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老電影游保定,狼牙山這裡的歷史比電影更精彩

跟著老電影遊保定,狼牙山這裡的歷史比電影更精彩

流年易逝,歲月攜帶著輕殤,用歷史的畫筆勾勒出一道道模糊不堪的痕跡。沉睡在寂靜時空的回憶,響應世人的緬懷,渲染了整個空白滄桑的季節。那是1941年的秋天,五勇士為掩護身後的大部隊撤退,縱身跳入狼牙山棋盤陀的大深谷……

跟著老電影遊保定,狼牙山這裡的歷史比電影更精彩

跟隨車隊來到狼牙山腳下,忍不住朝五勇士跳崖的方向望去,輕盈飄逸的雲彩躲在棋盤陀的背後,忍不住回想起那部《狼牙山五壯士》的老電影,身處絕境的五勇士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該是怎樣的堅定信念讓他們義無反顧的選擇犧牲自我呢?

跟著老電影遊保定,狼牙山這裡的歷史比電影更精彩

狼牙山五勇士紀念館坐落於保定市易縣狼牙山腳下,這裡曾經是晉察冀邊區的北大門,也曾是羅元發、楊成武等老一輩革命家長期生活戰鬥的地方。

跟著老電影遊保定,狼牙山這裡的歷史比電影更精彩

一百多年前,我國正經歷著民族大融合以來最羸弱不堪的時期,正是無數革命老前輩用自己寬厚的肩膀,扛起民族解放的重任。紀念館牆壁上懸掛著一張張觸目驚心的歷史照片,那些流離失所的兒童,那些慘遭殺害的村民,那些戰火硝煙的村莊……猶如千斤巨石壓在胸口,沉悶到難以呼吸,滾燙的熱淚忍不住奪眶而出。

跟著老電影遊保定,狼牙山這裡的歷史比電影更精彩

本以為會就此沉淪的中國,在那個物質極其匱乏的年代,用小米加步槍一次次攪碎敵人攻佔冀中平原的陰謀,用野菜和稀粥一次次餵養飢寒交迫的日子,用黃土和茅草度過一個個食不果腹的夜晚,從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困境中挺身而出。

跟著老電影遊保定,狼牙山這裡的歷史比電影更精彩

1939年,在貧瘠的冀中平原傳來了一次有一次的捷報。在黃土嶺戰鬥中,用“口袋戰術”擊斃了日本中將阿部規秀,朝野震動的日本,哀嘆道“名將之花凋謝在太行山上”。阿部規秀是八路軍擊斃日軍將領中官銜最高的一位,這一舉動無疑奠定了我軍重要的戰略地位。

跟著老電影遊保定,狼牙山這裡的歷史比電影更精彩

時間是治癒一切傷口最好的解藥,唯有民族之痛,縱使經歷無數沉浮鉅變的波濤,也不會減輕分毫。

跟著老電影遊保定,狼牙山這裡的歷史比電影更精彩

從踏入紀念館的那一刻,忽然明白了生命之於死別的悲愴,內心沉重無比。當看到五勇士生前所使用的物品時,彷彿這些革命前輩面對敵人視死如歸的情景再度浮現眼前。葛振林班長向紀念館捐獻的灰布制服,表面已經陳舊不看,縫縫補補的痕跡依然很明顯。

跟著老電影遊保定,狼牙山這裡的歷史比電影更精彩

乍一看這個木製架子就像轟隆隆轉動的織布機,實際上是用於手榴彈製造的車床。

跟著老電影遊保定,狼牙山這裡的歷史比電影更精彩

1941年9月24日,日軍採用“遠程迂迴,鐵壁合圍”的戰術企圖消滅在狼牙山地區的八路軍主力,3500多名日偽軍包圍了狼牙山,遊擊支隊、主力部隊、黨政機關和附近的老百姓共兩萬多人被圍困在山上。

跟著老電影遊保定,狼牙山這裡的歷史比電影更精彩

為掩護主力部隊撤出狼牙山,7連的二班和機槍班全國壯烈犧牲,六班除了傷員以外只剩下五位戰士。他們憑几人之力將日軍引至相反的方向,子彈用光之後便用石頭砸,山頂的石頭用光後,還剩下一顆手榴彈,他們深知這枚手榴彈的作用,最後一次拉響手榴彈扔向山下的日軍。

跟著老電影遊保定,狼牙山這裡的歷史比電影更精彩

不願做日軍俘虜的五勇士選擇跳崖,在生與死的十字路口,他們毫無保留地選擇了背後的民族百姓,國破山河在,不做亡國奴。

跟著老電影遊保定,狼牙山這裡的歷史比電影更精彩

狼牙山五壯士以身殉國的英雄壯舉,為中華民族譜寫了一曲雄渾壯闊的樂章。1958年,一部《狼牙山五壯士》電影將五位勇士的英雄壯舉拍成電影,在黑白膠片的交疊放映中,他們的英雄氣概將永遠地流傳後世。

跟著老電影遊保定,狼牙山這裡的歷史比電影更精彩

五勇士中較為年輕的三位烈士生前並沒有留下任何照片,葛振林、宋學義老前輩則因被樹枝掛住而倖免於難,傷愈歸隊後二人拍下了極為珍貴的一張合影,也是唯一的一張合影。

跟著老電影遊保定,狼牙山這裡的歷史比電影更精彩

在保定還有許多像狼牙山五勇士紀念館這樣的紅色旅遊景點,“跟著老電影去旅行”也是我國十大紅色精品旅遊線路之一,從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出征,重走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狼牙山五勇士紀念館、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冉莊地道戰紀念館、保定軍校紀念館,在歷史與現實的蒙太奇中,感受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

跟著老電影遊保定,狼牙山這裡的歷史比電影更精彩

1986年,在狼牙山第三次建塔剪綵時,葛振林老人重返狼牙山與當地的年輕人一起回憶當年的崢嶸歲月,鼓舞了下一代實現民族振興的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