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岳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西窗烛52

岳飞是“尽忠报国”的一代名将,含冤而死,令壮士扼腕。但中国的评书及历史学家对他的评价,很多都是脸谱化的赞扬,甚至都封神了。我们从历史遗漏的一些细节中,看看有血有肉、有时发发牢骚、开开玩笑、发脾气撂挑子的岳飞。

发牢骚开玩笑的岳飞。

岳飞的判决书《判决省札》:

“及因董先、张宪问张俊军马怎生的?(岳飞)言道都败了回去也,便乃指斥乘舆(骂皇上)。及(岳飞)向张宪、董先道,张家(张俊)、韩家(韩世忠)人马,你只将一万人,已蹉踏了(踩扁的意思)。”

这是绍兴十一年的淮西战场,董先作过证人,应该是事实。

董先原来是抗金将领翟兴的部下,翟兴被杀害后,董先投降了伪齐刘豫。后来李横北伐时,董先与牛皋等人又反正归顺南宋。李横北伐失败后,董先溃逃到湖北,最后成为岳飞的部下。

判决书写的比较简略,我们再看看岳飞的孙子岳珂写的:

“跎踏两军之诬,以威胁董先而成之;比建节之诬,以狱逼张宪而成之。环诸将而会议,而昌言曰:‘国家了不得也,官家又不修德!’此岂广坐之言哉!既又谓先臣指张宪而曰:‘似张家人,张太尉尔将一万人去跎踏了。’指董先而曰:‘似韩家人,董太尉不消得一万人去跎踏了。’”,“万俟卨之奏”:“张宪理会得岳飞所说,只是欺负诸军人马不中用。” “如尚书省敕牒之所备,则先臣当时发跎踏之语,董先对先臣窃笑不应,而又有后言于宪曰:‘相公道恁言语,莫是待胡做。’”

这里讲得就比较生动形象了。

岳飞在绍兴十年的北伐中,被赵构的瞎指挥搞得一肚子不舒服。怨气无从发泄,‘赵构要是有点德行,有点福分,不要发那些破金字牌御札,早就收复河南三京了。’(这是我揣摩的岳飞心里话。)

绍兴十一年的淮西之战,岳飞赶了一个月的路,却一个金兵也没碰到。张俊、韩世忠早都在濠州败了回去。岳飞赶到濠州时,金兀术早撤回开封了,岳飞不免有点得意:金兀术听说我来,就吓跑了。

所以岳飞发了发牢骚:‘国家了不得也,官家(皇帝赵构)又不修德!’

岳飞又开了开玩笑:“似张家人(张俊的军队),张太尉(张宪)尔将一万人去跎踏了。”张家军十万大军,张宪你带一万人就能把他们踏扁了。“似韩家人(韩世忠军队),董太尉(董先)不消得一万人去跎踏了。”这里还给董先戴戴高帽。张宪是岳飞的亲信,需要一万人踏扁张俊的军队。董先是后来才投靠的岳飞,所以岳飞说,董先不用一万人就能把韩世忠的十万大军踏扁了。

董先听了之后,“嗤嗤”偷笑不语。

岳飞与王彦

建炎元年时,岳飞原来是河北王彦的部下。王彦是赫赫有名的八字军头领,与岳飞在战役指挥上有矛盾。岳飞就擅自带队离开了王彦,后来因为粮草困难,岳飞又去找王彦。王彦对岳飞说:“汝罪当诛,然汝去吾已久,乃能束身自归,胆气足尚也。方国步艰危,人材难得,岂复雠仇报怨时邪!吾今舍汝。”

绍兴六年(公元1136 年),王彦所统的八字军驻守荆南府,身患重病。朝廷决定让王彦带领军队到襄阳府,王彦担任文职的知府兼京西南路安抚使,武职的安抚使受岳飞节制。岳飞原来是王彦的部下,双方有矛盾,现在王彦又变成了岳飞的部下,王彦坚决推辞。朝廷只好把八字军调到临安,以后这支八字军交给了刘锜,完成了顺昌大捷。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


沂蓝书院赵月光

岳飞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也是我心中的英雄。

时势造就了英雄,所有的英雄又是从平凡人成长起来的,岳飞依然如此。

本文将通过事实比对,为您还原一个真实的岳飞,还原一个具有众多特质的平凡人如何成为一个英雄。

首先是追求完美。岳飞是个典型的完美主义者。他是历史公认的文武全才,他的武艺准确的说是勇冠三军,“挽弓三百斤,弩八石,能左右射”。在整个北伐中,它犹如一把尖刀,斩金断铁攻无不克,长途奔袭立威异域。难道这不是最完美的军人形象吗?

对于文采《满江红》传世经典,《小重山》不似《满江红》那样豪情万丈,却借琴弦抒发着心中无言的呐喊,也足以堪称经典之作。他的书法以行、草为主,气韵生动、刚劲不柔,时人称“室有邺架”“字尚苏体”。就算是文人墨客的完美的定义也不过如此吧!

再说他智商高善于思考。在颜宗弼(金兀术)南下侵宋所率领的“铁浮屠”、“拐子马”,立下了赫赫战功。铁浮屠是金国的重装骑兵,战士和马匹都全身披着重甲,像一座铁塔一样,三人为伍,以皮索相连,负责正面进攻。其战力相当于古代的坦克。“拐子马”则是宋军对金军两翼骑兵的称呼。通常被布置在两翼,可以充分利用其高度的机动性以及集团冲锋时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用以对敌军迂回包抄而后突击。

面对金兵两种骑兵的配置优势互补,从力量到速度,从冲击到重压这样堪称完美的攻击体系,当时的宋军队与其对阵无从下手,甚至已到了闻风而逃的地步。

而岳飞是怎么干的呢?你不是拐子马速度快吗,那就挖壕沟,再放些削尖的竹签。拐子马速度快,一但刹不住就掉了进去了,就算够刹住车但速度却没了优势,步兵立刻冲上砍砍砍!铁浮屠不是重型坦克吗,那就绞断你坦克的履带,于是岳飞就使用麻扎刀专砍马腿,一匹马瘸了腿连带其他四匹马也轰然倒地。一旦倒地再想爬起来可就困难了,这时岳家军再冲上去一顿乱砍……

无解的重装骑兵就这样被击破了。岳飞在其戎马生涯中,他亲自参与指挥了126仗,强大到战无不胜。

最后再说他做事执着到偏执。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他终生追求的目标就是“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我们都知道岳飞一生经历四次北伐,但我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前三次北伐都是在岳飞患有目疾期间,岳飞患病的原因是瘴疾暑毒,症状是目赤昏痛。

尤其是第二次第三次北伐时,岳飞的目疾症状最为严重,目赤昏痛,几乎不能视物,在绍兴六年(1136年)岳飞北伐时,目疾最为严重,且适逢母丧,面对朝廷的起复命令,岳飞最终选择带病出征。这样的坚定与执着,有几人能做到呢?

最后一次挥师北伐,岳飞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为什么会是“十二道金牌”呢?那是因为连宋高宗都清楚岳飞对收复河山执着,所以他只能用代表皇帝权威的金牌,一道道催促,每一道金牌的发出,每一道金牌之间的等待其实都是岳飞的催命符。这样的执着,岳飞其实已经是在拿命相博!

正是由于这么多特质的聚合,才注定岳飞是我们民族近千年以来强大到战无不胜,完美到无可挑剔的英雄!

岳飞的一生是一面镜子,足以让每个时代的中国人都照出自己的不足。


四季茗想

真实的岳飞文武双全,能力超群,军纪严明,残忍,凶悍。忠于朝庭。爱护百姓。


在金军南侵的乱世中,岳飞由毫无背景的农民家庭的小卒升为国家最高武官太尉,必定有惊人的才能。

正因岳飞有胆有识,坚定抗战,由他主导的反攻金朝导致了宋金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改变,金朝停止武力灭宋,使战略大局扭转,岳飞功不可没。

岳飞带兵,军纪严明到不近人情,因士兵拿百姓一缕麻绳就被斩首,可也符合″乱世必用重典"的理念,尤其在宋军孱弱的情况下必须以严明军纪整军增加战力。

正因岳飞军纪严明,残忍,凶悍。打造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一支军队,与以野蛮、残忍和凶悍著称的金兵,可谓狭路相逢,以毒改毒,岳飞以勇取胜。

岳飞以严酷军法禁止军队扰民。损害百姓的利益,岳飞做到爱民之处难能可贵,一个对上忠君,对下爱民,对外又狠狠打侵略者的岳飞,理当受到历史和我们的尊重。



在岳飞的领导下,通过严明的纪律和复仇的军队文化把人训练成了这么一种人:就是死也得从敌人那里咬下一块肉!逃跑者格杀勿论,因此在临死前的瞬间,岳飞的士兵毫不畏惧,而是挥动手中的武器砍马腿、砍厚板甲的缝隙。岳飞掌军有严明的纪律和复仇军队文化,触犯军纪者一律处死,或者拿了老百姓一缕麻绳或者作战时后退。在他的领导下面对强敌,只有两个选择,一是与强敌拼命死在敌人手里当英雄,二是怯战后退死在自己人手当孬种。

真实的岳飞也不是常胜将,也打过不少败仗。对此咱就不在引经据典的啰嗦了,自古从没打过败仗的将帅没有。

岳飞的性格也不是象大家想象的那样和蔼可亲,他的舅舅就是被他亲手杀掉的,而且是亲手挖出心脏。虽说是他舅舅作乱在前,但是这杀人手段也太残忍了。

另据《三朝北盟汇编》记载“先是飞在洪州,与江南兵马钤辖赵秉渊饮,大醉,击秉渊几死”,和别人喝酒,喝醉了就打人,差点把别人打死,可见脾气多恶劣。


岳飞对下属也很苛刻刑峻,他的一个幕僚出于好心为他向上表功,他为了刻意显示自己“无私”,就找借口把别人打了五百鞭子。他手下的士兵仅仅因为拿了别人一缕麻线捆缚马草,就被他小题大做斩了首。这种借别人脑袋来树立自己权威的作法跟曹操的借粮官的人头来稳定人心和割发代首的阴谋手段是性质完全一样的。

岳飞手下部将傅庆,想去投奔南宋另一支军队的首领刘光世,岳飞知道后就杀了傅庆。

真实的岳飞文釆飞扬,一首《满江红》,磅礴悲壮,雄健豪放,气吞山河,荡气回肠,又有无限的遗憾和忧伤,其文化才能在中国历史上的武将中,前不见古今,后不见来者,可谓一骑绝尘!



岳飞的清正廉洁,也堪称典范。“人生自古谁无死,第一功名不爱钱。”这是汤阴岳王庙里的对联,对岳飞高贵品质的概括和赞扬,岳飞战功赫赫,皇上賜款让他盖庄园,岳坚辞不受,说只要“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命”国家就有希望。

人无完人,尽管岳飞有不少缺点错误,比起他上忠君,下爱民,对外打敌人,不惜命,不贪财,浩然正气贯乾坤的高风亮节,微不足道!

坚定维护好岳飞的英雄形象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鲁南观点

历史上真实的岳飞,绝非是刚直不阿、不知变通的迂腐之人。他是一个河北普通农家的士兵,用二十年打拼位至将相。且成功组织了四次北伐立下惊世之功。如果仅凭武功和私德就想坐到这么高位置,做出盖世功业,是绝不可能的。他自有过人之处,但年轻被害也有致命弱点。

一、武术勇冠三军

岳飞“天生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他精通各种兵器,年少时枪术就“一县无敌”,长大从军后更是从未逢敌手,屡屡阵前斩敌大将。一次贼王善、曹成聚集兵马号称五十万,岳飞部下只有八百,手下士兵都十分害怕。这时岳飞却十分镇定,说:“怕什么,看我破了它。”然后左手拉着弓,右手持矛,冲入敌阵,结果王善部大乱,岳飞乘势大败敌军。

二、统帅治军有方

杜充降金后,岳飞开始独立成军,在江南坚持抗金。经过数次扩编,岳家军的兵力达到了三万余人。杨幺义军的壮丁五万多人编入岳家军,南宋朝廷又增拨了数万人编入岳家军,岳家军大体维持十万左右。岳飞治军:贵精不贵多;谨训习;赏罚公正;号令严明;严肃纪律;同甘苦。这六方面的核心便是以严治军、赏罚公正。岳家军的战斗力强,“皆可以一当百”,金人也赞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家军”为当时一些将帅所叹服,也为后世一些名将所效法。如明代名将戚继光亦以岳飞为榜样,练就了抗倭劲旅“戚家军”。

三、艺术造诣颇深

岳飞孙子岳珂在《金佗稡编•鄂王家集》收录的岳飞诗文几十首。《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词虽不在其中,但在南宋进士罗大经编撰的文言轶事小说《鹤林玉露》和南宋陈郁编撰的《藏一话腴》都有记载中,确为岳飞所作。岳飞书法以行、草为主,畅快淋漓,龙腾虎跃,气韵生动,刚劲不柔,自有一种淳正之气。诗文书法受历代帝王和文人称赞。

四、简朴廉洁正气

岳飞生活俭朴淡泊,刻苦励志,对子女教育很严,时刻想着对得起自己背上的“尽忠报国”。他与将士同甘苦,常与士卒同食。士卒伤病,亲自抚问,士卒家庭困难,让相关机构多赠银帛,将士牺牲,厚加抚恤。

岳飞被害后抄家,而正是抄家才证明了岳飞的清廉奉公,也让高宗赵构和奸相秦桧大失所望。“岳少保既死狱,籍其家,仅金玉犀带数条,及锁铠兜鍪南蛮铜弩镔刀弓剑鞍辔,布绢三千余匹,粟麦五千余斛,钱十余万,书数千卷而已。”岳飞常说“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命,国家就有希望了。”

五、各方关系融洽

岳飞情商很高,与各方关系处理融洽。

(一)、和武将关系

1、刘光世——中兴四将之一

在1134年岳家军收复襄阳六郡的北伐行动中,刘光世被朝廷诏令配合岳飞作战的,但刘光世在诏书下达二十天后才打发郦琼带着人马赶到前线。此时岳家军收复襄阳六郡已尽尾声,然而岳飞不但不计较,反而上书请朝廷在犒赏此次军功时,优先奖赏刘光世军队。刘光世觉得挺有面子,郦琼也从此对岳飞心服口服。

2、韩世忠——中兴四将之一

韩世忠看到后起之秀岳飞三十二岁就获封节度使,有些嫉妒,岳飞每次给他写的问候信都统统不回复,直到岳飞镇压杨幺起义后,专门挑选了两艘特别大的大车船,连同作战人员,船上的服务人员,分赠给张俊和韩世忠。韩世忠对岳飞送的这件大礼物非常高兴,加上两人之间也没有什么大的过节,在抗金主张上还算得上是志同道合,所以从此韩世忠就跟岳飞引为莫逆。

3、张俊——中兴四将之一

张俊是岳飞的老上级,是看着岳飞一步步成长的,岳飞对他尊敬尤佳,他只是嫉妒岳飞太清廉了(过廉世同嫌)。并无大的过结。绍兴五年镇压杨幺起义,如果没有张浚压下幕僚吕祉的非议,也会有很大麻烦。张俊本人一味愚忠,只要是皇上说的他就坚决照办。张俊和韩世忠是双重儿女亲家,但绍兴十一年秉承秦桧的意思下手诬陷韩世忠谋反,他干的非常起劲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4、吴玠——南宋抗金名将

吴玠和岳飞关系很好都算中兴诸将中的后起之秀,绍兴十年和吴玠的弟弟吴璘也有过军事上的良好合作。吴玠派去的属官回来报告说岳飞军中没有歌女侍妾,宴席冷落的难以忍受,便立马给岳飞送身价创了南宋一代人口买卖最高价格纪录(两千贯)的士家出身美女外配丰厚嫁妆,被岳飞巧妙拒绝,但这看出了吴玠对岳飞的盛情了。

(二)、和文臣关系

赵构早期的宰相范宗尹,三衙宿将解潜,两度为相名臣赵鼎,再到也是宰执大臣级别的王庶,绍兴初年南宋的几乎所有中枢重臣,全都对岳飞极为赏识和信任,都把他看做是未来举国北伐最合适的统帅,也都在他进行军事行动甚至政治建言的时候,给了有力的支持,当然也替他在赵构面前说了不少好话。比如岳飞绍兴初赴江西平定内乱,是薛徵言等人举荐的功劳;绍兴四年要求出兵收复襄阳六郡的建议被采纳,是赵鼎大力支持的结果;有武将指着秦桧的鼻子骂他狗血喷头;而岳飞没有直接、公开的指责过秦桧。

(三)、和地方政府关系

当时统兵的大将们既为自己讨赏又吃空额,最要命的是需要打仗的时候调不动或者找借口避战(比如刘光世和张俊),一旦没粮的时候就跟地方官和财政官员打架(比如吴玠曾经为钱粮紧张的问题,一口气杀过数个负责钱粮转运的官员。甚至还想杀掉中央任命的转运使,后来被幕僚劝阻才罢手。)甚至直接挥军攻城抢钱抢粮,以及为了互相看不顺眼的私人恩怨就领兵开片(比如刘光世和韩世忠)。地方政府怨声载道。

而岳家军的口号是:“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掳”,“损坏庄稼,妨碍农作,买卖不公……斩!”所以岳家军所到之处,民众无不欢欣围观,“举手加额,感慕至泣”。

(四)、岳飞一生主要得罪两个人,一是高宗赵构,一是金国重臣、元帅完颜兀术。

六、政治敏感偏低

1、在南宋政权建立之初,岳飞在军中喊出“迎二圣,归京阙”的口号,奏章中也常提及,深为赵构所忌。

2、1137年(绍兴七年)赵构准备将刘光世所部王德、郦琼等淮西兵马五万余人隶属于岳飞。后来赵构反悔了。岳飞赌气就离开建康,回到庐山母墓旁守制了。赵构闻知岳飞辞职,即诏令多次岳飞不归,又命多人去请岳飞方重新出山。

3、绍兴九年(1139年)正月,宋廷宣布大赦天下,以庆贺“和议”的成功。岳飞对朝廷加封的“开府仪同三司”官衔,虽三诏而不受。岳飞上奏《谢讲和赦表》,表明自己不趋附和议,誓要“唾手燕云,复仇报国”。

4、岳飞上奏向赵构建议,把宗室子赵伯琮(即后来的宋孝宗)立为皇子以沮敌人之谋。操心立太子,岳飞触犯了皇家最大的忌讳:手握重兵的武将对皇位继承感兴趣。

5、十二道金牌方能召回武将,真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七、千古风波奇冤

张俊本是抗金大将,却曲意逢迎,谋求荣华富贵,投靠一心主和的权相秦桧。他们开始把矛头对准抗金主将韩世忠。他们认为韩世忠武勇彪悍,敢做敢说,行事不计后果,不大听招呼,肯定是“和议”的最大障碍。他们先削去了韩世忠的兵权,再由张俊出面拉拢岳飞,提议平分韩世忠的背嵬军(卫队)。岳飞当然不愿干这种缺德事,张俊碰了一鼻子灰。秦张没有就此罢休,马上再出毒招。秦桧秘密逮捕了韩世忠的部下统领胡访,逼他诬告韩世忠谋反。当是时,如果岳飞袖手旁观,“风波亭”的悲剧主角则是韩世忠了。但是忠怀激烈的岳飞哪能不管,他得知了这一消息,立即派人驰马告诉韩世忠。韩世忠连忙去见皇帝,澄清了事实,避免了杀身之祸。秦桧、张俊一伙由此深恨岳飞,他们放开韩世忠,转而陷害岳飞。 秦桧一伙把整韩世忠的手段照样搬到了岳飞身上,先是收买了岳飞的部将王俊,让他出面诬告岳飞的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然后牵连到主帅。监察御史万候卨亲自刑审、拷打,逼供岳飞。此时,宋金政府之间,正加紧策划第二次和议,双方都视抗战派为眼中钉,完颜兀术甚至凶相毕露地写信给秦桧:“必杀岳飞而后可和。”在内外两股恶势力夹击下,岳飞正气凛然,光明磊落,忠心报国。从他身上,秦桧一伙找不到任何反叛朝廷的证据。韩世忠当面忿然质问秦桧:“‘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绍兴十一年农历除夕夜,高宗下令赐岳飞死于临安大理寺内,时年三十九岁。岳飞部将张宪、儿子岳云亦被腰斩于市门。岳飞就在“莫须有”的罪名下,含冤而死。临死前,他在供状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这是悲愤的呼喊!

八、身后昭雪封王

岳飞被害后,狱卒隗顺冒了生命危险,将岳飞遗体背出杭州城,埋在钱塘门外九曲丛祠旁。岳飞沉冤21年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准备北伐,便下诏平反岳飞,为岳飞追赠谥号“武穆”,宋宁宗时追封为鄂王,改葬在西湖栖霞岭,即杭州西湖畔“宋岳鄂王墓”,并立庙祀于湖北武昌,额名忠烈,修宋史列志传记。

中流砥柱,尽忠报国,民族英雄,中华之魂,后世楷模,万世敬仰。


犀首3

1123年从军,最早巡街成天喝酒误事,后跟过刘浩,又投靠黄潜善,因为越级报告被开除,投王彦,逃跑了,想再投王彦,王彦不收。投靠宗泽,无所事事,复投张所一事无成,又投杜充,1129年随都统陈淬防守马家渡,金兵过河两千,岳飞逃跑,陈淬战死,岳飞逃宜兴当了土匪。1130年让张俊收编,1132年靠张俊提拔才出人头地,当上神武军副都统(从四品)。1133年张俊举荐岳飞给高宗,因为和高宗想抗金收复失地的意见一致,又跟随高宗口号“迎二圣”受到高宗喜爱,凭借镇压杨幺的农民起义和打伪齐刘毅,并不十分出色的表现,提拔当上两镇节度使。防区在湖南,从来没有和金主力打过,1140年最后出兵,抗旨不支援顺昌刘锜,在金主力围攻顺昌之时,与金主力背道而驰,跑中原地区“收复失地”。等刘锜6月12日,击败金国主力,岳家军才于6月20日,跑堰城附近“收复失地”根据岳家军奏捷,都是些“杀三五十金兵”“败某军,复某城”的战绩。因为“收复失地”兵力过早分散,让金兀术手下韩常一万五千人,进攻堰城没得手,就大摇大摆驻扎在堰城和颖昌之间的临颍,把岳家军切成两段,杨再兴,王兰 吴兴等六将带三百骑兵,想打通堰城和颖昌的联系,让韩常全歼。7月13日张宪亲自去打,也没打赢,韩常转而进攻颖昌,岳飞不得已厚着脸皮向刘锜求救,刘锜不计前嫌,于7月18日来到韩常军侧后,金国撤军。岳飞于7月20日不顾高宗的命令,匆忙撤军“军皆溃”,让金国兵不血刃占领河南全境。7月27日逃到顺昌。

1141年正月,抗旨不断金兵退路。以至于宋围歼金主力的战役,反而成了宋军损失六万精锐。战后,高宗看清楚靠岳飞等几个军阀,无论如何打不过金国,高宗命令收编各军阀的部队,编成“御前军”。

小说中的大战金兀术,都是意淫出来的,岳飞从来没有和金主力打过 ,南宋和金国决定性战役一个都没参加。而且是多次抗旨不去对抗金国主力。

1141年4月刚刚当上枢密副使,就因为提议放弃淮西地区,被高宗降职为节度使。7月被正直的御史何铸,万俟卨等弹劾,并且将弹劾的奏折,抄录给岳飞,让岳飞准备申辩。8月岳飞辞职,朝廷批准。岳飞不顾每月到朝廷报道的规定,带儿子岳云跑回老家,同月岳家军统制王俊实名举报岳飞心腹张宪,准备“举兵襄阳”逼高宗皇帝还岳飞兵权。9月岳飞和岳云,张宪被抓,下大理寺诏狱,经过大理寺两个半月审理,岳家军牛皋,王贵,姚政,傅选,李兴,董先,王俊,李道等十多名将领揭发作证。同案孙革,于鹏等六人招供。刑部合议定罪,高宗亲自赐死。

因为岳飞孙子岳珂不断编造史实,企图为岳飞平反,而元朝蒙古人修编《宋史》居然采信岳珂的谎言,而不采用史官和史料。结果岳飞就大摇大摆成了“民族英雄”。抗金英雄,实际上岳飞抗金的战果,非常的少,而且非常的小。


晓风2016

历史上真实的岳飞是一个自小努力学习文化,跟名师习武,比武之时还大胆枪挑小梁王的英雄。因为宗泽的提携,逐步成了统兵一方的统帅。他治军严酷,以致后来被陷害时竟然没有几人去为他鸣冤!从大道理上讲,岳飞应该令出必行,不然怎能大败金兵?但从私下讲,虽然他个人以身作则,是个榜样,可是他的部下哪能个个像他那么优秀,严酷到不近人情,最后他失势时当然没几人同情他,更不用说为他求情鸣冤了!因此只能对自己严格要求,而不能要求每一个部下都像他那样。稍微松一点,人情一点,世故一点,他都会成韩世忠第二,不可能死得那么冤。不过,他不这样做,就不是岳飞了。他也不可能冤死,没有被陷害冤死,后世之人也不会敬重他,他也不可能流芳千古!所以凡历史出类拔萃者,必有与人不同之气,不同之性,不同之故事,不同之结局也!历史上的大英雄,有几个不是用命换来的名号?!


东方大狂侠

上面的评论完全是中肯并实际的,但跟岳飞的死是没有关系的,千古以来人们都说岳飞是大忠之人这一点也是非常正确的,但若说岳飞是愚忠只不过是一些浅薄的议论罢了,岳飞开始就是一个有抱负的人,他出生于底层,深谙百姓遭历乱世的疾苦,也亲历金人的残暴和压迫,他是一个聪明的人,从一开始就明白用什么方式才能改变这个人吃人的乱世,所以上面文章所阐述的一切都只不过是他为实现自己伟大抱负(彻底根治乱世)的一种权术罢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可以做很多事。至于他的死那是后来他认为他的这种目的已不能实现,要知道对于一个愿意用所有去体现自身价值的人来说这才是制命的。 很多人说起岳飞的死都说愚忠,那是认为岳飞手推重兵还不知变通以置身死。这是不对的,其实以岳飞那样智慧的人千百年来难有几个,一但时机成熟未免不能干出什么改朝换代的大事,只不过当时的时势还没发展到能让他有更大作为的时候,他如果在当时但敢造反,立时就会由一个万人敬抑的英雄变成众矢之的,别看南宋的军队打金人不齐心,但灭他却是分分钟钟的事,所以明知不可为之事他是不会做的。这也是为什么在他死之前还要连累其子等送命的原因。如果岳云不死一旦造反最后整个岳家的下场那大家能想到了。 最后以我的观点我只能说岳飞这个人太怨,怨就怨在生不逢时,让英雄没有尽才,但他又无疑是那个时代最聪明有决断的人,用一点点狠手段把祸患的损失降到了最小程度,不仅保往了自己为之奋斗了数十年的战果,更给后世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千秋美名。壮哉英雄,让我们致敬不已!


观霞客

岳飞,南宋抗金名将,中华民族英雄,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善武

岳飞自幼颇负气节,熟读《孙吴兵法》(孙子兵法和吴子兵法)、《左传》,拜师周同,习得骑射;拜师陈广,精通刀枪。其少年时可“挽弓三百斤,弩八石,能左右射”。

《金佗续编》中记载,岳飞面对数十万大军,

“贼魁出斗,某驰骑独往,奋大刀劈之,自顶至腰分为两,数万众不战而溃。”

生活简朴

岳飞身上常常粗衣布衫,和士兵同住茅屋军帐,同甘共苦。乐善好施,常常拿自己私人财产补贴军用。曾经高宗要为岳飞建立宅邸,岳飞婉言辞谢“北虏未灭,臣何以家为?”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傅周同病故后,岳飞每逢初一、十五都会亲去师傅墓碑祭奠;1122年,岳飞应征入伍军队,表现突出成为“敢战士”的一个分队长,同年父亲岳和病故,岳飞辞别军队,回到家乡为父亲守孝;

1126年,金人入侵,烧杀抢掠,岳飞心中愤慨,意欲投军但家中老母年迈,兵荒马乱家里无男性无法自保,便埋藏想法与心中侍奉母亲。可岳母深明大义,在岳飞背上刺下“尽忠报国”四字,勉励岳飞,于是岳飞离别亲人,投身抗金。

岳母病故,岳飞与长子岳云赤足亲扶灵柩千里,葬母亲于江州庐山。

治军严谨

岳飞可称古人治军典范,所部“岳家军”为世代世人称道。岳飞治军:贵精不贵多;严谨训习;赏罚公正;号令严明;严肃纪律;同甘共苦。战斗力更是“皆可以一当百”。金人称“撼山易,憾岳家军难。”足以见得岳飞治军之高。

文采横溢

《满江红·怒发冲冠》、《小重山》等诗词足以见得,而且他爱好读书,习得一手好书法,当时称之“室有邺架、字尚苏体”,平日岳飞喜欢和文人墨客交往。《小重山》中岳飞借琴弦抒发自己报国之志,期得明君的无声呐喊表达淋漓尽致。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每每看到这句诗,不禁想要赞叹一声,岳武穆真大丈夫也!

以上。


木剑温不胜

毫无疑问,岳飞是我中华民族大英雄,不畏强暴,抵抗侵略,做为人,在世间行走,就不可能十全十美,毫无徦跐,人类是复杂的,人心也是复杂多变的,岳飞能文能武,治军严谨,面对金军铁骑侵略,毫不畏惧,展现了大英雄乱世视死如归,英勇不屈的精神意志,岳飞抱负很大,在当时形势下,做出了军人直爽的性格处事,让朝庭不容许,犯了大忌,让后人感觉遗憾,但他大无畏精神,能文能武,身经百战,保有大汉,让后人无不称颂,赞扬他的忠贞义节,为国为民,应达到了中华侠义之大者,为国为民。以让后人景仰,遍修岳王庙以怀念大英雄。



三国水浒历史狂

岳飞是汉民族的一代军神,不牵扯到任何民族情节来说,整体的中国传承,宋朝是正统,所以是我们中国的民族英雄,这一点毋庸置疑,所有抹黑民族英雄的言论都是无耻的,所有根据野史或者谣传得来的对民族英雄不利的传言也都可耻的让人发指。

战无不胜的岳飞,忠君爱民体恤下属的岳飞到底有没有遗憾,也有。

父母亡故,均未能守孝三年,此为其一。

其子岳云和其一起入狱被杀,此为其二。

因长期在外征战,和爱妻聚少离多,此为其三。

为君为民心无憾,为子为父愧难当。

本人写有《这难道是岳飞遗书》一文,喜欢岳飞的朋友可以看一下,帮忙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