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牢關之戰:唐朝統一中原決定性一戰,李世民大戰竇建德、王世充

隋煬帝大業十三年(617年)五月,太原留守李淵從太原起兵,十一月進入關中長安,立隋煬帝之孫代王楊侑為帝,並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次年五月,隋煬帝在江都(今揚州)被殺後,李淵又逼楊侑讓位,乃建立唐王朝,建元武德。

李淵雖然在長安代隋建立唐朝了,可是,在隋末還有眾多的封建割據勢力及農民起義軍,為此,他必須出兵擊敗各方勢力,才能建立起統一的大唐王朝。

李淵即位後不久,即命秦王李世民率兵擊敗了割據隴西建立秦國的薛舉及其子薛仁杲,同時,李世民還擊敗了在長安之北建立梁國政權的梁師都。

虎牢關之戰:唐朝統一中原決定性一戰,李世民大戰竇建德、王世充

武德二年(619年),馬邑人劉武周又從馬邑(今山西朔州)起兵,一度攻佔了李淵的老巢晉陽(今山西太原)及河東大部。又是秦王李世民出兵,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擊敗了劉武周。

這樣,關中上游的薛舉和河東劉武周的勢力被清除,關中的安全得到了穩固。但是,李淵要想統一全國,中原還有兩股大勢力必須要消滅,這就是據守洛陽的王世充和據守河北樂壽(今獻縣)的竇建德。這兩股勢力互為犄角,互相支援。

王世充本來是隋朝的將領,深受隋煬帝的寵信。當隋末農民起義爆發時,他先是受命鎮壓農民起義,後來,他也像李淵一樣,在洛陽擁立越王楊侗為帝,自己總覽內外權力。唐高祖武德二年時,王世充也廢除楊侗,自己稱帝,國號為鄭,成為中原地區最大的割據勢力。

虎牢關之戰:唐朝統一中原決定性一戰,李世民大戰竇建德、王世充

竇建德,出身於農民,是河北農民起義軍的首領,直隋末起義開始,就一直在河北一帶活動,一河北為大本營。

武德四年,李淵命令秦王李世民與齊王李元吉弟兄倆率部東出潼關,攻擊洛陽的王世充。李世民與李元吉把王世充的部隊多次擊敗後,將洛陽團團圍住。

王世充的部將多是原來從江都西進援助洛陽的隋朝精兵,但現在被李世民困於洛陽,而城內也開始缺乏糧草,於是,王世充與竇建德聯繫,希望竇建德能來援救。

竇建德也深知,如果王世充戰敗,自己也會大勢已去,若是能夠援救王世充成功的話,則兩軍互存,還能對抗唐軍。於是,竇建德率精兵西進援救王世充。

虎牢關之戰:唐朝統一中原決定性一戰,李世民大戰竇建德、王世充

面對竇建德精兵西進的氣勢,唐軍的將領多主張避其鋒芒,唯獨秦王府謀士薛收認為不可,他給李世民等人分析了形勢:“若縱之至此,兩寇合從,轉河北之粟,以饋洛陽,則戰爭方始,混一無期。今宜分兵守洛陽,深溝高壘,慎勿與戰。王親率驍銳,先據成皋,厲兵訓士,以逸待勞,決可克也,建德既破,世充自下。”

李世民採納了薛收的說法並進行部署,由齊王李元吉負責繼續圍困洛陽,而自己則率精兵佔據成皋,以逸待勞地等等竇建德的到來。

成皋即虎牢關,在河南鞏縣與滎陽之間,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中原有戰事,必爭虎牢。早在戰國時,韓國攻鄭國,首先就是從虎牢關開始;晉楚爭霸、秦始皇滅六國,也都離不開虎牢關。後來的楚漢爭霸,劉邦據虎牢關之險,重挫霸王項羽,終成漢之霸業。著名的東漢末年劉關張三兄弟“三英戰呂布”故事也是發生在虎牢關。

虎牢關之戰:唐朝統一中原決定性一戰,李世民大戰竇建德、王世充

這一次,歷史再次重演,李世民據守虎牢關後,使得竇建德的精兵不能繼續西進與王世充會合。李世民又派精兵抄了竇建德的糧草。

就在竇建德一籌莫展的時候,他的手下凌敬言及他的妻子向竇建德獻策,要竇建德改道西入太行,入上黨,直撲普津關,做出要渡河入關的樣子,這樣,關中必然震動,進而牽制唐軍,必解除洛陽之圍。

可是,竇建德不聽此計,而是率部與李世民決戰,結果戰敗被擒。竇建德被俘後,李世民責備竇建德:“我徵王世充,關你何事,你越界而來,冒犯我軍士的鋒銳!”竇建德回答說:“今日不自己來,恐怕有勞你遠取。”同年,竇建德被唐高祖李淵處死於長安。

虎牢關之戰:唐朝統一中原決定性一戰,李世民大戰竇建德、王世充

李世民擊敗竇建德後,轉身來圍困洛陽,王世充得知竇建德兵敗後,知道大勢已去,只得開城門投降。同年七月,王世充同竇建德被李世民帶回長安,雖然李世民保王世充不死,李淵也免王世充死罪,但是不久王世充在長安被仇家唐定州刺史獨孤修德所刺殺。

當王世充和竇建德兩股勢力被李世民掃除後,中原及北方基本都被納入了唐朝的版圖。至於江南等其他地區的割據勢力,既沒有地形上的優勢,又沒有資源上的優勢,根本就不是強盛的唐軍的對手,唐王朝統一天下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了。

本文參考文獻:《隋唐簡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