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在行動」安徽省金寨縣脫貧的「十八般武藝」

「脱贫攻坚在行动」安徽省金寨县脱贫的“十八般武艺”

2016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陳澤申家的泥地小院裡跟村民們親切座談。兩年不到,當年還是貧困戶的陳澤申家去年已脫貧。(孔華/攝)

「脱贫攻坚在行动」安徽省金寨县脱贫的“十八般武艺”

兩年前,總書記來陳澤申家裡的點點滴滴,陳澤申都記得一清二楚。(孔華/攝)

快七十歲的陳澤申比兩年前胖了兩斤。

2016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陳澤申家的泥地小院召開了座談會,聽取金寨縣花石鄉幹部群眾對脫貧攻堅的意見。當時,陳澤申坐在總書記的左邊。

兩年後,坐在當時的座位上,回憶跟總書記親切座談的一幕,陳澤申很驕傲地說:“當時,主席問我,一年收入多少,我說五六千。沒想到,2016年我家收入就有了2萬多,2017年收入超過了4萬元,我主動要求脫貧。”

短短兩年時間,陳澤申是如何脫貧的?他又為何主動申請脫貧?

“當時,我跟習總書記說了,全國還有很多貧困戶,國家負擔很重,我們要通過自己努力,早日脫貧致富。”陳澤申一邊說,一邊算他家的脫貧賬。

2014年,金寨縣首創光伏扶貧模式,陳澤申成為這一政策的第一批受惠者——他家建設了分佈式光伏電站,每年能帶來3000元左右的固定收入;去年,村裡為陳澤申安排了公益性崗位——保潔員,一個月500元工資;村裡建了茶廠後,陳澤申成為一名工人,一個月1200元的工資,採茶季,陳澤申還學會了炒茶,炒茶的工資另外結算——每個小時16塊錢;勤勞的陳澤申還跟附近村民一起學會了養羊,去年養了近二十頭羊賣了1萬多塊錢;他還養了一頭黑頭豬,賣了半邊賺了2000元;去年,陳家的種養殖經營性收入超過了8000元,鄉里為此獎補他3000元;加上土地流轉、低保補貼、教育扶貧、入股分紅等其他政策扶持,去年陳澤申家收入超過了4萬元。

2017年,陳家最高興的事就是祖孫倆告別已經快50年的老宅住進了新房。

粗略統計,陳澤申家享受到光伏扶貧、產業扶貧、教育扶貧、易地扶貧搬遷、健康扶貧、生態扶貧、社會保障扶貧等各種扶貧政策扶持。

「脱贫攻坚在行动」安徽省金寨县脱贫的“十八般武艺”

新房中的一間裝修成民宿客房,如有來客,陳澤申也有收入。(孔華/攝)

陳澤申家是大別山區金寨縣數萬貧困戶脫貧的縮影。

通過各種政策幫扶,金寨縣貧困人口由2015年底的2.92萬戶、8.43萬人下降到2017年底1.65萬戶、4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015年底的14.3%下降到6.79%,兩年成功脫貧1.27萬戶4.43萬人,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

去年,大灣村發展旅遊業民宿經濟,將陳澤申家新房中的一間裝修好做客房,有客人來住,陳澤申也有收入。

明年,孫子將大學畢業,陳澤申說,他家更有盼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