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河南人 自掏錢包成立社區豫劇團 十年無阻義演八百多場

板胡、小三炫、各色戲服……像模像樣的準備好之後,演員上場,一板一眼,每個眼神、每個步伐、每句唱腔,都充滿了“戲”……

每個週二和週五上午,在鄭州天下城社區的活動中心都會傳出陣陣豫劇腔,而這股“豫腔”一傳就是十年——這是豫華藝術團在這裡排練,而這個藝術團是一對鄭州老夫婦自掏腰包成立並維持的,十年來,拿出來數百萬元,並公益演出800多場。

最美河南人 自掏錢包成立社區豫劇團 十年無阻義演八百多場

自掏腰包數百萬 讓豫劇走到了天南海北

抬眼、拱手、定睛,利索的走臺,和著音樂聲,嘹亮的戲文脫口而出……一出豫劇《三孃教子》正在排練。雖說只是日常排練而已,演員們還是化了妝,揮舞水袖的動作也一點不含糊。演員唱到動情處,臺下的觀眾忍不住叫好連連。

“我們從2008年建團以來,每個週二和週五上午都在這裡排練,周邊的市民不少過來看演出。節假日,我們還去工廠、養老院進行義演,十年下來,我們公益演出800多場了。”天下城豫華藝術團的創始人宋玉華雖然已76歲,但看起來精神矍鑠,提起自己苦心經營十年的藝術團,她頗為動情。

最美河南人 自掏錢包成立社區豫劇團 十年無阻義演八百多場

最美河南人 自掏錢包成立社區豫劇團 十年無阻義演八百多場

最美河南人 自掏錢包成立社區豫劇團 十年無阻義演八百多場

事情要從十年前說起。2008年4月6日,餘海、宋玉華夫婦自籌資金創辦成立了豫華藝術團。“最開始,就是想豐富附近老人的業餘生活,同時弘揚豫劇傳統文化,還能奉獻社會公益事業。運營藝術團所有的錢,都是兒女們孝順的錢和我們老兩口的退休金,也沒想到,一下子就堅持了十年。”宋玉華說。

十年來,不僅附近的鐵桿戲迷加入來了,還吸引了數十餘名專業的退休演員、樂手加入了藝術團。

最美河南人 自掏錢包成立社區豫劇團 十年無阻義演八百多場

這個藝術團成員中,最小年齡48歲,最大年齡76歲。十年來,團員們不顧年事已高,出於對豫劇的那份執著和熱愛,併為了推動豫劇這份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傳承和弘揚,藝術團除了在當地社區、工廠、養老院、城市廣場等場所義演,還自籌資金遠赴臺北市、三亞市、石河子市、成都市、西安市和北京等多地無償演出。算下來,公益演出已經有800多場,所有的費用下來,也有數百萬元了。

豫劇團要辦下去 豫劇文化要傳播出去

餘海、宋玉華夫婦的退休金並不高,加起來兩個人每月5000多元。但是在他倆的教導下,他們的兒女事業有成,運轉藝術團的經費,大部分都是這些孝順的孩子們負擔的。

豫劇團要辦的像樣子,就要有規矩。宋玉華給團員們立下“團規”:遲到了要記下來,年終扣除“全勤獎”。

最美河南人 自掏錢包成立社區豫劇團 十年無阻義演八百多場

運營十年,並不是沒有想過放棄。尤其是在2017年,熱心並一手撐起藝術團的老伴兒餘海去世了,宋玉華當時再也提不起心勁繼續辦藝術團了。但在臨終前,餘海一直叮囑宋玉華要將藝術團辦下去。想到老伴兒對劇團多年付出的心血與熱愛,忍者巨大的悲痛,宋玉華毅然承擔起了團長的職務,帶領著劇團一如既往的排練演出。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連串的獎勵也花落這個民間藝術團:2010年河南首屆戲迷“票友”團體賽特別貢獻獎,2010年鄭州金水區“歡樂金水、和諧文化”戲迷擂臺賽優秀獎,2013年進京兩次參加中央電視臺《一鳴驚人》全國戲迷團體大賽,參賽劇目《春草闖堂》《遊湖》獲得了大賽優秀獎……

而今已經76歲的宋玉華說:“這個藝術團我們會好好經營下去,給老人們老有所樂的機會,傳承咱們豫劇文化,讓更多人瞭解和喜歡豫劇……”

熱心公益 唱到哪裡愛心灑到哪裡

讓豫劇走遍天南海北,豫華藝術團不僅傳播豫劇文化,還輸送愛心。

最美河南人 自掏錢包成立社區豫劇團 十年無阻義演八百多場

說起來,這些宋玉華口中的“小事”可圈可點:2005年,資助許昌中許村建學校一萬元;2008年為大石橋辦事處低保戶奉獻愛心購買米、面、油出資一萬元;2009年,為許昌中許村修路捐資20萬元,又捐資5萬元建愛心廣場;2009年向河南省戲迷協會捐資一萬元;2012年8月,向陝西豐澤園老年公寓捐現金2萬元,棉被100床、牛奶50箱,總價值5萬元;2018年5月又為許昌中許村捐資籌建“老年文化活動中心”……

2018年對豫華藝術團來說意義非凡,這是這個藝術團成立十週年的特殊年份。宋玉華和她的“老夥伴兒”們正在籌備一場題為“大愛如歌”的彙報演出,到時候將在各地公益巡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