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發跡時受盡排斥,一朝得志,他倒行逆施,竟連諸侯王都敢收拾

主父偃是齊國臨淄人,他學的是長短縱橫之術,年輕時遊學於齊國讀書人之間,儒生們一齊排斥他。於是他北遊燕、趟、中山,但都沒有人厚待他,客居異鄉,非常困窘。衛青將軍多次對皇上說起他,皇上一直沒召見。主父偃無錢可用,在京城逗留時間久了,諸侯家的門客大都討厭他,於是他就向朝廷上書。奏書早晨送到皇帝那裡,晚上他就被召進宮中拜見皇帝。

未發跡時受盡排斥,一朝得志,他倒行逆施,竟連諸侯王都敢收拾

後來主父偃多次上疏言事,皇上下令遷升主父偃為謁者,中郎,中大夫。一年當中提升了四次。主父偃認為,諸侯王地方千里,緩則驕奢而為淫亂,急則合縱以反抗朝廷,對加強中央政令的推行不利。因此他向武帝進言說:“希望陛下令諸侯王推恩分其土地給所有子弟,使他們都成為侯。他們人人喜得所願,皇上用恩德佈施,實際上卻分割了諸侯王的封國,必然會漸漸自己衰弱下去。”皇上採納他的建議。

未發跡時受盡排斥,一朝得志,他倒行逆施,竟連諸侯王都敢收拾

在尊立衛子夫為皇后以及揭發燕王劉定國的暗中犯罪活動,主父偃都有功勞,聲勢日赫。大臣們都害怕主父偃的嘴,賄賂和饋贈給他的錢財累計達千金。有人勸告主父偃說:“你太橫行無忌了!”主父偃說:“我結髮遊學四十多年,父母不把我當兒子,兄弟不收留我,朋友離棄我,我窮困潦倒的日子太久了。大丈夫在世,生不能享用五鼎食,死就受五鼎烹刑算了!我日暮途窮,所以倒行逆施,不按常理做事。”

未發跡時受盡排斥,一朝得志,他倒行逆施,竟連諸侯王都敢收拾

主父偃曾經想把自己的女兒嫁入齊王后宮中,但是沒有成功,主父偃由此與齊國有了嫌隙。在主父偃得到武帝寵信時,他乘機說:“齊國的臨淄有十萬戶人家,一天所收市場交易稅黃金千斤,人多而且富足,超過長安。不是天子的親弟弟及愛子不會得到這個王位。現在的齊王與皇族已是更疏遠了!”於是,就從頭至尾地講給武帝聽,說呂太后時齊國就想造反,到吳、楚謀反時齊孝王幾乎也起來作亂。現在聽說齊王和她的姐姐在通姦。於是,漢武帝就拜主父偃為齊國丞相,要他去主持審理此事。主父偃到了齊國,迅速審訊齊王后宮中幫助齊王聯繫其姊翁主住所的宦者。齊王年輕,怕因此有罪而被官吏逮捕處死,於是就喝毒藥自殺了。

未發跡時受盡排斥,一朝得志,他倒行逆施,竟連諸侯王都敢收拾

趙王劉遂見主父偃一出皇宮就敗了齊國,擔心他會逐漸離間劉氏骨肉,便上書說主父偃收受賄賂及其用心不公的事。天子於是把主父偃囚禁起來,但還沒有決定殺他。這時公孫弘說:“齊王因憂慮而死,而且沒有後代,不殺主父偃無法滿足天下人的願望。”主父偃就坐法被殺了。

史家評論:漢興六十餘年,海內安定,府庫充實,然而四邊未服,制度多缺。皇上剛剛興辦文武大業,求之而不得人才,開始用蒲輪車迎枚乘,見到主父偃而嘆息。群士羨慕嚮往,異人奇才同時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