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波移動支付大混戰中,PayPal(PYPL)是少數幾家不僅生存下來而且蓬勃發展的互聯網寵兒之一。
從股價上看,PayPal去年全年的漲幅也比美股市場五大科技股“FAANG”還要大:Facebook全年累計上漲53.4%,蘋果漲幅46.1%,亞馬遜漲幅達56%,奈飛漲幅55.1%,Alphabet的A級股和B級股漲幅分別達32.9%和35.6%。而PayPal在2017年累計上漲了87%,如果再加上今年過去的六個月,累計漲幅已經超過了100%:
目前PayPal的市值已經達到了988億美元,相當於兩年前從eBay分離出去時470億美元市值的兩倍,大有比肩大摩高盛之勢——988億的市值比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都多出了整整100億。
折算成人民幣,PayPal的市值超過6500億,放在A股市場僅次於中國石化排在第11位,比一個美的加一個格力還多出數百億,港股市場則幾乎相當於三大房企——萬科(02202)、恆大(00700)與碧桂園(02007)的市值總和。
搶佔移動支付風口
創立於1998年12月的PayPal被視為互聯網金融的“鼻祖”,其創始人終不乏埃隆馬斯克這樣大名鼎鼎的人物,也是當今基於互聯網的最大第三方支付公司,其功能定位為“跨國交易中最有效的支付工具”。
2002年10月,Paypal以15億美金委身全球最大拍賣網站eBay,當時的PayPal,定位還僅僅是eBay的主要支付工具。
轉眼十年過去,數字支付領域開始以年均增長率超過30%的速度飛速增長,預計到2022年時,整個市場將超過3萬億美元,而PayPal則盯上了其中最大的風口——移動支付。
PayPal當然不會只滿足於寄人籬下,2014年8月,PayPal以8億美元現金收購移動支付公司——Braintree及其旗下的Venmo,2015年3月3日,PayPal又以2.9億美元收購電子錢包公司Paydiant,正式進軍移動支付領域。
同年7月20日,PayPal從eBay分拆登陸納斯達克,不久後公司發佈了脫離eBay以來的首份季度財報,財報顯示,PayPal第二季度營收為2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9.8億美元增長了16%。
隨後,準確抓住移動支付風口的PayPal就在這短短的兩年內,從一個eBay的支付工具,一躍成為了美國移動支付龍頭,活躍賬戶數保持著每季度10%的增幅,支付業務總額每個季度增幅也都能超過20%,並且在2017年有了加速增長的跡象:
能在強手林立的數字支付領域佔得頭籌,PayPal的優勢主要在兩個方面,首先PayPal具有豐富的電子商務運營歷史,與亞馬遜合作讓PayPal獲得了大量的長期用戶,再加上之前eBay的用戶,他們已經習慣了使用這個支付平臺,並很樂意繼續使用它,而且不急於改變他們的支付習慣。
基於擇優理論,即隨著市場增長,已有強大的連接區域將比弱連接領域獲得更多的新連接,而PayPal憑藉領導者的地位也將更容易吸引到新的用戶。
另一方面,PayPal還有著費用低這一大優勢,PayPal賬戶沒有月費/年費或開戶費,支付方費用全免,即在網上購物或轉帳支付皆為免費。接收方每筆轉賬費用低至2.4%+0.3美元,同樣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這也讓PayPal在市場份額的爭奪中早早地佔得先機。
目前美國移動支付領域的競爭依舊十分激烈,一邊是坐擁龐大蘋果用戶群的Apple Pay以及後起之秀Square,另一邊,美國主要銀行摩根大通也推出了個人移動轉賬應用Zelle,七家美國知名銀行都在轉賬的範圍內,預計能夠覆蓋8600萬消費者。
當然,Apple Pay受限於蘋果用戶,Zelle只在七家參與其中的銀行範圍內通用,Square還存在被PayPal收購的可能,手握兩億多活躍賬戶的PayPal優勢尚存,但如何應對後來者的挑戰,也成為了PayPal目前的當務之急。
Venmo的貢獻
從PayPal三月份公佈的年報來看,2017年公司依然保持著相對較高的增長速度,營業收入由2014年的80.25億美元上升至130.94億美元,漲幅達63.16%:
此外,公司2017年活躍用戶達2.27億個,全年交易76億筆,公司總支付額為4510億美元,與2016年相比,活躍用戶、交易筆數以及總支付額增長率分別為15.2%、24.6%、27.4%。
不過更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公司較早前公佈的三季報來看,其Venmo支付業務總額同比上升了93%,達到了94億美元:
Venmo是美國的一個P2P支付應用,用戶之間可在Venmo進行分賬或處理其他小額支付。2005年,Venmo創始人基於谷歌的開源短信代碼編寫了短信在線支付系統,用戶收發手機短信時可進行小額線上轉賬,之後產品也嵌入了移動應用平臺。
3年前,支付處理公司Braintree出價2600萬美元收購了Venmo,後來PayPal又花了8億美元收購了Braintree,成為PayPal的一部分之後,Venmo才開始真正運轉起來。而到了今天,在日漸增長的P2P支付市場,Venmo已經成長為一個很難被打敗的競爭對手。
在Venmo,用戶可分攤房費、旅費、餐費,也可做臨時性的小額借貸,在200萬零售商進行線上線下支付。一開始就主打“免費服務”這張牌的Venmo,除了信用卡支付收取少量費用之外,其它服務均是免費的,這也讓Venmo的月活躍用戶迅速達到了700多萬。
2016 年 1 月 27 日,Venmo 宣佈將進軍第三方支付平臺,開始了與外賣平臺 Munchery 與賽事票務平臺 Gametime 的合作,用戶可以使用 Venmo 直接購買以上平臺中的產品,無需支付額外費用。這也反映了Venmo的核心理念:從高人氣的商家獲利,而不是從用戶口袋裡賺錢。
許多人認為,前文提到的Zelle將會成為“Venmo殺手”,不過Venmo的優勢在於可以支持任何銀行,而Zelle只與特定銀行合作。雖然得到美國數家大行支持的Zelle在兩個帳戶之間轉移金錢更快更流暢,但是Venmo落後並不多。最近,Venmo與萬事達、Visa簽署協議,讓用戶瞬間將錢匯到自己的帳戶,不需要等一天或者兩天才能完成交易。
不過僅僅成為購物按鈕和轉賬工具,Venmo顯然並不滿足,利用Venmo社交流刺激購物成為了目前Venmo的主打功能。目前,用戶已經可以在Venmo朋友圈當中公開支付行為,完成了支付寶一直想做卻做不好的“支付+社交”,這一功能也受到了美國千禧一代的歡迎。
閱讀更多 智通財經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