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造假被移送司法,雅百特不再是罚款60万了事

富凯摘要:雅百特财务造假可谓惊心动魄,投资者起诉索赔更是可谓一波三折。对其立案调查的证监会调查人员更是遭遇了“被忽悠”、拍桌子等种种曲折经历。

即将复牌的雅百特从7月6日起股票简称变更为“*ST百特”。公司也因涉嫌构成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已于近日被中国证监会移送公安机关。

上述案件被证监会认定为“一起性质恶劣的上市公司跨境财务造假案”。根据证监会的调查,涉案的不仅是上市公司雅百特,独立财务顾问机构金元证券、审计机构众华会计师事务所涉嫌出具含有虚假内容的证明文件,也将受到法律的严肃处理。

跨国造假被移送司法,雅百特不再是罚款60万了事

跨境造假抗拒调查

雅百特2015年8月成功“借壳上市”。根据中联电气与瑞鸿投资和纳贤投资签署的《业绩补偿协议》,公司在2015、2016、2017年度的承诺净利润数分别为2.5亿元、3.61亿元、4.76亿元。为了完成业绩承诺,雅百特只好虚增收入。

经证监会调查确认,雅百特在2015年到2016年9月通过虚构海外工程项目、虚构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等手段,累计虚增营业收入约5.8亿元,虚增利润近2.6亿元,其中2015年虚增利润占当期利润总额约73%,2016年前三季度,虚增利润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约20%。

富凯财经了解,雅百特造假成本极低,造假手法也是简单粗暴。公开资料显示,雅百特财务造假都是在一间20平方米的小屋内完成。为了完成这些行为,公司竟然动用7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个公司走账。

面对如此疯狂的造假行为,2017年4月6日,证监会对雅百特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等行为立案调查。据央视报道,在调查期间,证监会调查人员要求其提供相关供应商的联系方式时,雅百特却一直在推托。在多次催促下,雅百特选择“忽悠”调查人员,随意给出一名号称供应商的联系方式。在被揭穿后,上述供应商竟然和证监会调查人员拍桌子,谎称业务是公司的隐私,中国证监会没权调查他。

不过真相最终还是被解开,2017年5月12日,雅百特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同年12月,证监会对雅百特做出60万元的顶格罚款,并对相关责任人员依法采取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股东高管早已减持套现

回到开始造假的2015、2016年,因为2015年公司经营的“良好表现”,在雅百特2015年年报公布后公司股价便被市场爆炒,一路飙升。正是在那一拨上涨行情中,雅百特的董事和高管不断减持套现。

跨国造假被移送司法,雅百特不再是罚款60万了事

统计显示,2015年到2016年,公司大股东和高管纷纷减持30余次约5.3亿元。更令人惊愕的是,富凯财经翻阅了期间发生的重要股东的19次交易中,18次为减持行为。

在公司面临危机之后,公司股东“出逃”更是变本加厉。即使再被证监会处罚一年后,公司股东仍没有放弃减持套现。公告显示,在今年6月27日,雅百特第三大股东瑞都有限公司拟在6个月内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公司4474.37万股股份。瑞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为6021.6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8.07%。

资料显示,瑞都有限公司由雅百特前实际控制人季奎余的妻弟许奇控股。

不过,当前的雅百特股价已经没有了当年的辉煌。早在2017年2月,公司股价一度涨至23.88元/股,而在财务造假被发现后,股价开始直线下滑,截止当前,其已跌至5元/股,较此前最高股价跌去79.06%。

投资人维权路漫漫

实际上,随着证监会的处罚落地,受损的投资者开启了索赔之路。据了解,受雅百特造假牵连的小股东近600人,索赔金额也超过2000万元。

不过在索赔过程中并不是那么顺利。早在2016年5月份,就有维权律师代理投资者向南京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起诉索赔资料。但由于雅百特注册地为江苏盐城,实际经营地为上海,南京中院认为不属于其管辖,应该由上海相关法院受理。

跨国造假被移送司法,雅百特不再是罚款60万了事

最后折腾了一年多后起诉法院才确定。最高院最后出面裁定南京中院受理雅百特证券虚假陈述索赔案件的管辖。随着管辖法院的明确,首批案件也已立案。律师提醒,符合条件尚未起诉的股民要及时办理索赔手续。

有业内人士表示,雅百特涉案严重,公司在二级市场上几乎已经没有翻身的可能。

近两年,因财务造假遭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金亚科技、山东墨龙、尔康制药、登云股份、ST昆机、ST烯碳、ST成城、ST佳电……

这也案例也警示投资者:股市投资一定要谨慎,除非你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富凯财经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投资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不承担法律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