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县为何被称之为曲艺之乡?

张镡月

之所以沁县被称之为曲艺之乡,主要是因为当地拥有众多的原生态曲艺文艺形式,并且发展的十分好,到现在依旧可以领略到他们的风采。在沁县,大家可以听到的曲艺形式有沁州三弦书、大鼓三曲、南涅水挑高秧歌等。


沁州三弦书

沁州三弦书是形成于明末清初,流传于晋东南沁县、武乡、沁源以及襄垣和晋中左权、榆社,包括晋南安泽、浮山等地的曲艺形式。因沁州三弦书的早期艺人多属盲人,他们为维护自己的权益,规范行内言行,于清顺治十年(1653)成立了“三皇会”,并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即传说中的“三皇爷”生日那天,在沁州举行艺术赛事以为庆贺与交流,民间遂把这一天称为“老州会”。又因古沁州辖区不只今天的沁县,还包括今武乡和沁源两县,后世俗称“老州”,故在“老州会”演出的沁州三弦书,又被老百姓称作“老州调”。沁州三弦书迄今已有 400年左右的历史,是北方鼓书艺术中历史比较悠久而较为古老的一种,唱腔曲调板式丰富,音乐优美动听,传统书目积累较多,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和十分深广的艺术影响力,历史悠久、传统深厚、影响深广。


大鼓三曲

《大鼓三曲》是流传在沁县境内最古老的一种民间音乐曲牌。它由三个小曲组成,在三段小曲前有二段前奏叫边二拍,连三拍节奏由缓到快,逐渐行成节奏明快,委婉流畅的节奏。二段前奏引出一曲、二曲、三曲。整个曲子由粗细两只唢呐合奏,粗唢呐按谱规范吹奏,而细唢呐则比粗唢呐高八度,听起来圆滑、跳跃、粗细唢呐和起声来非常好听,另整个曲子吹奏过程,鼓点不断,很有特色。


南涅水挑高秧歌

南涅水挑高秧歌产生于沁县北部牛寺乡的南涅水、山曲、里庄、南牛寺以及涅河北岸武乡的古城等地,早在北魏时期当地居民就有崇佛活动,这种民间秧歌常用在祭祀活动中演唱。这种秧歌最大的特点是不配音乐,只打锣鼓,唱腔起板高亢激烈,落板随和、低落。唱词大部为七字式和十字式两种,上下两句合成一整句。


山西新闻网

自1994年命名第一个曲艺之乡开始,二十多年来中国曲艺之乡已达40个,并有1个“全国青少年曲艺培训基地” , 1个创作基地等。


曲艺之乡,一般指的是戏曲氛围浓厚,戏曲种类繁多的一个地方,而山西沁县,就恰好符合这个标准。

沁县是山西省首个曲艺之乡,境内有国家重点文保单位2处,有曲艺社团51个,戏曲氛围极其浓厚。


沁县古称沁州,自古就有文化之乡的美称,历史悠久,文化气息浓烈,沁州三弦书(也称老州调)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受百姓喜爱。沁州书会(也称老州会)是当地有名的曲艺活动,在沁县,曲艺文化已经成为了县里的主要文化。
沁县的盔饰很有名,就是唱戏人戴的xi帽以及上面的一些小饰品之类的,盔饰的制作工序繁杂,而且全部需要手工制作,沁县盔饰的名气,在戏曲界也是数一数二的。


戏曲说

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北部的沁县,有着2600多年的建城史。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俗文化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其中以沁州三弦书和大鼓三曲为代表的曲艺形式,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喜爱,在沁县这片土地上大放异彩。因此,沁县又被称之为曲艺之乡。



说道沁县曲艺,就不得不说沁州三弦书和大鼓三曲。沁州三弦书唱腔曲调板式丰富,音乐优美动听,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形成于明末清初,迄今已有 400年左右的历史,是北方鼓书艺术中历史比较悠久的一种曲艺形式。



《大鼓三曲》也是沁县曲艺的代表之一,它是流传在沁县境内最古老的一种民间音乐曲牌。而这一曲牌多在一些庙会祭典或丧事中吹奏。



沁县人十分热爱曲艺,群众基础深厚、传承意识明显,目前有曲艺社团51个。2011年,沁县被授予“曲艺之乡”的荣誉称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