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東京審判上說:如果南京大屠殺戰犯不被判死刑,我只有跳海

也許很多人知道,日本侵華戰爭中的7位主犯在東京審判中被判處死刑,但鮮為人知的是,這些罪大惡極的戰犯原本會被從輕發落,在一位中國法官的多方斡旋下,他們才最終走上了絞刑臺。

1945年,窮途末路的日本宣佈投降。同盟國拒絕了日本希望自行處理戰犯的要求,在東京成立了由11國代表組成的遠東軍事法庭,而梅汝璈則是東京審判中唯一的中國法官。

他在東京審判上說:如果南京大屠殺戰犯不被判死刑,我只有跳海

(大法官梅汝璈)

梅汝璈,出生中國江西省,被國民政府任命為遠東軍事法庭法官時僅42歲。

1946年3月20日,梅汝璈肩負重任飛往東京,當時《大公報》在頭條位置刊出消息:清算血債,遠東軍事法庭審判官——梅汝璈即將飛往東京!

而在赴東京的前一天晚上,梅汝璈在日記裡寫道:

這些人都是侵華老手,我數千萬同胞死於他們手中,今天我能高居審判臺,是千百萬同胞用血肉換來的,所以我的憤恨便是同胞的憤恨!

這場歷時兩年半,開庭818次的審判,創下了國際審判的記錄。當時,中國雖是最大的受害國,但在弱國無外交的鐵律下,中國並不受其他國家的重視,而梅汝璈一次次用他的尊嚴捍衛了正義和國家的尊嚴。

他在東京審判上說:如果南京大屠殺戰犯不被判死刑,我只有跳海

(前排右二為梅汝璈)

堅持死刑

由於對國際法律的不同理解,11國法官在戰犯量刑上的意見分歧很大,特別是在南京大屠殺戰犯是否該絞刑的問題上出現爭執,多數未遭日軍侵略的國家不同意死刑。

法官會議後,梅汝璈來到庭長衛勃的辦公室,他激動地對衛勃說:“審判長先生,我和我的同伴受四萬萬國人之託,來東京懲治元兇。如果法庭不能做出令人信服的判決,我們無顏再見江東父老,唯有集體跳海赴死了。”

他在東京審判上說:如果南京大屠殺戰犯不被判死刑,我只有跳海

(左一為庭長衛勃,左二為梅汝璈)

衛勃吃驚地瞪大了眼睛,“當然個人生死事小,但是千萬同胞的血債必須討還,希望審批長能接受我們最後的請求,嚴懲南京大屠殺的元兇。”

衛勃被他所感動,說我當然希望嚴懲,但是其他法官就……梅汝璈表示,自己會再找其他法官商談。

整整一個多星期,梅汝璈寢食難安,他花了許多心血費了很多口舌,用充分的證據向各國法官證明日軍的暴行,特別是在南京大屠殺中燒殺姦淫令人髮指的暴行,比德國單純用毒氣殺人還要殘忍百倍。

他在東京審判上說:如果南京大屠殺戰犯不被判死刑,我只有跳海

(東京審判法庭)

因此梅汝璈表示,如果姑息罪惡,災難就會重新降臨,所以這些戰犯必須死刑,並請各位同行理解和支持。

這曾是梅汝璈最艱難的日子,他曾用一個典故形容他當時的心情:“伍子胥過韶關,一夜急白了頭。

6:5一票險勝

在梅汝璈的據理力爭下,遠東軍事法庭決定用秘密投票的方式來決定戰犯的生死去留。每人在一張統一規格的紙上劃上符號,同意判處戰犯死刑的劃上“√”,不同意的劃“×”。待所有法官表決後,由庭長親自唱票。

他在東京審判上說:如果南京大屠殺戰犯不被判死刑,我只有跳海

(東京審判法庭)

結果,以6票對5票的微弱優勢,把東條英機,松井石根等7位在侵華戰爭中最惡名昭彰的頭目送上了絞刑臺。

東京審判實際上就是一場殊死搏鬥,梅汝璈受命於危難之間,他就是這場戰爭中成敗的關鍵。至於其他5票是哪些法官投的已經不得而知了,因為所有法官宣過誓,沒有文字沒有攝像永遠保密。但這些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正義和公理站在了我們這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