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榮成:改廁「改」出新生活

王長國說,過去農村有這麼一句話來形容旱廁:“兩個土坑兩塊磚,三尺土牆圍半邊。”味大不說,夏天蒼蠅蚊子都碰頭,孩子回家都不願意進去。

談及農村改廁和汙水處理一體化建設,俚島鎮煙墩角村村黨支部書記曲學軍感觸頗深。

“以前村裡的汙水直接流到村南河裡,河水汙染嚴重,由於天鵝喝淡水,對水質要求非常高,這裡天鵝也越來越少了。自從改廁以後,村裡建設了27處戶型汙水處理器,實現了全村居民生活汙水統一收集、一體化處理,河水變清了,天鵝越來越多,帶動遊客越來越多,去年來我村的遊客20多萬人次,冬天一季,戶均收入3萬多元!”

農村改廁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民生實事,不僅讓群眾過得舒心,更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2015年11月,山東省提出,2016-2018年基本實現全省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全覆蓋。

具體而言,對汙水能夠引入大管網的城區、鎮區周邊村莊,強化配套管網的擴面延伸;對距離管網較遠,且排水較為集中的居住點,建設集中式汙水處理設施;對排水較為分散、集中收集困難的村居,建設戶用汙水處理設施。對內陸一般村,推進衛生改廁,同步實施廁所糞汙處理或資源化,不僅做好改廁,還包括廁所汙水後端處理。

“幹部們搞廁改很耐心,看到試點的效果很好,大家慢慢都認同、參與了。”王長國說,正是細緻、科學的工作,破解了群眾“不願改”“無人改”等難題。

今年是山東落實農村改廁和汙水治理的收官之年,通過各方的合力努力,榮成市今年6月份已全面完成全市的農村改廁和汙水一體化建設任務,累計改造農村旱廁11.6萬戶,配套建設集中汙水處理設施129處、戶型汙水處理設施399處、汙水配套管網1100多公里。

三分建,七分管。為保障汙水處理設施的長效運行,解除群眾的後顧之憂,榮成市出臺專門文件,對於農村汙水處理設施,全部移交水務集團落實專業化統一管理,市鎮兩級財政承擔全部維護費用,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