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第一座鋼筋水泥大橋——工運橋

工運橋位於無錫火車站之南,橫跨古運河,是舊時進出城的必經之路。民國時,周山浜地區創辦了不少紗廠和絲廠,工人們早上和晚上經此上下班。這裡原是一個渡口,隨著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滬寧鐵路的通車和工商業的發展,渡船已遠遠不能適應交通運輸的需要,1913年經無錫各界人士捐款籌資,建造一座四孔大木橋,橋樁以杉木為主,橋樑及面板以洋松為主,四孔,跨長37.5米,取名通運橋。

民國15年(1926)5月下旬,無錫21家絲廠2萬多繅絲女工,在中共無錫獨立支部領導下,舉行一場震撼滬寧地區的同盟總罷工,在橋上與前來阻攔的反動軍警發生衝突。由於此橋是木橋,容易損傷腐蝕,加上年久失修,橋身已破爛不堪,有些罷工工人不幸跌入河中。

民國16年3月(1927),北伐軍進駐無錫後,民眾一再要求重建,而當局聲稱“無錢可支,難於實施”。但過往人車日增,行人因閃避車輛而跌人河內之事時有發生。

無錫第一座鋼筋水泥大橋——工運橋

20世紀80年代中期工運橋

民國16年(1927)10月9日,無錫絲廠工會首先倡議紗廠“本業職工犧牲一日之工資作為修橋資金”的建議,得到紗廠和其它行業工會的響應,最後決定由絲廠、紗廠工會兩業職工每人捐獻兩日工資充作建橋資金,共捐款修橋19000餘元,資方絲廠、紗廠業公會亦捐助7500餘元,滬寧鐵路局捐助3000元,市行政局資助2000元。當時由無錫縣工聯總會牽頭負責,委託無錫建築公司土木工程師繪圖,上海新順記營造廠承包,標價為23950元,實際支付30000元左右,該橋先後用一年多時間,於民國17年(1928)11月27日峻工。橋寬32市尺,跨度為115市尺,是無錫歷史上第一座鋼筋水泥大橋,群眾俗稱為“大洋橋”。

對於該橋名稱,曾有一番爭議。建橋前,當時無錫縣縣長俞仲還(俞復)曾指出:“橋建成後,命名為中山橋”,工商界人士提議取名為“工商橋”,而縣總工會在全縣職工強烈要求下,認為建橋資金大部分是職工群眾所捐獻,為紀念他們這一貢獻,應命名為“工運橋”。這個合理要求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遂以“工運橋”命名。並於橋的兩端豎碑撰文,以志紀念。

1960年12月31日,在工運橋原來的基礎上,把橋面拓寬到14.7米。1983年3月,因橋面擁擠,再次拓寬至20.9米,工程支出18.32萬元。2002年,將通運路改為工運路,以橋命名。

2002年4月,開工將原橋拆除重建,該橋於2004年9月30日建成通車。新建成的工運橋長81.4米,跨徑71.6米,寬40米,雙向4車道。中央為15米寬機動車道,兩側分設5.5米非機動車道和7米寬人行道。猶如古運河上架起的一條彩虹,寬敞、宏大、各種大小車輛及行人晝夜魚貫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