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为什么会选择小灵通

中兴为什么会选择小灵通

中兴引入矩阵管理是1999年,18年后ARMY开始引入。小灵通中兴通讯采用矩阵式管理。矩阵式管理是与直线式管理相对而言的。在直线式的管理结构中,一个员工有一部长的工作主要是做人的工作,我不太喜欢,我个人兴趣还是在做事。部长任命三个月后我就主动辞去了这个职务,被领导以所长助理的职务派到北海,负责中兴通讯第一个小灵通的实验局。

一段打了鸡血的生活从此开始。

说起这段历史,我们先介绍几个问题:

一、什么是小灵通?

小灵通是一种微蜂窝移动通讯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发展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模拟和数字。数字移动通讯按带宽、承载语音还是数据为主,又可以分为2G(GSM和CDMA)、3G(WCDMA和CDMA EVDO)、4G(LTE)三个阶段。现在5G又要来了。从2G到5G,数据带宽越来越宽。

2G的时候,国外厂家技术遥遥领先,中兴、华为等国内厂家是“跟着跑”,抓住了个市场的小尾巴。

3G的时候,国内的厂家与国际厂家技术上已经差距不大了,属于“一起跑”。

4G的时候,国内厂家已经局部领先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70%以上市场选用了国产设备,国内厂家已经是处于“领先跑”。

“跟着跑”、“一起跑”和“领先跑”就是中国移动通讯设备厂家发展的三个阶段。

现在进入到5G时代,中兴、华为已经全面领先了。全球能提供全套5G设备的,就剩下中兴、华为、诺基亚和爱立信了,爱立信跟在后面,跑的气喘吁吁,累得亏损了一屁股的债。

小灵通不属于以上技术的任何一种。小灵通本质上是一种数字移动通讯技术,是日本企业做的一个标准,在日本叫PHS(Personal Handy System)。由于采用微蜂窝组网,所以切换就比较多,覆盖困难,用户的感受就是容易掉话。

小灵通更象无绳电话,实现在一定范围内的移动通话,就是比无绳电话的活动范围大一点,从一个房间内的移动扩展到可以在一个城市里移动。小灵通电话号码采用固定电话的编号方式,资费也采用固话的资费,所以与移动电话比,资费有很大的优势。在欧洲有一个与PHS类似的技术,叫DECT,在欧洲应用比较多,后面会提到。

在中国做PHS技术的公司有三家:UT Starcom、中兴和朗讯。做的最早、市场份额最大的是UT Starcom, 在国内他们起了一个好听的品牌,叫“小灵通”。中兴和朗讯做PHS时,UT Starcom已经把“小灵通”叫火了,我们再另外起个名字没什么用,介绍了半天,客户问我们讲的是不是就是小灵通。所以后来中兴与朗讯干脆就都叫小灵通了。

世人只知有小灵通,而不知有其它也。

所以在中国,所有厂家的PHS产品都叫小灵通。

中兴为什么会选择小灵通

博弈论

二、落后的技术在中国为什么有市场?

小灵通在中国市场的成功,首先要从中国电信的改革说起。

1994年之前电信业务是垄断经营的,全中国就中国电信一家运营商。为了打破垄断,在朱镕基副总理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具有全业务牌照的中国联通,寄希望通过引入竞争,促进电信业的快速发展。但由于中国联通的注册资金仅有10亿元,面临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等困难,发展不近人意,中国电信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并没有改变。于是从1998年政府开始酝酿从中国电信拆分出移动业务成立中国移动,形成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家竞争的局面。

2000年4月中国移动正式成立,但在正式成立前的2年时间里,中国电信已经在思考没有移动业务后如何发展。

当时移动业务才刚刚开始,移动业务规模比较小,也没有想到后来移动的业务发展会那么快,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去。去的人更像是被淘汰去的。为了给中国移动把队伍凑齐,总部就下发政策要求一个单位要去多少人;夫妻双方都在中国电信的,要求仅能有一个留在中国电信,多数是女方去了中国移动。两三年后这些去了中国移动、能力比自己差的同事,收入是中国电信留下来的几倍,职务更高,男人在老婆面前抬不起头,你会产生什么样的心情?一定是要找一个机会超过他们,重新证明自己。

中国电信没有移动牌照,不能经营快速增长的移动业务,他们就想到了小灵通业务,打擦边球,把小灵通解释为固网的延伸,而实际上变相经营起了移动业务。

为了业务的快速增长,为了与中国移动竞争,为了不输于原来还不如自己的兄弟,为了在家里还象个男人,为了证明自己曾经的抉择,他们会投入什么样的热情到小灵通的工作中去,你可以想象得到。

在当时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大干快上小灵通是证明他们唯一机会。

中兴为什么会选择小灵通

大干快上

三、中兴为什么会选择上小灵通?

2000年我到小灵通产品线的时候,就听说,在公司领导讨论是否上小灵通这个项目时,公司领导除侯总与倪总支持外,其他领导都坚决反对。

2002年有一次差不多与侯总同时到达浦东机场,陪侯总一起到公司,就请教侯总,在当时政策不明朗的情况下,公司为什么会决策上小灵通项目。侯总讲了三点:

1、中国电信对移动业务有迫切的需求(见二);

2、小灵通资费的优势。1999年,移动电话的收费是双向收费,打电话、接电话,市内电话0.4元/分钟,漫游更贵。而小灵通采用固话的资费政策,0.12元/分钟,单项收费。比如那时候我的电话多,每个月的话费3000多元,一般人根本用不起。对有移动需求的低收入消费者,物美价廉的小灵通就成了大家的宠儿。

用户对低资费的小灵通有迫切的需求。

3、小灵通在日本有规模使用的成功经验,所以在中国优选小灵通技术。

在中国具体选择PHS和DECT那种技术,公司技术部门从技术优势、建网成本和标准通用性等方面写了一个70页的评估报告,结论是选择DECT。

侯总批示:选择PHS。

原因就一个,PHS在东京一个城市有几百万用户,而DECT根本没有过这么大的网络。中国象东京这样人口密度的城市太多了。

不得不惊叹于侯总的决策思维方式。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简单、直接。

凡是因果关系复杂的推理都不靠谱。

在绝大多数反对的情况下,侯总依然坚持自己的决策。

这就是领导者。

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就是能在迷雾中给大家指明方向。

虽然当时不觉得全部可信,事后又证明正确无比。

侯总在小灵通、CDMA和手机上的英明决策,极大的推动了中兴在1999年-2004年的快速发展。虽然2017年华为的收入是6000亿元,中兴的收入是1000亿元,相差6倍,但在2004年中兴与华为的绝对值差距仅有50亿元。

后来也有人说任总看不上小灵通这个落后的技术,全力投入到3G等新技术上,大方向正确,所以后来就大幅领先中兴了。

一个字:胡扯。

小灵通发展的中后期,华为曾试图介入小灵通市场,并推出了小灵通手机。华为由于出发太晚,赛程已进入收官阶段,华为的努力都黯然收场了。

中兴人,2004之后的十五年,我们都去哪儿了?

(另文分析)

中兴为什么会选择小灵通

去哪儿


作者简历:

  • 山西长治人,1970年生,博士

  • 199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后加入中兴通讯。

  • 2001-2013年,任中兴通讯副总裁,先后任小灵通产品总经理、WCDMA产品总经理、南美区域总经理、西班牙电信总监、TDD-LTE产品总经理。

  • 2014-2016年,中兴高达总经理。

  • 2017年-现在,任海兴电力副总裁。

《文字不灭 ,追忆似水年华》全书,共分六大章节:

第一章 成长

第二章 小灵通的那些事儿

第三章 南美生活

第四章 最强总监办是怎么炼成的

第五章 杂文

第六章 学校生活

第七章 好书一起读

中兴为什么会选择小灵通

追忆似水年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