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這么小,如何進行核試爆?

自1945年落在廣島、長崎那兩顆原子彈爆炸之後,核武器就再沒有出現在人類的戰爭當中。雖然常規戰爭依舊不斷,但核武器作為大國身份的象徵,始終是一個強國獲得國際認可的必由之路。然而核武器的研製卻是一個門檻相當高的工程,否則的話,小國也能造出一個核彈頭來玩玩,那個時候世界肯定就要亂套了。

以色列這麼小,如何進行核試爆?

而在中東有這麼一個國家,地域狹小,人口稠密,最重要的是強敵環伺,雖然從來不承認自己擁有核武,但幾乎全世界都眾口一詞:你有。

這個國家即使不說,大家應該也能猜得到,就是以色列。然而以色列的地理環境具備研製核武器的條件嗎?且不說前期研發過程中的各種複雜參數,就單說核武器的試爆,就需要一片大面積的無人區。

以色列這麼小,如何進行核試爆?

當初中國研製原子彈的時候,還不是左思右想才找到無人深入且開發價值不大的羅布泊作為試驗場地的嗎?蘇聯在對各種核武器進行試驗的時候也是選擇儘量靠近北冰洋的無人小島。至於英國和法國這種殖民地遍佈全球的國家則是選擇在大西洋或者太平洋的無人海域進行核爆。那麼國土面積狹小且人口眾多的以色列到哪裡去找這樣一塊地方呢?

以色列這麼小,如何進行核試爆?

然而仔細一查你就會發現,以色列根本沒有試爆核武器的記錄。除了1979年有據可查的一次是與南非合作在印度洋的愛德華王子島進行核試爆之外,世人再也找不到任何有關以色列核試驗的記錄。那麼不通過核試驗,製造核武器的參數從何而來呢?這根本難不倒精明的猶太人,因為有力的外交可以從其他渠道為這個中東小國帶來他們想要的資料和數據。

以色列這麼小,如何進行核試爆?

以色列研發核武器的歷史很早,甚至可以追溯至1958年,彼時以色列剛剛建國不久,但在核利用上得到了法國的秘密支持。法國人為以色列的核武器開發工作提供了大量寶貴的技術資料和研究參數。不久以色列就憑藉這些資料和參數建造出了自己的第一座核反應堆,並將其命名為迪莫那研究中心,此後這裡就成為了以色列研究核武器的心臟。當時的核反應堆的功率很小,但隨著研究的深入,以色列逐步掌握了核武器製作的所有技術。

以色列這麼小,如何進行核試爆?

到了1962年,以色列已經能夠生產用於製作核武器的鈾235,此後每年以色列都能得到大量用於製造核彈頭的鈾。而從上世紀70年代末期開始,以色列甚至可以穩定每年四至五枚核彈的產量,也是從這時候開始以色列走向了擁有核武器的大國之路。

以色列這麼小,如何進行核試爆?

時至今日即便與世人的猜測有所出入,以色列的核彈頭也應該在200枚左右。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政府的態度,儘管遭遇千夫所指,以色列從來不承認也不否認自己擁有核武器,擺明了就是一副“隨你們去猜吧”的樣子。或許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授人以柄,同時也能最大程度地保證本國的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