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2011年诺奖诗人特朗斯特罗姆的《野蛮的广场·尾声》一诗?

文学研习社

2010年左右,偶然接触到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Tomas Transtromer)的诗。其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到如今七八年了,对他诗歌的喜爱,几乎从未衰减过。

曾多次向人热烈推荐托马斯,可是他们告诉我,说读不懂老头子的诗,这让我多少有点沮丧,又不忍不住想写系列解读文字。

本文就是第一篇。

先贴出全诗:


尾声

我像一只抓钩在世界底部拖滑

抓住的都不是我要的。

疲惫的愤怒,炙热的退让。

刽子手抓起石头,上帝在沙上书写。

//

宁寂的房间。

月光下家具站立欲飞。

穿过一座没装备的森林

我慢慢走入我自己。


此处采用的李笠译本(《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四川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242页)。


这首诗是托马斯诗集《野蛮的广场》第三部分的最后一首。它与其他部分,并不必然联系。因此,解读此作,可以暂时略去本集内的其他作品。下面,将逐句解说。


【我像一只抓钩在世界底部拖滑】“我”像是一只抓钩,比喻新奇。在世界底部拖滑,画面感便十分强烈了。仿佛水上打捞船,用抓钩打捞水下的宝贝。然而,诗人用“世界底部”,又把这句诗抽象化了,而同时具备一种阔大的境界。仿佛他君临世界,可以在世界上自由穿行。

抓住的都不是我要的】这句话紧承上句。在世界底部抓物,本来应该有所期待。因为在世界底部抓取,类似抓钩的“我”,难以事先看清所抓之物。可悲的是,抓住的,都不是我要的。

这种精神气质,非常典型。田汉早期的理想主义诗剧,基本上都是这个格调。海子的“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则是对这种对外求索的精神的绝望而痛苦的否定。

这种思想,可以上溯到德国哲学家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他认为人的欲望未满足时,感到焦灼。满足后,则觉得空虚。

[《绝望主妇》中,Gaby的经历,是所罗门的悲伤、叔本华的虚无的生动注脚]


继续追溯,则可至《圣经·旧约·传道书》,书中作为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国王,所罗门(Solomon)痛感“一切都是虚空”(everything is meaningless)。声名、财富、美色、知识、美餐,甚至信仰等,在没有得到时,似乎是人生的希望,生命的动力所在。然而,当你得到后,便痛苦地发现,他们本身都毫无意义。所罗门之所以觉得它们没有意义,因为它们都是短暂存在的,来自虚无,归于虚无。终将被遗忘掉。

诗人托马斯,以感受的方式,直观呈现其生命经验。与所罗门、叔本华等人不同,诗人继续写了下面的话。


【疲惫的愤怒,炙热的退让/刽子手抓起石头,上帝在沙上书写】这四句话,实为两对暗喻。用刽子手抓起石头,比喻“疲惫的愤怒”,用“上帝在沙上书写”比如“炙热的退让”。

这种含混模糊的比喻,既生动形象,又让人难言其妙。

愤怒以至疲惫,原因何在?因为“抓住的都不是我要的”!

退让为何是炙热的?因为我是一只抓钩,希望抓住些什么。虽然抓住的都不是想要的,一再失望。可是,因为渴念,一再燃起希望,又一再破灭。就像在沙上书写一样。
[托马斯和其诗中译者李笠]

为何用上帝为喻?因为“我”的感受深沉扩大,写的是“我”的感受,更是世人的感受。更因为所得即非所欲的痛苦,最早揭示于《圣经·传道书》。诗人从其感受,进入精神历史领域,想到了所罗门,想到了他所崇奉的上帝。


托马斯神游八极,思接千载之后。开始回归人间,于是,有了诗歌的第二节。

【宁寂的房间】这句,直接把从精神国度拉回现实世界。然而,此房间亦非寻常房间,它是宁寂的。与上节“世界底部”所暗示的情境契合。

【月光下家具站立欲飞】这句紧承上句,为何房间是宁寂的?因为是在夜深人静,月悬中天之时。“家具站立欲飞”,极富动感,说家具“站立”,仿佛如动物一般,把无生命的器物写活了,此画面正是莱辛在《拉奥孔》里所盛赞的“最富有包孕的瞬间”。

有人可能会疑惑,为何“家具站立欲飞”?我推测,可能是月光斜照的缘故,家具的影子撇出部分,其他的部分被黑暗和月华吞没,呈现出一种凛然欲飞的样子。


【穿过一座没装备的森林/我慢慢走入我自己】最后两句,最为难解。

何谓森林?“没装备的”森林?难道森林还需装备吗?

“我慢慢走入我自己”?到底有几个“我”?“我”是怎样走向“我”的?

为何有几个“我”?为何“我”走向“我自己”?

鄙人尝试回答这些疑问。这句诗,写的应该是月光下情境。随着月亮位置的变化,家具等物和我的影子也跟着变化。最后,月光直射,或者天亮了,或者诗人回到黑暗中的睡床上,我的影子不见了,我便走向我自己了。

这是表面意义,其中的象征意义,似乎在说,与外物的交接中,自己会呈现出不同的面目,好像有很多“我”一样。随着岁月的淘洗,经验的增进,自我认识加深,有些次要的我,可能被放飞了,有些小的“我”,可能被大的“我”吸收了。最终,自己的自我认识便趋于稳定。由欲望引发的焦灼感,欲望满足后的空虚感,也随之一扫而空,归于宁寂。

所谓“森林”,应该指的是月光下家居、窗户等的影子。“没装备”,指它们不像真正的森林那样,其中林木有许多枝丫,甚至上面还有鸟儿。


这首诗是典型的托马斯经典,诗歌凝练,篇幅短小,意象纷呈,跳跃性似乎较大,而内在却有深刻的联系。他的诗歌是暗示的,很少说明,更罕有直接抒情告白。


托马斯的诗歌,往往首先抛出其感动最深切的东西,以形象化的语言出之,最后回到现实世界,归于宁静。

读他的诗,仿佛能够感受到北欧悠长的阳光、月光和影子。又仿佛穿越了一片又一篇瑞典的森林。瑞典的森林,或许没有挪威的森林那么激情澎湃,然而,其中的诗意禅心,却能抚慰人,让人置身悠远绵长的安宁之中。

这种安宁,比幸福还要幸福,比永久更加永久。


托马斯·特罗斯特朗姆系列文章链接:

如何评价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诗人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

https://www.wukong.com/answer/6526676433614405891/?iid=35338650437&app=news_article&share_ansid=6526513665506541832&app_id=13

更多经典诗歌解读,敬请关注:风雅人文观察。如需解读诗歌,欢迎向我提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