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被滅十族?浙江發現方家嫡系後裔,珍藏族譜揭開歷史迷案

方孝孺還有後裔?這本身就是令人詫異的一件事情。明代著名學者方孝孺因忠於明皇朝建文帝而忤明燕王朱棣,最終遭滅門之災,而且是滅十族,他有否留下直系後裔一直是個歷史謎案。而今天,這位來自黑龍江某所大學正在唸新聞系的大學生何俊告訴我們,他就是方孝孺的第23代後裔。

方孝孺被灭十族?浙江发现方家嫡系后裔,珍藏族谱揭开历史迷案

何俊說,一直以來父輩就告訴說,我們是方孝孺支系的一個房派。當時,浙江海寧典史魏澤奉皇帝的命令查抄方孝孺全族,出於對方孝孺的景仰,他把方的第三個兒子方聖藏起來了,交給方的學生俞允,俞允把這個只有幾歲的方聖帶到華亭撫養成人,並把自己的養女嫁給方聖,生了4個兒子,大兒子通公就是在這個時候遷到廬江,世代繁衍。廬江,是何氏家族的發源地,從通公開始,為了避開皇帝的追殺就改姓何了。於是,方家一族立下的一個規矩:“生者姓何,死者姓方。”在清末年太平天國期間,何乘茂又從廬江遷到合肥,不斷繁衍。廬江地區的方家在修總譜,而合肥的這個分支也一直在交納修譜的費用。

何俊在得知這個身世之謎後,便在網上搜索關於方孝孺的後代的資料,就這樣與同樣關注家譜文化的柳哲認識了。為了查資料,何俊特意從黑龍江下來,在北京的各大圖書館間查了半個月《方何宗譜》等資料後,證實其為方孝孺的直系後裔。

現在,在國家圖書館的《方何宗譜》是1901年(光緒27年)出版的家譜,而在廬江修的那份宗譜則是1927年修的,並不完整,欠缺了前代的不少資料。“即使如此,理清以後,發現從第一代到我們這一代,線索都很清晰。我們這一代是‘基’字輩。我的名字沒有按這個輩系來取,而是按何家的譜系來取名的。現在我不會改姓,但還是希望後輩可以重新姓方。”

方家後人集中在廬江,共有一兩千人。何俊在黑龍江讀書的時候,就與廬江的宗親進行聯繫,其父親還專程去廬江聯繫。宗譜規定,只有同宗同譜的才能查,當時其父就不被允許查譜,直到後來在國家圖書館的《方何宗譜》中查到他們的資料。現在何俊已被獲准可以去查看宗譜了。

方孝孺被灭十族?浙江发现方家嫡系后裔,珍藏族谱揭开历史迷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