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日軍圍困在密林,17隻猴子成奇兵,協助遠征軍全殲日軍成功突圍

中國遠征軍二團1944年10月誤中日軍埋伏。在這危急時刻,二團一營官兵決定掩護整團突圍任阻擊任務。最終二團官兵全部突圍,但一營的200多名官兵卻被敵人逼到一面斷崖上。前有天塹,後有追兵,這可如何是好?

就在此時,營長髮李克己發現斷崖旁邊有一片榕樹“林子”,走進去一看,才發現這是一棵罕見的大榕樹。原來,榕樹和別的樹不同,根一旦觸地,就能慢慢長成樹幹狀的子根。靠著這些子根,大榕樹向四周擴展,鋪天蓋地,樹冠足有一個足球場那麼大。營長李克己靈機一動,立刻命令:“上樹!”200多人齊刷刷地上了樹,準備打日軍一個措手不及。

追上來的日本人看到一片“樹林”,不敢貿然前進,端著機槍就是一陣猛射。日軍見半天沒有動靜,便派100多人鑽進“林子”。當日軍的先頭部隊全部進入“樹林”後,李克己大喊一聲:“打!”樹上200多條槍幾乎同時響起,手榴彈也從天而降,大部分鬼子還沒弄明白怎麼回事,腦袋就開了花。剩下的拼命往回跑。日本人急了,調來輕重武器,對大榕樹進行猛烈射擊。但中國士兵躲在大樹深處,密集堅實的氣根擋住了日軍的槍彈。天黑的時候,日軍不得不後撤。榕樹之戰首戰告捷,日軍被擊斃72名,遠征軍無一傷亡。

這次交手讓一營官兵信心大增。當晚,李克己在榕樹上召開會議,最後認定,日軍在第二天一定會瘋狂進攻,應儘快完善防禦。榕樹四周有土包,有巨石,還有很多溶洞,稍加改造就是很好的戰鬥工事。於是一夜之間,一營官兵就在榕樹裡建起了上下三層、裡外三圈的立體防禦工事。次日上午,日軍果真發起攻擊,但連續四次強攻均告失敗,留下了一堆屍體。以後數日,戰鬥一直持續進行,但日軍始終無法攻克榕樹陣地。

日軍看強攻不成,就改用偷襲。不過這一招早就被一營官兵料到。遠征軍官兵在敵人可能接近的方向埋設了地雷,埋伏了伏擊分隊。日軍幾次偷襲,不是踩了地雷,就是被伏擊分隊打得落花流水。不過有一天夜裡,日軍差點偷襲成功。日軍當時想借一片竹林的掩護接近榕樹,而中國哨兵並未發現。眼看偷襲就要得手,樹上的猴子突然對著竹林方向發出“吱吱”尖叫。猴子的叫聲驚動了一營官兵,樹上的幾挺機槍同時掃向竹林。第二天一早,官兵們發現竹林裡有24具日軍屍體。李克己十分高興,給17只猴子各獎一瓶罐頭。強攻不下,偷襲不成,日軍只好採取長期圍困的策略。但盟軍空軍不斷給一營官兵投下食物與彈藥,日軍氣急敗壞,卻也無可奈何。

被日军围困在密林,17只猴子成奇兵,协助远征军全歼日军成功突围

就這樣,中國遠征軍一直堅守了34天,終於等到了援軍。一營官兵與援軍裡應外合,四個小時就將日軍大部消滅,擊斃日軍約一千人,榕樹之戰以中國軍隊的輝煌勝利而告終。戰鬥結束後,李克己營長率一營官兵列隊向大榕樹告別,把多餘的食品留給了樹上的17只猴子,並向大榕樹莊重地行禮。臨行前,士兵們一步一回頭,戀戀不捨地仰望這棵大樹,心中百感交集。後來,人們把榕樹所在的地方稱為“李家寨”,以紀念這位英勇機智、果敢善戰的營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