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央美美术:200亿身家的富二代,仍遭极端控制!要钱还是要独立

《奇葩大会》有一期来了一个富二代,名叫戚帅,身价超200亿,家中连航母(明思克号)都有。想来,能够拥有这么好的家庭条件肯定生活幸福,但他本人却一直陷在被父亲控制的压抑情绪中,言及过去几度哽咽。

小央美美术:200亿身家的富二代,仍遭极端控制!要钱还是要独立

尽管有大笔遗产可以继承,又在家族企业中担任要职,但他本人却连发型都会被父亲限制,至于公司业务、结婚恋爱这些重要事务则更加被父亲意见所左右。虽然成年已久,戚帅仍像个孩子一般活在家长的羽翼之下。

小央美美术:200亿身家的富二代,仍遭极端控制!要钱还是要独立

当时高晓松给出了一个颇为讽刺的建议,他认为戚帅不能既要享受父亲财富,又不想接受父亲管控,世间并没有鱼与熊掌兼得的事情。诚然,这个建议并没有错。但如果从戚帅父亲的角度出发,我们并不能说,只要家长提供给孩子优越的物质生活,就有权控制他们的人生 ,这是不合理的事情。毕竟,父母的控制欲,真得会影响孩子们的一生。

控制欲对孩子的影响

小央美美术:200亿身家的富二代,仍遭极端控制!要钱还是要独立

对孩子的控制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取决于很多因素。但可以确定的是,所有的控制终会遭遇反击或被控制者的毁灭。

变成傀儡的孩子们

这个故事直到现在仍让我感到不寒而栗,试问如果未来这个男孩的父母离世,他该如果独立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呢?难道靠妻子像养儿子一样养自己吗?为人父母者,难道真得忍心看到自己的孩子完全没有独立的思想,像个傀儡一样受人操纵吗?

被控制者的反击

不过,并不是所有被控制的孩子都甘心成为傀儡,还有一些人最终成长为和控制自己的父母一样强势的人。

小央美美术:200亿身家的富二代,仍遭极端控制!要钱还是要独立

一位来自福建的女孩辛迪加在她30岁这一年决定重返校园,再战高考。不过,她可不是屡战屡败的落榜生,而是曾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尽管至今她也没有拿到自己的毕业证原件。

小央美美术:200亿身家的富二代,仍遭极端控制!要钱还是要独立

原来,母亲为了不让她去外地工作,便将女儿的毕业证原件藏了起来,使辛迪加失去了考研的机会,还影响到她的求职。但辛迪加仍坚持去外地谋生,不但如此,从小到大妈妈反对的事情她都悄悄去做。如今再战高考,虽然自称不是跟母亲怄气,但能做出这么有魄力的决定,想必她早已变成与母亲势均力敌的人,而不再是个柔弱无助的小女孩了。

小央美美术:200亿身家的富二代,仍遭极端控制!要钱还是要独立

其实,父母的控制欲对孩子的性格影响远比他们想得深远,长期生活在家长高压控制下的孩子往往比较缺乏自信,个性也更为敏感一些。但在少数情况下,孩子们也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变成跟父母一样强势的人,甚至也成为了一个独裁者、控制狂。

你真得没有控制你的孩子吗?

小央美美术:200亿身家的富二代,仍遭极端控制!要钱还是要独立

也许很多家长看到此处并不认为控制欲跟自己有什么关系,这是因为很多人仍然把控制欲局限在了个性强势的人要求对方服从自己意志这种单一印象上,事实上,控制欲决并不仅限于此。

“我是为了你好”

控制欲常以另一种面貌出现在家庭生活中,其中一种就叫做“

我是为了你好”。这句话是错误的吗?往往并不是。家长的很多建议和要求从客观角度来看确实合情合理,但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孩子有犯错的权力。

只要不是特别严重的错误,对孩子们来说未尝不是一种人生经历。既能帮助他们习得技能、认知人生。最重要的是令他们懂得主动掌控生活的重要性,而不是被动接受别人的安排。

不允许犯错本质上是对孩子缺乏尊重的表现,因为相信自己是对的,便认为孩子的人生必须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来进行。但这么做只会令孩子们感到压抑,他们更想自己做出判断,哪怕是错误的。

“我是关心你”

另外一种过度控制常常表现在“我是关心你”这句话中,也许这些家长没有强制要求孩子做什么,但却过度关心孩子的生活细节,比如偷看日记或检查书包,因为晚回家几分钟就盘问个没完没了。

这种“关心”让孩子感到失去自由。自由不单单只是行动上的,也包含心理上的,孩子们也需要保留自己的小秘密和私人空间,尤其在进入青春期后,他们并不想父母一天到晚围着自己转。

你为什么这么爱控制别人

小央美美术:200亿身家的富二代,仍遭极端控制!要钱还是要独立

还记得之前那个海归硕士拉黑父母6年的新闻吗?他曾写下万字长文控诉父母对自己过度的控制欲,令人同情,但却很少有人愿意去想一下在这种控制欲的背后到底是怎样复杂的心理机制在作祟。如果能对家人多了解一些,或许孩子们对父母的怨恨之心也可以减少一些。

缺乏存在感

事实上,绝大多数人都会有控制欲,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为我们需要一些可控的事物来证明自我存在的价值。相比起控制好自己的人生来说,控制年幼的孩子更加容易一些。

缺乏对他人的尊重

有些家长将孩子当成自己的所有物或是附属品,认为自己已经提供儿女生命、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孩子们理所当然就得唯父母马首是瞻。诚然,子女赡养父母、孝顺父母理所当然。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是一个独立个体,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得到尊重,这与年龄和智慧无关。

误解孩子

有时候,成年人以他们的阅历优势想当然地认为孩子们并不会有什么值得一听的智慧,经常粗暴地替他们做出决定并拒绝听到反对意见。却非常可惜地错过了与孩子们分享世界看法的机会,要知道孩子们对世界的认知更加缺少成见,对事物的判断也更有创意。

怎样减少对孩子的控制欲?

小央美美术:200亿身家的富二代,仍遭极端控制!要钱还是要独立

适当的控制有助于孩子们修正自己的言行举止,但过强的控制欲不但对儿童的性格培养不利,也非常伤害亲子之间的感情。很多孩子哪怕人到中年,仍然会对童年时曾被家长伤害过的经历难以释怀。因此,改善自己的控制欲是每一个家长都应该了解的事情。

必要时联系心理医生

如果感到无法控制自己,经常陷入很深的愤怒、焦灼或是猜忌的状态中,最好可以求助专业的心理医生解决。有时候过强的控制欲可能是焦虑症或某些心理疾病的表现。

适当放手

作为家长,有时很难确定合理控制的界限。事实上这一界限并没有绝对标准,家长们可以适当放弃一些无关紧要的控制权,比如孩子整理房间的方式,或想要穿什么样的鞋子。

对一些不太严重的错误,家长们偶尔可以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事事追根究底,会令孩子感到非常压抑。试想一下,我们自己也不是绝对完美的家长,何必非要孩子成为完美的孩子呢?

缓解想控制的焦虑感

我们的注意力在哪里,焦虑的点便在哪里。因为心心念念着孩子的安全、成绩、健康、成长等所有细枝末节,因此愈发变得焦虑,只好以控制欲来缓解这种焦虑感。如果想减少自己的控制欲,只能从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着手。

每一个家长都不仅仅拥有父亲或母亲的身份,他也是一个自由独立的个体,应该有自己的生活,如果家长们可以将部分注意力从孩子们身上移开,转移到个人生活中来,绝对能减少对孩子的焦虑感和控制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