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欲孝而亲不待——孝敬何待清明时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是树想静静地呆一会,可是风却让他不停地摇曳。当你想赡养双亲,可能他们已等不及便过世了。这句话出自《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和出自 《韩诗外传》卷九,这是丘吾子说给孔子的话,旨在宣扬儒家的孝道。此话是从反面来告诫孝子们,说明行孝道要及时,要趁着父母健在的时候,而不要等到父母去世的那一天。后来,大多数人都习惯说成“ 子欲孝而亲不待”。


子欲孝而亲不待——孝敬何待清明时

曾有人例举过,人们在成长过程中,从1岁到50岁是怎样对待父母的,想想你是这样的吗?

当我们1岁的时候 ,父母喂我们并给我们洗澡,而作为报答,我们整晚哭着,没让他们休息。

------

当我们18岁的时候,父母为我们高中毕业感动的流下眼泪,而我们跟朋友聚会到天明。

当我们19岁的时候,父母付了大学学费又送我们到学校的第一天,我们要求父母在离校门口较远的地方下车,怕被朋友看见会丢脸。

------

当我们50岁的时候,父母常患病,需要我们的看护,我们反而在读一本关于父母在孩子家寄身的书。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孩子在成长中父母所付出的艰辛,这就是当今年轻人的“孝道”。当今的我们,应当好好反思,好好向古人学习。

终有一天,父母去世了。突然想起了所有从来没做过的事,他们像榔头痛打着你心。有些事可以等,但是惟独对待父母的爱,孝敬父母是不能等的。趁我们的父母还健在,常回家看看他们吧。否则我们的事业再红火,挣的钱再多,但是等那时再回来看他们时,往往会让我们产生一些歉疚,有些事过去了是没法补偿的,会令我们一辈子不能释怀。

子欲孝而亲不待——孝敬何待清明时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父母在世常孝顺,胜过死后空祭坟。山珍海味满灵桌,冥钱烧得满天昏。如此排场行孝道?分明是在哄鬼魂。君生一饭知冷暖,君死怎能闻腥荤?活着不给父母钱,死后烧钱更愚蠢!世间为人儿女辈,父母健在勤过问。乌鸦尚知反哺乳,羊儿跪乳懂感恩。为人在世孝为先,免得亡后假殷勤。请孝敬父母!善待活着的人!......

在过世的亲人坟前,纵有千言万语,再长跪叩首,都表能弥补自己对他们的亏欠。工作再忙,事情再多,路途再远,都抽点时间回家看看吧,多陪陪爸妈,哪怕只是短暂的相聚,见面就是一种放心,至少不要让爸妈为儿女担忧。时间总是公平的,也是不讲人情的,时间永远不回头,为了少一些遗憾,为了多一份温暖,让父母有生之年多一些陪伴,少一些孤独,常回家看看!

子欲孝而亲不待——孝敬何待清明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