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別離》到《陪讀媽媽》,切熱點的現實主義題材劇怎麼做?

文 │ 劉肉英

現實主義題材劇,最重要的就是“落地”。

然而,想要“落地”就少不了對於社會現實問題的探討,相比於早年間扎堆的婆媽劇對於婚姻家庭問題的討論,現在的電視劇明顯切入點越來也小,問題輻射層面卻越來越廣,反應的社會問題也非常與時俱進,能及時的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談論。

从《小别离》到《陪读妈妈》,切热点的现实主义题材剧怎么做?

當年的《小別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關注低齡留學生出國問題,該不該出國、孩子出國了之後家長的生活是怎麼樣的?再到《歸去來》,關注留學生在國外的生活問題,最近剛剛播出的《陪讀媽媽》也聚焦到了低齡留學生的陪讀問題,這些小切口的內容準確的找到了觀眾的痛點。

討論已經出現的普遍現象

無論是《小別離》還是《陪讀媽媽》,故事在的討論內容都是已經在國內引起廣泛關注的社會問題。

某留學機構與新浪教育發佈的《2017-2018年度留學白皮書》顯示,過去十年間,中國出國留學人數逐年上升,且低齡化趨勢十分明顯,而低齡留學人群中尤以高中及以下超低齡留學人群增速最為明顯,目前中小學留學群體的總佔比已增長至全部留學生的23.2%。從中國學生留學申請年齡分佈來看,基礎教育階段申請出國留學以高中階段為主,佔整體申請人數的18.92%。

从《小别离》到《陪读妈妈》,切热点的现实主义题材剧怎么做?

在這種社會情況下,《小別離》應運而生,而劇中也將送孩子出國的理由、孩子出國的過程,以及孩子出國後家長生活的變化以及孩子自身的變化全方位的講述出來,還原的同時加以藝術創作,快速準確的切中了觀眾的關注和迷茫,選擇送孩子出國的家庭很多,還處在觀望和計劃中的家長更多,觀眾群就有了。

《陪讀媽媽》則關注的是低齡兒童出國後選擇陪讀的家長,其實從現實生活中的目標人群來說,陪讀媽媽是在留學人群基礎上形成的另一種現象人群,這類人群不如低齡留學生人口多,也暫時沒有形成大規模的討論,但相比之下,為什麼選擇陪讀?割捨了哪些社會關係?如何在國外生活等,都是普通觀眾好奇的故事點。

孩子出國之後的變化,孩子如何處理和同學的關係?家長如何過度?如何面對兩國教育方式的不同,母親與孩子之間微妙的情感變化都是值得探討的議題,《陪讀媽媽》中梅婷飾演的母親李娜和胡先煦飾演的兒子丁一一之間的鬥智鬥勇的戲份就是這部劇的“加分項”。

从《小别离》到《陪读妈妈》,切热点的现实主义题材剧怎么做?

同樣,《歸去來》在討論留學生在國外的生活,這些劇的內容都是現實生活中普遍的社會現象,緊貼當下,並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

多層面反饋問題

縱觀這幾部劇,每一部劇中都是以熱點現象中的小切口在講故事,並且劇中有不同問題、階層的對比,從而呈現出較為完整的社會現象。

《小別離》中,方圓、董文潔家庭是典型的中產家庭,父母工作體面、收入頗豐,想要給孩子更好的生活,但是送孩子出國的錢依舊要努力讚一讚,同班級的琴琴則是家庭條件不是特別好,媽媽為了能讓琴琴更好的生活甚至想要把她過繼給自己的阿姨,而小宇則是典型的吃穿不愁的孩子,

通過社會上三個階層家庭縮影的對比去展現普遍的社會現象。

《陪讀媽媽》也是如此,丁一一家庭闊綽,父母均有自己的事業,他一個人在國外想念家鄉,鬧著要回去,並自導自演了一番鬧劇,羅盼家庭條件一般,卻是學校的交換生,二人從假敵人到真朋友。

从《小别离》到《陪读妈妈》,切热点的现实主义题材剧怎么做?

但不同的是,《陪讀媽媽》中除了孩子們家庭條件的不同之外,還融入了國外留學生活中會遇到的“香蕉人”家庭,以及“陪讀媽媽聯合會”和幾位留學生同學之間的鬥智鬥勇的過程,故事的內容立體,且更為喜感,從目前的彈幕中也經常能看見觀眾說“大半夜的,笑出豬叫。”

另外一部《歸去來》也是如此,劇中塑造了三位典型意義上的留學生形象,官二代書澈、商二代繆盈、富二代成然。父輩的成就使這三位年輕人從小被保護在安全、溫柔、沒有後顧之憂的世界中。他們生來就是天之驕子,生來便註定不凡。

从《小别离》到《陪读妈妈》,切热点的现实主义题材剧怎么做?

是留學的生活讓他們第一次認識到了“自我”的存在,留學生活除了學習更高質量的專業知識,更多的,是學習如何成為更優秀的“自己”。《歸去來》在討論出國留學究竟為了什麼?消耗著大量的金錢與整個青春,究竟能夠帶來什麼?即便熬過了三年的海外學習,回國後沒有資本沒有渠道,面對現實又該如何?

每一個問題之下,都是留學家庭的思考。

解決與否並不是重點

和寫論文那種有探討就要有結論的表達方式不同,電視劇的結局會迴歸故事,並結局略帶開放性質,將更多的思考留給觀眾。

《歸去來》故事的結局依舊是有情人終成眷屬,犯了錯誤的人受到懲罰後迷途知返,故事結束,留學生們的留學生活依舊在繼續,遠在海外,脫離家庭的日子是真實的,大多數留學生們家庭優渥是真實的,留學生們面臨的選擇也是真實的,如何正視留學生活?也就是《歸去來》留給觀眾的思考。

《小別離》中,琴琴終於讓媽媽發現了,比前程更重要的是親情,朵朵留學後又選擇回國,這一趟留學生涯讓她成長不少,同時她的父母也體會到了孩子不在身邊的思念和痛苦,甚至是走向了婚姻關係的破裂,同樣出國的小宇則真的學會了自立,一改之前的紈絝形象,是送低齡孩子出國留學因人而異,劇中體現出了這條路的不易,也警示了家長做這個選擇可能會付出的代價。

从《小别离》到《陪读妈妈》,切热点的现实主义题材剧怎么做?

《陪讀媽媽》的故事還在繼續,在這一系列鬥智鬥勇的過程中,母子感情的昇華是無疑的,陪讀媽媽的現象存在,但並不是那麼普遍,畢竟大部分的海外陪讀手續繁瑣,而家長過去最多也只會陪讀半年左右,父母對於子女的付出和犧牲也許會給孩子帶來無形的壓力,孩子對於自己的未來也應該有自己的判斷。《陪讀媽媽》的結局暫不得知,但比結局更重要的依舊是觀眾由這部電視劇所引發的思考。

切熱點、切痛點,社會話題類內容的操作最終也要回歸話題本身,就事論事侷限於電視劇內容本身並不能將這類電視劇的社會意義深化,而是需要通過劇情引發廣泛的社會討論,電視劇依舊是故事,真正的答案在於生活。

从《小别离》到《陪读妈妈》,切热点的现实主义题材剧怎么做?从《小别离》到《陪读妈妈》,切热点的现实主义题材剧怎么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