有沒有失敗的時候?

有啊,但是經過反覆試煉成功了,1960年後就生產出了合格的身管及產品用四大件。

那咱們是經過多長時間的反覆試煉才定型的呢?

到1963年前後就穩定了,基本上就是煉一爐成一爐。但也遇到了不少困難,鍊鋼的時候技術不成熟,比如出現化學成分偏差、偏析線、非金屬夾雜物等缺陷,或力學性能不合格等。國內生產的各種型號產品用的鍛件都可以生產了。

這個過程中,您和其他人一起付出了多少?

對於工廠整體的改變,您能說說嗎?

1955—1956年開始有了車間編號,但是還沒有房子沒有人,特鋼系統派去蘇聯學習的20多個人也都回來了,他們成了主力。1958年,咱們的廠房開始蓋了,很快就蓋起來了,還有“三工校”“基幹校”等。之前的車間編號都是蘇聯專家給定的,不準隨便改,原來101車間不叫101,叫29車間(鍊鋼),102車間叫27車間(鍛壓),103車間叫25車間(熱處理),後來蘇聯專家走了,才慢慢演變成現在的狀況。

1970年生產達到高潮,大鍛件年產達到2萬多噸,做出的主產品上幾千臺了。大鍛件還供應國內兄弟單位,同時出產了許多新產品。

白德忠

「军工访谈」白德忠:父子相接 传承兵工星火

您看著北重集團從一片黃沙上成長起來,有什麼感受嗎?

我對這裡是很有感情的,我們來的時候是在東河車站下車坐著毛驢車來的。工廠培養了我,養活了我們,又造就了下一代。現在經營狀況良好,並在國內享有盛名,我深感自豪啊!但是在現在社會條件和政策下,企業經營難啊,我深深關心企業未來的發展。

您是哪裡人?

我是山西省太原市晉祠鎮人,我的家鄉山水如畫,古鎮薈萃。我大學畢業分到山西機床廠,後來調過來。到包頭下火車後,坐的是毛驢車,路都是小圓石頭鋪的,當時住在東河,那裡有個辦事處。那時候風相當大,從東河走過來要三個小時,後來我們就搬到廠裡了。老樓房那裡有個食堂叫一食堂,現在回想那時候,吃飯挺艱苦,只能吃土豆,別的還吃不上,包頭那時候沒菜,什麼芹菜、菠菜、西紅柿,根本見不著,炒白菜是甲菜,一毛錢一盤,炒土豆是乙菜,五分錢一盤,比較艱苦。但是那時候不覺得很苦,覺得土豆菜還挺香,我愛吃菜,但又捨不得吃甲菜,覺得還挺不錯的。我到了這樣大的工廠,到幾萬人的大廠當技術員,了不得啊,真是高興啊。那時候到北京,拿著北重集團的工作證,哪個文化館都能免費進,參觀買票都是優先。到了部裡面辦事,似乎是當了老大啊,問哪個廠的,說北重集團的,很驕傲。咱們廠也大,產品也做主,這是學技術最好的園地呀,什麼技術都有啊,從冶煉、鍛造到機加,到表面處理,什麼都有啊,這樣的廠子哪有啊,北重集團號稱亞洲第一大兵工廠。

這麼多年您有沒有想過回家?

有過調回山西中國銀行的機會,沒有去。當時和老伴說來包頭來對了,雖然風沙特別大,但來了北重集團,覺得待遇、生活、工作都很好,再加上包頭建設逐步向好,花草滿地,綠樹成蔭,同時也捨不得在工廠這樣對口的專業,也就不想調回山西了。

白老,您對現在的後一輩鍊鋼人有什麼想說的嗎?

我40年專門從事技術,甘為人梯,只要努力前進總會有些著落的,只不過大小與多少而已。現在的年輕人頭腦都很靈活,對社會的瞭解也多,手機啊網絡啊信息很多,但似乎不太能吃苦,有的人不願意進入艱苦的勞動環境鍛鍊,盼望他們踏實地到生產現場鍛鍊自己,鍛鍊成一個既有實際能力又有智慧的人。一定要充分發揮優勢,比我們這些老朽更強,把北重的事業搞得更好。同時也希望國家切實注重實業,真正鼓勵踏踏實實搞工業技術的人。

如果讓您用幾個字來形容您奮鬥一生的職業,那是什麼呢?

回顧過去,創業艱辛;展望未來,前程似錦。努力搶佔市場之林,不斷前進。

白德忠

記 者: 郭馨澤

「军工访谈」白德忠:父子相接 传承兵工星火

公民健康素養66條(六十四)

「军工访谈」白德忠:父子相接 传承兵工星火

搶救觸電者時,要首先切斷電源,不要直接接觸觸電者。

搶救觸電者之前,首先做好自我防護。在確保自我安全的前提下,立即關閉電源,用不導電的物體如干燥的竹竿、木棍等將觸電者與電源分開。千萬不要直接接觸觸電者的身體,防止救助者發生觸電

往期精彩回顧

「军工访谈」白德忠:父子相接 传承兵工星火「军工访谈」白德忠:父子相接 传承兵工星火

青山人青山事郵箱:[email protected]

電話:3616638

「军工访谈」白德忠:父子相接 传承兵工星火「军工访谈」白德忠:父子相接 传承兵工星火
「军工访谈」白德忠:父子相接 传承兵工星火

感謝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