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一個老工業基地上的皮革產業園的困局與變革

园区|一个老工业基地上的皮革产业园的困局与变革

接二連三的煤礦倒閉讓遼寧阜新清河門區的人們陷入低迷,這個依靠煤炭資源發展的小縣城曾經快樂知足,但隨著煤炭價格的降低以及煤炭資源的日漸枯竭,逐漸走進一條死衚衕。沒有新的產業替代,沒有資源和交通優勢,失去主要收入來源後的居民消費水平自然就提不高。

而近兩年,清河門區內一個皮革產業園區的興起帶來一絲轉機。天然的資源優勢、政策的扶持、東北地區的氣候環境、皮革皮草的價格優勢、低成本的人力和土地,讓阜新皮革經濟開發區拉開新的發展框架。

尋求傳統產業轉型之路

阜新地處蒙古族等少數民族集聚區,這裡自古就有製造皮革和喜歡皮裝、皮靴的風俗習慣,發展皮革產業在本地有廣闊的消費市場,區位優勢明顯。

阜新皮革產業開發區以製革為主導,產業鏈完善、環保綜合治理,形成國內領先的新型皮革產業開發區,也成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亮點工程。

基地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總投資140億元,預期製革產能達到3000萬標張,帶動的相關產業銷售收入達到1000億元。

目前開發區內產品種類有藍溼革、汽車、沙發成品革、毛皮、水貂、獺兔、皮鞋、沙發、皮革服裝等產品。皮革開發區品牌企業在國內開辦的品牌直營店已達103家,品牌直營店發展速度較為迅速,有力地擴大了遼寧阜新皮革產業開發區在皮革業內的影響力。

然而這個東北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的產物,也必然有其擺脫不掉的困擾。排汙及環保、人才引進、消費低迷、招商引資等困局都是其直面的難題。

徐光瑞坦言,為發展壯大皮革產業,提高開發區項目承載能力,開發區將繼續完善基礎設施,但目前遇到最大的問題是招商引資持續引進項目、人才的儲備引進、保持排汙達標等問題。在東北老工業基地經濟整體低迷的形勢下,讓皮革產業開發區順利完成戰略轉型,順利實施內引外聯戰略,還迫切期待政府層面的持續政策支持、資金扶持,特別是國家支持經濟轉型示範的支持政策。

主動突破 解決後顧之憂

面對上述困局,阜新皮革產業開發區主動尋找問題,解決問題,確保解決後顧之憂,客服招商硬傷。首先就是從園區智能化安全管理及排汙環保兩手抓。

阜新皮革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徐瑞光表示,園區安全問題不應成為招商引資一大決定因素,一個成熟的園區安全問題是最基本要達到的標準,應是一個園區的一張靚麗名片。

“關於產業園區安全和安保問題,我們主要通過封閉式管理來解決。”徐瑞光介紹,他們有高清晰度、高密度全覆蓋智能監控系統,並在四個大門建有四個警務室,形成警區智能聯動。區內各企業設有專職安保員,與園區運營公司安保部有效對接,保證整個園區無盲區。

對於皮革產業園區來說,由於園區內都是皮革深加工的上下游企業,在汙水處理方面成本較高,在環保方面也有很高的要求。阜新皮革產業開發區為此建造一個高標準寬隔離的綠化帶,相關區域的綠化率達25%以上。各類危害性物質,在各廠區內處理不得排出廠外,基地汙水處理廠及固體廢棄物處理站,對基地汙水及固體廢棄物進行集中處理,且集中處理汙水價格低於市場平均價格。

中企君薦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