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别离》到《陪读妈妈》,切热点的现实主义题材剧怎么做?

文 │ 刘肉英

现实主义题材剧,最重要的就是“落地”。

然而,想要“落地”就少不了对于社会现实问题的探讨,相比于早年间扎堆的婆妈剧对于婚姻家庭问题的讨论,现在的电视剧明显切入点越来也小,问题辐射层面却越来越广,反应的社会问题也非常与时俱进,能及时的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谈论。

从《小别离》到《陪读妈妈》,切热点的现实主义题材剧怎么做?

当年的《小别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关注低龄留学生出国问题,该不该出国、孩子出国了之后家长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再到《归去来》,关注留学生在国外的生活问题,最近刚刚播出的《陪读妈妈》也聚焦到了低龄留学生的陪读问题,这些小切口的内容准确的找到了观众的痛点。

讨论已经出现的普遍现象

无论是《小别离》还是《陪读妈妈》,故事在的讨论内容都是已经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

某留学机构与新浪教育发布的《2017-2018年度留学白皮书》显示,过去十年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逐年上升,且低龄化趋势十分明显,而低龄留学人群中尤以高中及以下超低龄留学人群增速最为明显,目前中小学留学群体的总占比已增长至全部留学生的23.2%。从中国学生留学申请年龄分布来看,基础教育阶段申请出国留学以高中阶段为主,占整体申请人数的18.92%。

从《小别离》到《陪读妈妈》,切热点的现实主义题材剧怎么做?

在这种社会情况下,《小别离》应运而生,而剧中也将送孩子出国的理由、孩子出国的过程,以及孩子出国后家长生活的变化以及孩子自身的变化全方位的讲述出来,还原的同时加以艺术创作,快速准确的切中了观众的关注和迷茫,选择送孩子出国的家庭很多,还处在观望和计划中的家长更多,观众群就有了。

《陪读妈妈》则关注的是低龄儿童出国后选择陪读的家长,其实从现实生活中的目标人群来说,陪读妈妈是在留学人群基础上形成的另一种现象人群,这类人群不如低龄留学生人口多,也暂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讨论,但相比之下,为什么选择陪读?割舍了哪些社会关系?如何在国外生活等,都是普通观众好奇的故事点。

孩子出国之后的变化,孩子如何处理和同学的关系?家长如何过度?如何面对两国教育方式的不同,母亲与孩子之间微妙的情感变化都是值得探讨的议题,《陪读妈妈》中梅婷饰演的母亲李娜和胡先煦饰演的儿子丁一一之间的斗智斗勇的戏份就是这部剧的“加分项”。

从《小别离》到《陪读妈妈》,切热点的现实主义题材剧怎么做?

同样,《归去来》在讨论留学生在国外的生活,这些剧的内容都是现实生活中普遍的社会现象,紧贴当下,并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多层面反馈问题

纵观这几部剧,每一部剧中都是以热点现象中的小切口在讲故事,并且剧中有不同问题、阶层的对比,从而呈现出较为完整的社会现象。

《小别离》中,方圆、董文洁家庭是典型的中产家庭,父母工作体面、收入颇丰,想要给孩子更好的生活,但是送孩子出国的钱依旧要努力赞一赞,同班级的琴琴则是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妈妈为了能让琴琴更好的生活甚至想要把她过继给自己的阿姨,而小宇则是典型的吃穿不愁的孩子,

通过社会上三个阶层家庭缩影的对比去展现普遍的社会现象。

《陪读妈妈》也是如此,丁一一家庭阔绰,父母均有自己的事业,他一个人在国外想念家乡,闹着要回去,并自导自演了一番闹剧,罗盼家庭条件一般,却是学校的交换生,二人从假敌人到真朋友。

从《小别离》到《陪读妈妈》,切热点的现实主义题材剧怎么做?

但不同的是,《陪读妈妈》中除了孩子们家庭条件的不同之外,还融入了国外留学生活中会遇到的“香蕉人”家庭,以及“陪读妈妈联合会”和几位留学生同学之间的斗智斗勇的过程,故事的内容立体,且更为喜感,从目前的弹幕中也经常能看见观众说“大半夜的,笑出猪叫。”

另外一部《归去来》也是如此,剧中塑造了三位典型意义上的留学生形象,官二代书澈、商二代繆盈、富二代成然。父辈的成就使这三位年轻人从小被保护在安全、温柔、没有后顾之忧的世界中。他们生来就是天之骄子,生来便注定不凡。

从《小别离》到《陪读妈妈》,切热点的现实主义题材剧怎么做?

是留学的生活让他们第一次认识到了“自我”的存在,留学生活除了学习更高质量的专业知识,更多的,是学习如何成为更优秀的“自己”。《归去来》在讨论出国留学究竟为了什么?消耗着大量的金钱与整个青春,究竟能够带来什么?即便熬过了三年的海外学习,回国后没有资本没有渠道,面对现实又该如何?

每一个问题之下,都是留学家庭的思考。

解决与否并不是重点

和写论文那种有探讨就要有结论的表达方式不同,电视剧的结局会回归故事,并结局略带开放性质,将更多的思考留给观众。

《归去来》故事的结局依旧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犯了错误的人受到惩罚后迷途知返,故事结束,留学生们的留学生活依旧在继续,远在海外,脱离家庭的日子是真实的,大多数留学生们家庭优渥是真实的,留学生们面临的选择也是真实的,如何正视留学生活?也就是《归去来》留给观众的思考。

《小别离》中,琴琴终于让妈妈发现了,比前程更重要的是亲情,朵朵留学后又选择回国,这一趟留学生涯让她成长不少,同时她的父母也体会到了孩子不在身边的思念和痛苦,甚至是走向了婚姻关系的破裂,同样出国的小宇则真的学会了自立,一改之前的纨绔形象,是送低龄孩子出国留学因人而异,剧中体现出了这条路的不易,也警示了家长做这个选择可能会付出的代价。

从《小别离》到《陪读妈妈》,切热点的现实主义题材剧怎么做?

《陪读妈妈》的故事还在继续,在这一系列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母子感情的升华是无疑的,陪读妈妈的现象存在,但并不是那么普遍,毕竟大部分的海外陪读手续繁琐,而家长过去最多也只会陪读半年左右,父母对于子女的付出和牺牲也许会给孩子带来无形的压力,孩子对于自己的未来也应该有自己的判断。《陪读妈妈》的结局暂不得知,但比结局更重要的依旧是观众由这部电视剧所引发的思考。

切热点、切痛点,社会话题类内容的操作最终也要回归话题本身,就事论事局限于电视剧内容本身并不能将这类电视剧的社会意义深化,而是需要通过剧情引发广泛的社会讨论,电视剧依旧是故事,真正的答案在于生活。

从《小别离》到《陪读妈妈》,切热点的现实主义题材剧怎么做?从《小别离》到《陪读妈妈》,切热点的现实主义题材剧怎么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