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在面臨著怎樣的國際環境?習近平的最新判斷來了

6月22日至23日,中央外事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對於我國當下所處的國際環境,習近平如何判斷?

△《新聞聯播》視頻:習近平強調 努力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

歷史交匯期:十九大到二十大

在講話中,習近平強調,從黨的十九大到黨的二十大,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具有特殊重大意義。

習近平再次提到歷史交匯期。之前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指出,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

由此可見,當下我國正處在歷史交匯期,而在習近平看來,這個時間節點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具有特殊重大意義。

我国现在面临着怎样的国际环境?习近平的最新判断来了

△6月22日至23日,中央外事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歷史交匯期我國外部環境有何特徵?

處在歷史交匯期的中國,外部面臨著怎樣的國際環境?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表示,縱觀人類歷史,世界發展從來都是各種矛盾相互交織、相互作用的綜合結果。我們要深入分析世界轉型過渡期國際形勢的演變規律,準確把握歷史交匯期我國外部環境的基本特徵,統籌謀劃和推進對外工作。

既要把握世界多極化加速推進的大勢,又要重視大國關係深入調整的態勢。

既要把握經濟全球化持續發展的大勢,又要重視世界經濟格局深刻演變的動向。

既要把握國際環境總體穩定的大勢,又要重視國際安全挑戰錯綜複雜的局面。

既要把握各種文明交流互鑑的大勢,又要重視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盪的現實。

我国现在面临着怎样的国际环境?习近平的最新判断来了

這裡提到的四個“大勢”是對國際形勢的最新判斷和深刻把握,而就在不久前的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上,習近平對世界大勢和時代潮流也有一個判斷:

儘管當今世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但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的呼聲不容忽視,國際關係民主化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

儘管各種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不斷湧現,但捍衛和平的力量終將戰勝破壞和平的勢力,安全穩定是人心所向

儘管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逆全球化思潮不斷有新的表現,但“地球村”的世界決定了各國日益利益交融、命運與共,合作共贏是大勢所趨

儘管文明衝突、文明優越等論調不時沉渣泛起,但文明多樣性是人類進步的不竭動力,不同文明交流互鑑是各國人民共同願望

兩相對照,習近平對當前我國所面臨外部環境的判斷越發清晰。

我国现在面临着怎样的国际环境?习近平的最新判断来了

在歷史交匯期把握歷史性機遇

這樣的大勢對我國來說意味著什麼?習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給出的答案是:當前,我國處於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者同步交織、相互激盪。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對外工作具備很多國際有利條件。

在今年的1月5日,習近平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時也鮮明指出,當前,我國正處於一個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

歷史交匯期,也是歷史機遇期。有利條件很多,仍然大有可為。

問題是如何在歷史交匯期把握歷史機遇?這裡需要提習近平的另一篇講話。5月28日,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習近平在講話中還提到一個“歷史性交匯期”。他指出:“現在,我們迎來了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同我國轉變發展方式的歷史性交匯期,既面臨著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又面臨著差距拉大的嚴峻挑戰。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有的歷史性交匯期可能產生同頻共振,有的歷史性交匯期也可能擦肩而過。”

在歷史交匯期這樣的重大歷史關頭,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具有特殊重大意義的這樣一個時期,我們必須深刻領會習近平對國際大勢的判斷,把握大勢、搶佔先機,直面問題、迎難而上,統籌推進各項工作,努力實現同頻共振,避免歷史性機遇擦肩而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