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部对工程施工违法行为处罚金额高达1.23亿!陡增100%!

建设部对工程施工违法行为处罚金额高达1.23亿!陡增100%!

1、未领施工许可证先行开工占违法行为占八成以上

2018年、2017年一季度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检查的项目数分为69881个、58589个,根据各地上报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数据统计,违法项目总数均为1300余个,在各种违法行为中以“未领施工许可证先行开工”为主,占比达80%以上,如下表:

建设部对工程施工违法行为处罚金额高达1.23亿!陡增100%!

建设部对工程施工违法行为处罚金额高达1.23亿!陡增100%!

2、处罚金额陡增100%

在近两年一季度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处罚中,处罚金额需引起重视,2018年一季度处罚金额达12305万元,在2017年基础上增长100%,平均每个项目处罚金额达9.42万,为2017年4.7万的2倍多,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明显上升!

3、住建部对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查处情况的通报内容

(一)2018年第一季度

1、基本情况

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定期报送打击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情况的通知》(建办市函〔2017〕224号)要求,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向我部报送了2018年一季度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查处情况(查处汇总情况见附件)。各地排查项目69881个,涉及建设单位47272家、施工单位52217家。

2、违法行为查处情况

(1)违法行为类别情况

各地共排查出1307个项目存在各类建筑市场违法行为。其中,存在违法发包行为的项目61个,占违法项目总数的4.67%;存在转包行为的项目13个,占违法项目总数的0.99%;存在违法分包行为的项目67个,占违法项目总数的5.13%;存在挂靠行为的项目15个,占违法项目总数的1.15%;存在“未领施工许可证先行开工”等其它市场违法行为的项目1151个,占违法项目总数的88.06%。

各地查处有违法行为的建设单位1016家;有违法行为的施工企业874家,其中,有转包行为的企业13家,有违法分包行为的企业71家,有挂靠行为的企业5家,有出借资质行为的企业8家,有其它违法行为的企业777家。

(2)处罚类别情况

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存在违法行为的企业和人员,分别采取了停业整顿、限制投标资格、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止执业、罚款等一系列行政处罚或行政管理措施。其中,责令停业整顿的企业106家,限制投标资格的企业103家,给予通报批评、诚信扣分等处理的企业293家;责令停止执业1人,给予通报批评、诚信扣分等处理的个人193人;罚款总额12305.81万元(含个人罚款452.9万元)。

(二)2017年第一季度

1、基本情况

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定期报送打击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情况的通知》(建办市函[2017]224号)要求,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向我部报送了2017年一季度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查处情况。各地排查项目58589个,涉及建设单位42904家、施工单位48201家。

2、违法行为查处情况

(1)违法行为类别情况

各地共排查出1356个项目存在各类建筑市场违法行为。其中,存在违法发包行为的项目100个,占违法项目总数的7.37%;存在转包行为的项目37个,占违法项目总数的2.73%;存在违法分包行为的项目72个,占违法项目总数的5.31%;存在挂靠行为的项目10个,占违法项目总数的0.74%;存在“未领施工许可证先行开工”等其它市场违法行为的项目1137个,占违法项目总数的83.85%。

各地查处有违法行为的建设单位600家;有违法行为的施工企业886家,其中,有转包行为的企业37家,有违法分包行为的企业64家,有挂靠行为的企业9家,有出借资质行为的企业6家,有其它违法行为的企业770家。

(2)处罚类别情况

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存在违法行为的企业和人员,分别采取了停业整顿、吊销资质、限制投标资格、停止执业、吊销执业资格、终身不予注册、罚款等一系列行政处罚或行政管理措施。其中,责令停业整顿的企业149家,吊销资质的企业1家,限制投标资格的企业24家,给予通报批评、诚信扣分等处理的企业420家;责令停止执业1人,吊销执业资格2人,终身不予注册5人,给予通报批评、诚信扣分等处理的个人151人;罚款总额6148.84万元(含个人罚款187.97万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