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民俗」川南农耕文化中的岁时礼俗饮食(上)

点击上面蓝字“方志四川”添加关注!

「方志四川民俗」川南农耕文化中的岁时礼俗饮食(上)

一个地方的风俗、礼仪、饮食文化,是农耕文化中地域性社会、历史、民众心理和精神追求的综合反映,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特有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现代文明与西方文化的交融,尤其是西方“快餐文化”、“网络”文化正占据着打工农民群体的文化生活,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川南农耕文化中的岁时礼俗和饮食文化,正渐渐退出它的生活舞台。这种文化一旦消失,将对这一地域性民众情结和凝聚力产生消极作用,不利于现代农村弱势群体文化对乡情、族群的团结和凝聚作用。我们试图通过记忆来留住川南人的乡愁,留住川南农耕文化中的优秀品质,并希望把优秀的传统习俗、饮食文化传承下来,把好的岁时礼俗传承下来,保存川南特有的优良民风,增强这一区域民族文化自信,丰富地方文化多样性。

插秧“洗泥”

﹏﹏﹏﹏﹏﹏﹏﹏﹏﹏﹏﹏﹏﹏﹏﹏﹏﹏﹏﹏﹏﹏

春耕时节,江安县长江南北乡村的稻田要经四犁八耙精耕细作之后才开始插秧。插秧时,会唱山歌的老农一边插秧一边唱着山歌,年轻人也会学着唱,悠扬的歌声会给周围的男女老少带来愉悦、快乐,也让日晒雨淋的插秧人忘却疲劳增添快乐。插秧最后一天结束时要举行“洗泥”仪式(湖南、江西一带土家族人又叫“糊仓”)。一个生产小组或一个庄园(解放前地主的土地和租佃农民形成的聚居群体)给领队“洗泥”前要在一块大水田举行插秧比赛,赛出插秧能手,随后进行“洗泥”仪式。一起插秧的伙计你追我赶、争相扔泥巴的游戏。领队身上的泥巴越多,这个生产小组(庄园)种的稻子就意味着风调雨顺,农作物就会丰收。仓里储的粮食鼠不咬、虫不蛀,粒粒饱满,颗颗金黄。川南洗泥的民俗里透出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祝福,更是当地人勤劳致富的质朴彰显。仪式结束后,用酿好的米酒及过年留下来的米花糖、腊肉、香肠等年货加上新产的胡豆、豌豆及老妈妈老婆婆做的各种干盐菜、水盐菜,再用地里的苦玛菜煮稀饭吃一顿,表示一度繁忙的春耕生产结束了。

端午节食俗

﹏﹏﹏﹏﹏﹏﹏﹏﹏﹏﹏﹏﹏﹏﹏﹏﹏﹏﹏﹏﹏﹏

端午节在川南民间又称端阳。这一天早上,乡下农家户户都要到田边地角或草坡上找些草药如菖蒲、艾叶、葛藤等各种草药,扎捆成狗、虎(多为艾叶)状的避邪或驱魔物挂在大门前的屋檐上,有的还用雄黄渍猪肉或大蒜,用线拴挂在“艾狗”“艾虎”之上,以此避邪驱魔或除氲病,在夏秋时节用它们可治蚊虫叮咬。

「方志四川民俗」川南农耕文化中的岁时礼俗饮食(上)

在江安县民间,端午节还习惯早餐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传说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公元前340年,时楚国大臣的屈原积极主张楚国联合齐国,抗击秦国,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反而被罢了官,发配到边远的地方。楚国快要灭亡时,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农历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自杀,为了不让江中的鱼吃屈原的尸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后来每年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为什么后来又用簝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有书记载:“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簝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两千多年来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端午节食品。历史上吃粽子,实际上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

端午节午餐必有盐蛋、苋菜和各种新鲜疏菜。妇女则在端午节前到山上田地里采摘各种草药做成香料晒干磨成粉,用红、蓝、绿、青、白、紫等各色布料缝成大大小小的香包,端午节这天让男女老少都佩戴上以避邪除汗臭。若是新婚夫妇,则要买上至少两把蒲扇(有叔公、叔伯的都要买蒲扇)到娘家送节。在江安县城或井口长江里,还举行赛龙舟或游泳比赛,开展捕捉江面上放游的活鸭子活动,“文革”前后被作为“破四旧”废止。改革开放后,龙舟赛又成为当地政府文化建设的内容,偶尔举办一次。

“七月半”习俗饮食

﹏﹏﹏﹏﹏﹏﹏﹏﹏﹏﹏﹏﹏﹏﹏﹏﹏﹏﹏﹏﹏﹏

江安县农村农历七月十三日,家家户口户都要吃“灰麻儿”过鬼节,俗称“七月半”,城里文化人称中元节,也称“盂兰盆节”,北方人是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尤以华南,是七月十四日)这一天,有些地方又俗称鬼节、施孤。依照佛家说法,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佛教徒举行“盂兰盆法会”供奉佛祖和僧人,济度六道苦难,以及报谢父母养育慈爱之恩。清朝王凯泰的《中元节有感》一诗把“七月半”鬼节的历史原由和道义比较完整地表达出来了。

道场普渡妥幽魂,

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首,

肉山酒海庆中元。

到了“七月半”晚上,家家户户除了会摆上贡品、焚烧“纸钱”外,还要在大庭或公众场所,请和尚念经,投贡品,烧纸衣,以示赈济“无主孤魂”,但要禁止燃放鞭炮。因为根据民间说法,在“七月半”摆贡品是为先祖亡灵返阳享用,如放鞭炮有驱逐之意,故不能放鞭炮。

「方志四川民俗」川南农耕文化中的岁时礼俗饮食(上)

在老家农村,此时一般都夏收夏种完毕,农民也会于这天做各类食物敬“田伯公”,望来年有个好收成。一些较为富裕的大户农家还会在这天备办酒菜、茶点,宴请“双夏”为其帮工的邻亲。记得年少时“七月半”前后,母亲免不了要做一顿“灰麻儿”饭吃。中午用自种的新黄豆叫上我们姐弟俩推石磨豆花,母亲点豆花还很特别,豆浆烧开过漏后放入大铁锅,用微火边点边烧浆,胆水要用水稀释后慢慢点直到豆浆烧得冒出泡时,豆腐成团浆变淡黄色时为止,然后用漏米箕轻轻按几下,边按边舀去一部分浆水,等凝聚成团浆水变清黄色时让微火焖烧几分钟即可食。困难时期,母亲还将豆渣炒干微黄放入用嫩粑蕉叶做成的草兜里置放在灶台的烟囱旁边让烟薰烤几日,等香气扑鼻时取出,将切碎的生辣椒拌入做成豆渣粑,再在火炉上烤干,那个豆潭粑呀下稀饭真香哟至今难忘。豆渣还有一种吃法,将豆渣放入锅中渗一定水煮开,再将丝瓜切成片或青叶菜切碎放入煮几分钟再放少量盐就可吃,味道清爽可口。

“七月半”期间,正match是乡间繁忙的农忙结束时。人们借此节日趁机稍事休息,做上几桌美食佳肴,与亲朋好友共享美好时光,增进友情、亲情。这是江安农村特有的时代色彩和生活气息。

中秋节食俗

﹏﹏﹏﹏﹏﹏﹏﹏﹏﹏﹏﹏﹏﹏﹏﹏﹏﹏﹏﹏﹏﹏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中秋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史籍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是最早有史书记载的节日。

在中国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中秋节,每个地方的习俗不同,但每一种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方志四川民俗」川南农耕文化中的岁时礼俗饮食(上)

中秋节,北方美食首推月饼,其起源说法多种。一说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条,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后来很长历史时期,甚至在上世纪末,许多月饼上还贴有一方小纸片!只可惜,近年所产月饼已不见小纸片踪影,月饼所含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荡然无存。另有一说,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下元朝残余势力盘踞的元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臣民。月饼从此成为中秋节“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最初的月饼,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靠月饼隐蔽的传话得胜,八月十五日凯旋,此后,吃月饼成为每年的习俗。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进献士兵床战用的天元益健和大批美女以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月饼是圆的,且被赋予团圆之意的朝代是明朝,刘侗《帝京景物略》说:“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又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还记述了明代北京中秋制作月饼的盛况:坊民皆“造月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心灵手巧的制饼工人翻新出奇,月饼上做出各种花样,彭蕴章《幽州土风吟》描述说:“月宫符,画成玉兔窑台居;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悔煞嫦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玉杵驻丹颜。”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清人袁枚《随园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北京的月饼则以前门致美斋所制为第一。遍观全国,已形成京、津、苏、广、潮五种风味系列,且围绕中秋拜月、赏月还产生了许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状元”:把月饼切成大中小三块,叠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为“状元”;中等的放在中间,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为“探花”。而后全家人掷骰子,谁的数码最多,即为状元,吃大块;依次为榜眼、探花,游戏取乐。

「方志四川民俗」川南农耕文化中的岁时礼俗饮食(上)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的“举杯邀明月”,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据说,中秋吃月饼最早可以上溯到周代,源自我们民族祭月拜月的一种仪式,可说是自然拜物教的一种表现。“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多么美好的诗句,而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已经成为我们民族古老而美妙的神话之一,演绎着农业时代人们把月亮作为一种神对待的那不同一般的崇拜。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那时还有卖兔爷儿的,是把兔子奉为与嫦娥一样神的。只是现在兔儿爷早被米老鼠和樱桃小丸子取代了。

其实,我国最早出现月饼的文字记载,是出自苏东坡的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也就是说从宋代时起,月饼才渐渐大行其市,并且让月饼多了团圆的另一层含义,圆圆的月饼正好取了团圆的圆的象征意思,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清代有竹枝词写道:“红白翻毛制造精,中秋送礼遍都城。”民国北平的俗曲唱道:“荷花未全卸,又到中秋节,家家户户把月饼切,香蜡纸马兔儿爷,猜拳行令同赏月。”可以想见,在岁月的更迭变迁之中,月饼已经普及得相当广泛了。

月饼的馅可以百花齐放,但甜是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古代原始的农业社会,蔗糖和蜂蜜的出现之前,甜曾经是人们一种向往和欲望,是被古代哲人认为是和光明连在一起的两件最高贵的事情,是和美连在一起的最好的一个词汇。所以,到现在我们还在说“甜美的生活”,把最好的日子用甜来表达,是最高贵的一种体现。因此,月饼的甜味是必然的,是主要的,是体现了一个饱尝辛酸苦辣的民族长期以来对生活特别是团团圆圆、甜甜蜜蜜生活由衷的向往和礼赞。

如今,人们已越来越怕甜了,把甜和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症联系在一起,甜变成了一种可怕的事情。如今的月饼自然要迎合人们的新口味,不敢甜,却敢又是海鲜馅又是鲍鱼鱼翅燕窝馅,甚至还有人参馅,花脸般百变时尚起来,把本来象征合家团圆与生活甜蜜的那一点质朴的意义,非要练就老君炉里那保命养身的八卦金丹不可。但是,月饼成了一个筐,什么馅都敢往里面装。自然便敢于把大众化的月饼做成贵族式的顶尖产品,几千元乃至上万元一个硕大无朋或价值连城的月饼,都不是新闻,去年居然曾经花样翻新做成纯钛金的月饼,和时装秀一起“秀”一把。时代变迁了,民族传统中民俗的东西就一定也要变没有了吗?或者非要变得商业色彩那样浓重不可和奢侈豪华不可吗?还好,政府已出台强制性指令,不许豪华包装月饼,致使月饼的价格不得不屈尊下来。这当然是好事,只是要将月饼真正回归本来的位置上,也不是一时之事。为了赚钱,月饼仍然在花样翻新,我们自己和自己逗着玩。每当想起在我们的月饼历史中曾经出现过这样的大月饼和金月饼时,总忍不住想起溥仪当年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长二尺,重二十斤,就已经被当时的人们叹为观止,如今看来只是小巫见大巫了。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民间传说让中秋节更增添了神灵色彩。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当代诗人颜贤风的《轱辘律·中秋明月寄相思》之三“桂花香径淡凝脂,幽苑疏红绕柳丝。垂暮浮云捎独白,中秋明月寄相思。挥毫笺赋千年怨,点墨风吟万古痴。异地同心如咫尺,举杯遥祝共题诗”最能反映我国现代人的中秋情怀和精神追求。

「方志四川民俗」川南农耕文化中的岁时礼俗饮食(上)

在江安,中秋节的早餐,主要吃糍粑,就是用本地种的糯米用清水浸泡一两小时后再用木制蒸具蒸一小时左右,待熟时用开水淋一两次蒸干水份后放入石碓窝,用大碗口粗的木碓窝棒(两头大中间细长约两米的梨木或红豆树做成的),现在有用芦稿杵捣,但没有木碓窝棒棒打的泡酥可口。糍粑打好之后,用米粉洒在桌面上,再将糍粑拧成一个个小团放在用米粉洒的桌面上,等“收汗”后,放入已烧烫的铁锅里烙至发泡呈两面黄色,起锅后放入碟盘里蘸上白糖黄豆面或白糖芝麻面,咬一口再蘸一下,那滋味让人口谗哟。听老人讲,吃完糍粑后要喝口凉开水,就不会隔食。中午,则是丰盛的佳肴招待客人,晚上自然是亲朋好友把酒赏月话秋收秋种,农民丰收的喜悦和欠收的愁肠也自然地在酒桌上流露出来,然后,大家又用安慰的话语和希望寄托在来年的收成上。

江安长江南北两岸的农民就是这样年复一年地守望着那一份土地那一份希望!

「方志四川民俗」川南农耕文化中的岁时礼俗饮食(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