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戰敗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崔硯澤

在一百二十三年的1895年2月,清朝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清朝和日本的甲午戰爭以清朝的徹底失敗而告終,我覺得這次失敗是清朝之後退出我國曆史舞臺的一個重要點,雖然在這之前我們也打過敗仗,比如鴉片戰爭、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等等,但還是不能跟甲午戰爭比,前面的幾次戰爭並沒有損耗我國的元氣。

鴉片戰爭和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的失敗讓清朝認識到閉關鎖國的弊端,開始洋務運動,建立了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為此清朝花費重金從當時的歐洲強國英國和德國等進口了先進的戰艦,組成了北洋水師和南洋水師。
北洋水師的裝備在當時的亞洲可以說是傲視群雄,“定遠號”、“鎮遠號”兩艘主力艦就各有七千多噸的排水量(七千多噸的排水量是什麼概念?)在2012年之前,我國的海軍最大噸位排水量的軍艦都沒有達到“鎮遠號”的排水量,所以當時清朝的北洋水師不但船堅炮利,艦上的軍官基本都曾留學英國當時最好的軍官學校。
而當時的日本最大的戰艦噸位和排水量不及“鎮遠號”的一半,日本的軍艦當時雖然裝備不如我們,但是在士氣、軍心和民心和領導人的決心完勝當時的清朝。在甲午戰爭第一次和日本的大海戰的時候,首先被擊沉的是鄧世昌指揮的“致遠號”等戰艦,其他的戰艦沒有繼續跟日本海戰的勇氣,嚇得再也不敢出站。讓日本順利登陸,保護北洋水師的海岸炮臺輕易被日本佔領,日本調轉炮口,用我們的陸軍大炮,轟炸劉公島,那段歷史是清朝的恥辱,也是中國歷史的恥辱,這時的北洋水師跑的四處亂竄,拆下艦上的炮圈去賣錢,艦長逼迫水師提督丁汝昌投降,丁汝昌寧死不投降,最後服毒自盡,為國家盡忠,最讓人不敢相信的是最後留在艦上向日軍還擊的是英國幫助北洋水師訓練的英國海員,戰爭的最後,“鎮遠號”被日本俘獲,到現在,“鎮遠號”還在日本展覽。

我覺得甲午戰爭的失敗,並不是因為清朝海軍的落後,那個時候的北洋水師不落後,也不是沒有錢,當時的清朝年收入接近億兩白銀,失敗的原因完全是因為清朝的腐敗,領導清朝的慈禧沒有了戰鬥力,戰敗後賠給日本的兩億三千萬兩白銀足夠把當時全世界的海軍買下來。


瀟湘家天下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大清帝國一無策畫戰守、運籌帷幄的大本營或參謀本部,二無調度補給的後勤體制。大清帝國對抗日戰爭,可說是無絲毫準備。朝廷中的所謂“清流”之所以不斷主戰,無非要手握兵權的李鴻章赤膊上陣,率領他那批過氣淮軍,和那炮慢船緩的北洋水師,去和東洋小鬼廝殺一番。——勝則大清之福,敗則老李砍頭。梁啟超曰,李鴻章實乃“

以一人而敵一國”也。

被梁啟超成為“以一人而敵一國”的李鴻章

李鴻章從事洋務運動多年,對此豈有不知之理。所以他雖奉諭不斷把大批淮軍派往朝鮮增援,他的真正顧慮的,卻在北洋水師。中日戰爭已箭在弦上時,他還連電駐英公使龔照瑗,要他“設法購速率在二十三海里以上之最新式大軍艦”,同時搶購“智利鐵甲艦二隻”以壯大我軍,真是臨渴掘井。另一面,李鴻章冒全國辱罵之大不韙,嚴令丁汝昌保艦避戰,不得冒險主動尋戰。在他看來,只要海軍不敗,則陸軍雖挫,華北仍可無虞,京津安全終能確保也——他還是相信他的寶貝海軍,“攻雖不足,守則有餘也”。

北洋水師旗艦定遠艦

誰知甲午海戰於1894年7月25日爆發後,不出數週,北洋艦隊竟一敗塗地,不到半年,全軍覆沒。堂堂主力艦,最後為敵方俘虜,竟被拖回三島,充當海邊碼頭上的商用躉船。至於陸軍之一敗塗地,更不忍多說。牙山一聲炮響,我軍竟土崩瓦解,一潰千里。僅僅幾個月,日軍不但佔盡邊塞,且逼近京師。大清朝野震動,不獲已而靦腆求和,真是丟人之極!

甲午戰爭期間駐紮營口的中國守軍

根據提問,重點應該是海戰為何失敗。

甲午海戰之前,北洋水師存在最大的弱點有兩個一是無新式軍艦。所有艦艇均為1888年前下水的舊式軍艦;二是無速射炮。甲午戰前,李鴻章託人緊急購買的十二尊快跑,此時還沒來得及安裝。現代化海空戰,全打科技,全打代差。人海戰術、血氣之勇,都是中世紀的戰法。海灣戰爭之前,薩達姆坐擁百萬大軍,裝備強過當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號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結果遇到美軍一觸即潰,如同一盤散沙,關鍵還是科技不如人,武器不如人。

據統計,黃海海戰,定遠、鎮遠兩艦共有十二寸巨炮八尊,四小時中共發彈197發,有十彈直接命中敵艦。不幸北洋水師無戰場經驗,每炮只有“爆炸彈”15枚。爆炸彈之外,其餘多為“穿甲彈”,而“敵艦無重甲,穿甲彈攻力雖猛,過猛反而無用”。其中兩枚穿甲彈直接擊中敵艦“西京丸”,把西京丸鑿了四孔,穿船而過。

黃海海戰中的日本吉野艦

北洋水師各艦小炮共發炮彈482枚,有58枚直接擊中敵船。敵艦比叡號被我圍攻,“獨中22彈,幾被擊沉”。北洋水師一艘魚雷曾經攻擊敵艦,“不意此雷迫近敵艦時竟潛入船底之下,穿船而過”。

整場海戰中,日本聯合艦隊速射炮多,命中率約為15%。北洋水師炮少,射速慢,命中率達到10%以上。敵艦“快捷如鯊魚”,要來便來,要走便走,要打便打,不打,我亦不能追擊。然我二艘主力艦則“沉重如大海龜”,任你捶打,也不會下沉,鯊魚亦奈何不得。

北洋水師鎮遠艦,在威海衛被日本海軍虜獲,掛上日本旗

至下午五時半,伊東深恐天黑,北洋水師魚雷艇逞兇,乃收隊而逃。北洋水師追之數里,速度不及,愈追愈遠,也只好收隊而歸。黃海血戰,北洋水師損失“致遠”、“經遠”、“超勇”、“揚威”、“廣甲”5艘軍艦,死傷官兵千餘人;日本艦隊無一艘艦艇被擊沉,死傷官兵600餘人。黃海海戰以後,由於北洋艦隊不敢再戰,日本基本上掌握了黃海制海權。


文明臨沭

甲午戰爭爆發的時候,日本已經是一個初步建立了現代工業體系的國家,而中國還是一個純粹的農業國家。

雖然通過洋務運動,中國也建立了一些工業,比如江南造船廠,並且通過向歐洲列強採購,組建了裝備了南洋水師、北洋水師。但中國從文化教育,到政治制度,都還是處在前現代的農業社會狀態。

這就好比說,一個是已經在歐美名校獲得博士學位歸來的富家公子,一個是剛發家致富的小學還沒畢業的農民企業家,雖然都是西裝革履,頭髮鋥亮,穿金戴銀,但是氣質差別還是太大了,一開口就知道這個差距不是錢能填起來的。如果兩個人都站在非誠勿擾的舞臺上,女嘉賓選擇誰,這個問題就不用思考了。

日本和中國都是被迫打開國門的,都是在被歐美列強打敗之後,被迫打開國門,開始了近現代化歷程的。但日本的節奏比中國快很多,日本很快就通過明治維新,完成了工業化的前期準備,而中國則在兩次鴉片戰爭之後,得出了中國各方面仍然是領先的,只是器物不如人的結論。

所以,當日本已經完成前期準備,開始進行工業化建設的時候,日本在討論的是如何更好更快更低成本的實現現代化和工業化,清朝還在爭論洋務運動到底好得很還是糟的很,在是否應該學習西方技術的問題上還在引經據典的辯論,爭吵不休。

一個工業化的國家,最根本的是要實現人的思想的工業化和現代化。日本是在進行工業化之前,就已經確定了要進行現代化教育,而中國始終在考慮,如何一方面學習西方現代技術,引進西方的堅船利炮,但同時又要保持自己的文化傳統。這就等於要給一個二八六的電腦,硬裝一個win x的系統,雖然看著也像那麼回事,但是真正開機運行,馬上就崩潰了。

甲午戰爭時對日本的明治維新的成果的檢驗,如果這個檢驗通過了,日本就進入了列強的隊伍,從此就可以和歐美列強平起平坐了,不用再被欺負了,可以和列強一起去欺負別人了的。當然,甲午戰爭也是對清朝的洋務運動的成果的一次總檢驗,看洋務運動到底有沒有提高中國抵禦外侮的能力。

結果是大家都很清楚的,日本一戰而勝,從此進入了獵槍隊伍,加入了欺負和搶劫中國的行列,而中國則在戰爭爆發後,迅速暴露出了自己的本來面目,一敗塗地,日本一路從朝鮮半島打過來,佔領東北,幾乎都要危及北京。戰後簽訂的條約更是把中國的戰敗賠款數字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如果不是獵槍干預,中國還得割讓遼東半島。

臺灣就更不用說了。雖然說日本侵略臺灣已經準備多年,而且之前已經發動了一些大大小小的侵略戰爭,都中國都未承認。在甲午戰爭之後,日本夢寐以求的佔領臺灣的目標,中國也承認了。如果既佔領臺灣,又佔領遼東半島,對中國日後的影響之大,恐怕是難以計量的。

所以說,甲午戰爭戰敗,給中國人最大的啟示其實就是一條,現代化是買不來的,中國造不了的,買來也不會用,租來也沒有用。而中國要實現現代化,就必須進行徹底的變革,從政治、經濟到文化全面進行改革,讓中國成為一個現代化的工業國家。否則,中國就將繼續處於被侵略的地位。


蕭武

120年前的中日甲午戰爭,導致中國失敗的原因有很多,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思想觀念等方面,但是直接的主要原因還是軍事上的。

1、軍事改革不徹底。第二次鴉片戰爭後,西方列強的炮火將清朝統治者從“天朝上國”的美夢中驚醒。為應對外患,自強禦侮,清政府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然而,這場軍事改革運動先天不足,問題重重。出於指導思想“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束縛和約束,晚清的近代軍事化改革只能在不觸動舊的政治體制和綱常名教的前提下進行,因而始終侷限於和停留在購買、仿製西方武器裝備這樣的狹窄範圍和底層面上。到頭來只是實現了武器裝備和教育訓練方式的革新,而在軍事制度、軍事理論與軍事觀念等方面,則幾乎毫無建樹。即使這樣,還受到了強大的封建保守勢力的嚴重阻擾。30年軍事改革,清王朝始終沒有建立起和打造出一支具有真正近代化戰力,適應近代戰爭和國防需要的軍事力量。



2、戰爭準備不足。長期以來,清朝上下對日本普遍抱著輕視的心理,認為是彈丸小國,不以為意。李鴻章曾上書慈禧警惕日本,沒有引起重視。李鴻章本人也對日本的崛起速度之快及侵略野心之大,缺乏足夠清醒的認識。自稱“北洋海軍規模,足以雄視一切,渤海門戶,深固不搖”。由於輕視日本,直到戰爭爆發前,清軍對日軍的戰爭準備和軍事行動情況幾乎一無所知,更無法對日本的戰略意圖做出正確判斷和應付。準備不足,一開始就陷入了被動的局面。



3、戰略指導混亂無方。沒有一套完整的戰爭組織體制,政治體制。光緒帝沒有決策權,重大決定需要慈禧太后的認可才能貫徹執行。反觀日本,有天皇主持的臨時大本營,下設參謀部制定作戰計劃,統一協調指揮,十分順暢高效。戰略謀劃能力缺乏和戰略決策效能低下。

4、戰術戰法不當。在戰術戰法運用上,清軍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仍以過去的作戰方法和經驗對敵。照搬冷兵器時代的方法應對新式戰爭。集團衝鋒,不會散兵隊形,常常發起進攻就被密集火力殺傷。



5、軍隊戰鬥力低下。武器裝備總體上落後日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體現在部隊裝備水平參差不齊,整體作戰效能較差。戰鬥精神匱乏,意志渙散。沒有憂患意識,官兵貪圖享樂,部隊管理鬆懈,紀律廢馳。比如,北洋海軍基地居然有70家妓院。和日本對打時,常有主將先逃的情況。


木語雜談

如果要說,那就是清帝國沒有進化而日本進化了。

清帝國腐敗嗎?腐敗。有其他朝代腐敗嗎?比起明末還是要好一些的。作為傳統帝國,其實清帝國只是在循規蹈矩地做一些不涉及體制問題的改革,比如太平天國後大量提升漢族官僚的地位、吸納近代工業等等。但是近代化基礎是社會變遷,並非技術發展,清帝國以地主、鄉紳、政治官僚和皇權組成的傳統政治模式不可能形成真正的近代國家。不過太平天國後,清帝國享受了相當長時間的和平,改革願望非常低。

但是日本明治維新後,傳統的大名和武士階層被新型近代財團取代,日本的新興近代工業資產階級、近代官僚、近代軍隊和天皇之間形成了新的政治共同體,現代國家組織已經基本完備。

那麼差距在哪裡?日本可以更高效和徹底地動員社會,以清帝國不敢想像的程度汲取社會資源。比如近代稅收體系、民眾捐款等等。而清帝國除了海關,只能非常低效地吸納產出有限的農業稅收。同時,日本政治精英之間形成了關於擴張的高度共識,在元老派地領導下目標明確可以形成合力。而洋務派卻無處不在地受到制衡,近代部門的地位只能與處於整個政治體系的邊緣,根本無法成為核心。李鴻章和翁同龢之間的關係就是最為典型的寫照。日本帝國還控制了地方,央地關係也比較明確。清帝國在太平天國後日益倚重地方大員,反而部分地分散了帝國的力量。

所以,近代國家和傳統帝國就有本質上的差距,日本可以逐步建立近代教育體系、在皇權基礎上發展民族主義、還傾盡全力引進西方技術與理論,這些都是清帝國根本不能做到的。日本雖然實體規模小,但是效率遠遠勝於清帝國。

放到戰場上,差距更大。清帝國唯一近代化的海軍只能作為防禦型海上力量存在,而且受到傳統官僚的嚴重掣肘。挪用海軍軍費修建皇家園林僅僅是一部分,更多的時候海軍所需要的基本日常支出根本得不到朝廷的支持。儘管北洋海軍表現不錯,但是技術上的差距已經無法用人的努力來彌補。至於陸戰,以團練起家的淮軍根本不是日本近代化的國民軍的對手,在裝備水平與日軍處於同一水平的情況下紀律和戰術都非常糟糕,常常遠遠地放槍,日軍逼近後就潰逃,完全沒有作戰能力。戰場上的失敗早就註定了。

所以,甲午戰爭本質上是近代國家與傳統帝國之間的戰爭,兩者已經不再是傳統東亞戰爭的模式。不過甲午戰爭倒也終結了中國政治精英的“體用之爭”,問題不再是要不要改變中體,而變成了是改革還是革命。


怪蜀黍老囧曾


甲午戰敗,百年恥辱,中華民族危亡,今天我們重新去審視那段慘痛的歷史,那段中華民族血與淚的開始,也正是這段血淚史,才有了中華民族從來沒有過團結和奮進,才有了今天中華民族的無比強大和偉大復興。


回到問題,可以很肯定,甲午之戰大清必敗,敗在貪腐、敗在人心已散、敗在制度、敗在不思進取、敗在夜郎自大、敗在閉關鎖國、敗在奸臣當道、敗在忠臣謹言、敗在思想陳舊、敗在一人當權眾人無言。大清統治下的中華民族已是病入膏肓之人,手無縛雞之力,民眾沒有團結之心,國不國、臣不臣、民不聊生。


大清末期,整個清朝集權政府已經從根爛了,個別如李鴻章等大臣雖早已看透和外國的差距,一力主張改革弊端,購買洋槍、大炮,尤其是鐵甲鉅艦,練習新型步兵,暫時的把大清起碼從防務上有所提高,但是無奈這棵大樹根爛了、樹枝枯萎了,樹的核心幹了,所以儘管李鴻章等人冒死進諫、嘔心瀝血,但早已沒有靈丹妙藥去醫治這棵竄天大樹,這棵中華民族之林了。

甲午之敗也將中華民族開始推入萬丈深淵,從此中華民族才有了走向新時代的勇氣、決心、拋頭顱、灑熱血的豪情,才有了今天中華民族從來沒有過的自豪和強大,才有了偉大復興崛起的民族之振興。


冰雹藍天

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慘敗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國的綜合國力被明治維新後的日本所趕超。

中日俄三國同時在19世紀60年代進行了改革與變法,中國進行的是洋務運動,旨在“富國強兵”,日本進行的是明治維新變法運動,而沙俄進行的是廢除農奴制,三國經過變法,都增強了實力。

但是,中國是增長最慢的,效果最差的,從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及八國聯軍侵華,及1905年日俄戰爭的表現來看,日本變法效果是最好的。

根本原因,清朝時期的綜合國力不及明治維新後的日本


具體原因,就有很多了。

首先,是戰前準備方面

洋務運動對於清王朝本身來說,是一次成功的變革,國家實力得到了增強,從而使統治階層陷入東亞第一的醉夢中,甲午開戰前,日本積極準備,增加軍事投入,而中國根本就沒有準備,反而,當年正好是慈禧60大壽,為了王朝的顏面,慈禧還想要點排場。結果。。。

其次,統治階層戰和不定

甲午戰爭開始後,清政府的第一反應是,倭寇小國,竟敢挑戰我大清王朝,於是,滿朝異口同聲,要和日本戰鬥到底。

結果,到甲午海戰的時候,發現,日本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弱,反而有點強。為了維護統治根基,慈禧和李鴻章等人選擇求和(投降)。

再次,軍事力量上的差距

在軍隊建制上,日本已經比中國先進很多了,在朝鮮內陸作戰的時候,清政府的淮軍還是三十年前剿滅太平天國運動時期的家底,和三十年前相比,唯一變化的就是,淮軍紀律渙散,暮氣沉沉,毫無戰鬥力而言。而且,沒有進行軍事組織形式的變革。

人家可能已經軍師旅團營連排班的建制了,你這還是以營作為主要簡直,指揮跟不上。

再就是武器的差距了,大清號稱當時東亞第一海軍,然而甲午開戰前,已經多年沒有購買更先進的軍艦,而國產製造的武器,由於是官辦的,你應該能想到應用時的效果。


史論縱橫

十八世紀末,中日之間因朝鮮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戰爭,歷史上稱為甲午中日戰爭,最終以當時的滿清政府失敗而告終,甲午戰爭中方的失敗使得中國的國際地位直線下降。那麼甲午中日戰爭中方為何一敗塗地呢?


甲午戰爭中方失敗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滿清政府腐朽無能,內部黨派鬥爭嚴重。當時光緒皇帝聽信讒言,排擠李鴻章,採取抑制淮軍重用湘軍的政策,這直接導致了在甲午戰爭前期基本是淮軍單獨對抗日軍的侵略。在威海衛戰役前,光緒皇帝更是直接命令丁汝昌嚴防死守、不得遠離,否則將治丁汝昌的重罪。這直接導致了後來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其次就是清政府故步自封、麻痺大意,要在甲午戰爭之前,包括臺灣巡撫劉銘傳在內的有識之士早已看出了日本的狼子野心,但是清政府的權貴不以為意,認為日本仍然是“蕞爾小邦”,不僅不加強國防力量,反而以經費不足為由削減了國防建設所需的軍費,例如1888年開始停止購進軍艦,1891年停止撥付海軍的器械彈藥經費。這些經費後來都被用來籌辦慈禧太后的壽宴。

再次就是裝備落後。因為國防經費被挪用,軍隊的裝備得不到更新和提升,導致中方的裝備遠遠落後於日軍。就拿北洋水師來說,到甲午戰爭的時候,北洋水師的軍艦有效射擊距離最遠為3000米,而日本的軍艦則遠達5000米,而且日軍軍艦的機動性大大高於北洋水師軍艦。這就造成了中方的海軍陷入了打不過也逃不掉的囧境。



歸根結底,甲午戰爭的失敗最根本的問題在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忘戰必危。


天帝賴元和

我個人認為甲午戰爭戰敗的原因大致可分以下幾點:1.朝庭腐敗毋庸置疑,老佛爺過生日競然挪用軍費;2.戰爭講的是知己知彼。戰前日本在情報蒐集上做的很好,對清軍兵力部署武器配置瞭如指掌。當時清軍佈防露洞很多,警惕性不高,保密工作缺失。以至日軍在後期登陸時在哪裡登陸,哪裡駐軍隊,哪裡沒有軍隊都知道。3.戰前準備不足,武器裝備落後。後勤保障也跟不上,炮彈供應不足。4.戰爭思想陳舊,缺乏主動。清庭根本就不重視這場戰爭,更沒有意識到戰敗的後果是多麼嚴重。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雲之端95590

先說甲午戰爭以前的情況。晚清政府於19世紀六十年代開啟洋務運動,日本於1862年開始明治維新後,國力大增,明治政府一建立就制定侵略中國的“大陸政策。”先佔領檯灣,再侵略朝鮮,再佔領東北和蒙古,進而佔領全中國,征服亞洲。

再說 甲午戰爭前中日實力對比。很多人認為,晚清時期中國實力遠勝日本,《馬關條約》 簽訂後,日本獲得了相當於其三年的財政收入約2.3億兩白銀,那麼日本一年的財政收入約是7300萬兩白銀,清政府1894年的財政收入是8100萬兩,可以看出兩者財政收入差不多。那差不多的財政收入情況下,中日兩國是怎樣支配這比收入的呢?清朝的北洋艦隊雖然號稱實力亞洲第一,但實際上多年沒有更新裝備,甚至大型軍艦連大修都無法滿足,雖然擁有“定遠”,“鎮遠”兩艘亞洲第一的鐵甲艦,但艦齡較長,性能已經落後。日本除了三井艦,吉野號等鐵甲艦,戰前還從英國訂購了排水量達到1.2萬噸的“富士號”,“八島號”,性能遠勝“定遠”,“鎮遠”兩艦。



最後說重點,戰爭是交戰雙方綜合實力的較量,要有國家意志力統領全局,要盡最大的努力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資源,投入戰爭。清政府全國的陸軍,海軍,軍事工業,遠勝於日本,但是始終無法轉化成綜合實力去抗擊日本,這說明清政府的制度設計出了大問題,洋務運動只是學習了西方的軍事技術與民用工業企業,而沒有從制度上做出根本性的轉變,全國沒有一個完整的規劃,也沒有一個統一管理全國軍事工業的部門在戰時可以調配全國資源,形成合力。再者,慈禧太后宣戰之後,戰和不定,態度搖擺,既然宣戰了還寄希望於英國德國從中調停,致使軍心渙散,不戰而逃的事情時有發生。反觀日本,戰略意圖很明顯,就是消滅北洋水師,逼迫清政府投降,獲取更大的利益,在戰爭中海軍,陸軍緊密配合,協同推進,攻擊力非常強。



還有一點,李鴻章興辦洋務,勢力不斷強大,慈禧不願一家獨大,還扶持了張之洞,左宗棠興辦洋務,這就造成了全國派系林立的局面,甲午戰爭與其說是中日戰爭,倒不如說是李鴻章與整個日本的戰爭,正如李鴻章所說,其他幕僚不落井下石就不錯了,還談什麼支援!甲午海戰時,大清的陸軍精銳沒有出動,南方的福建水師沒有過來支援,致使北洋艦隊提督丁汝昌,管帶劉步蟾,護軍統領張文宣,先後自殺殉國,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從此讓西方列強真正看到了滿清的實力,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從此中國災難更加深重。

甲午戰敗,又直接催生了力圖改變中國政治制度的資產階級維新變法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