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与泪的交锋,俄罗斯帝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间的恩怨情仇

在亚欧大陆上有这么一对世仇,从17世纪-20世纪三百多年的时间里,两个国家进行了12场血腥战争。

公元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十一世殉国,罗马鹰旗倒下,国祚长达千年的拜占庭帝国彻底灭亡。

公元1469年,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三世与拜占庭帝国末代公主索菲亚结婚。伊凡三世正式宣布莫斯科公国是拜占庭帝国的继承者,并以拜占庭双头鹰为国徽。
血与泪的交锋,俄罗斯帝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间的恩怨情仇

此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为控制黑海的两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区域———高加索和巴尔干地区———进行过长期对抗和竞赛。

第一次俄土战争

为取得黑海的出海口,彼得大帝亲政后发动了对土耳其帝国的远征,在土耳其帝国与克里木汗国的拼死抵抗下,彼得大帝的远征徒劳无功。

第二次俄土战争

公元1696年,在吸取第一次远征的教训后,彼得大帝发起对奥斯曼帝国的第二次远征。本次战争,俄国夺取了亚速要塞及附近地区,为向黑海扩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次俄土战争

公元1711年,彼得一世率兵亲征土耳其,却陷入土耳其和克里木汗国军队的重围,最终战争以俄国放弃亚速要塞而告终。
血与泪的交锋,俄罗斯帝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间的恩怨情仇


第四次俄土战争

公元1735年,俄国大破土耳其帝国,迅速攻占亚速要塞,但是,在瑞典的威胁下,俄国被迫放弃扩大战果。

第五次俄土战争

公元1768年10月6日,土耳其帝国主动对俄国宣战,此时俄国在女皇叶卡捷琳娜统治下国力强盛。俄国名将鲁缅采夫和苏沃洛夫大破土军,控制了克里木汗国,夺取了刻赤海峡附近地区。

第六次俄土战争

公元1787年,土耳其帝国再度对俄国宣战,依然是俄军所向披靡。俄国正式吞并克里木汗国,俄国国界向土耳其一方大大推进。
血与泪的交锋,俄罗斯帝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间的恩怨情仇

第七次俄土战争

公元1806年,在拿破仑的支持下,土耳其再次对俄国宣战。此时俄军主力要应对拿破仑,只能派出偏师抵抗土耳其。但在巴格拉季昂和库图佐夫的指挥下,俄军偏师击败了土耳其,俄国从土耳其手里获得比萨拉比亚和西格鲁吉亚。

第八次俄土战争

公元1828年4月26日,俄国对土耳其宣战,在俄军的进攻下,土耳其军队依然不堪一击。依然西方列强的干涉,土耳其与俄国媾和、避免了亡国的命运。

第九次俄土战争

为控制黑海、吞并土耳其,俄国挑起战争。公元1854年,为避免俄国全面吞并土耳其,英法介入战争、全力支持土耳其。在英法的打击下,俄军惨败,沙皇尼古拉一世自杀,俄国被迫签订城下之盟。

第十次俄土战争

公元1877年4月24日,俄国以支持塞尔维亚、黑山为名义,再度向土耳其宣战。腐朽的土耳其军队无力抵抗俄军,只能依靠英国与奥匈帝国的干涉而苟延残喘。在将巴尔干半岛变成势力范围后,俄国见好就收,与土耳其议和。


血与泪的交锋,俄罗斯帝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间的恩怨情仇

公元1917年,俄罗斯帝国瓦解。公元1922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覆灭。两国之间的战争结束。然而,只要俄罗斯还抱有南方出海口梦,依然以拜占庭帝国继承人自居,那么,俄罗斯与土耳其之间就不会有真正的和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