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中这个参谋率炮兵与日军对轰三日,后成为德人点赞的名将

北洋军团人才济济,深刻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命运。说起谁是第一名将,却有一份公认名单——“王士珍为龙、段祺瑞如虎、冯国璋似狗”。这三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北洋三杰”,王士珍排名第一。

王士珍如何暴得大名?

甲午战争中这个参谋率炮兵与日军对轰三日,后成为德人点赞的名将

北洋三杰

简答概括——抓住三个机遇,得到三位高官厚爱。

第一步,叶志超选送,投身北洋武备学堂。军事名校是名将的摇篮,北洋将领的摇篮就是位于天津的北洋武备学堂。1885年,北洋武备学堂成立,从各军选调中下级军官集训深造。根据正定县志记载,直隶提督叶志超部下一名叫黄世珍的福建籍军官不辞而别。叶志超正在为难,看到勤务兵王士珍进屋送茶,就问他是否愿意顶替。王士珍当然求之不得。南方口音,“王、黄”不分,王士珍就顶替黄世珍,在叶志超的推荐下进入武备学堂。他学习异常刻苦努力,成为第一期学员中的高才生,与同学冯国璋、段祺瑞结为好友。

第二步,甲午一战成名,得到荫昌推荐。三年期满,王士珍被分到叶志超部担任参议,驻扎山海关。甲午战争爆发后,跟随叶志超进入朝鲜平壤。驻防期间,王士珍观察地形后提议:“宜于城外山上布防,对来犯之敌实行猛烈打击”。叶志超认为他年少无经验,没有采纳。结果日本四路突击,清军节节败退。王士珍率领炮队在西城与日军对轰三天三夜,左手无名指被炸掉,依然不下火线,一直战斗到最后关头才被迫突围。甲午战后,清廷下令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袁世凯找到武备学堂督办荫昌推荐人才。荫昌推荐了四人: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和梁华殿(后来出事故淹死)。

甲午战争中这个参谋率炮兵与日军对轰三日,后成为德人点赞的名将

平壤血战

第三步,训练新军,赢得袁世凯信赖。王士珍性情敦厚,心思细密,才能惊人,深得袁世凯信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荣禄检阅新军,王士珍带领工程营将水雷、旱雷、踩雷一一演习,荣禄看得眼花缭乱。又一次检阅时,遇到河水结冰。荣禄随口询问河水啥时解冻,王士珍回答“不出三天”。事情果然如此。荣禄回京后,给袁世凯写信:“王士珍才大心细,审滤精晰,不止是长于兵事也。”后来袁世凯担任山东巡抚。袁世凯委派王士珍勘探地形。王士珍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不到一个月,就将山东沿海各要隘一一调查清楚。袁世凯大喜,任命其执掌军事。

甲午战争中这个参谋率炮兵与日军对轰三日,后成为德人点赞的名将

王士珍

有一次全军会操,德国胶州总督应邀观赏,见旌旗鲜明、队伍整肃,忍不住赞叹:“此三人者,堪称北洋军中之杰,王士珍持重如龙,段祺瑞威武如虎,冯国璋迅捷如狗。”其实,给冯国璋的翻译有误,洋人的本意应该是“冯国璋迅捷如豹”。王士珍也因此做实了北洋第一名将的地位。

甲午战争中这个参谋率炮兵与日军对轰三日,后成为德人点赞的名将

北洋军操练

参考书目

1、《民国幕僚真相》,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2年

2、《历史深处的民国》,华文出版社,2015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