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高通全球打50場官司,中美德三場判決定勝負

網易科技訊 6月13日消息,據彭博社報道,蘋果公司(Apple)與無線芯片供應商高通公司(Qualcomm)之間曠日持久的專利糾紛似乎不會很快結束,它們在六個不同國家的16個司法管轄區分別提起了50多項訴訟。蘋果指責高通在使用其芯片和專利許可方面存在不公平條款,而高通則指責蘋果侵犯了這些專利。但彭博社分析師認為,在三個國家舉行的關鍵聽證會可能會促使雙方比預期更快的速度達成和解。

蘋果高通全球打50場官司,中美德三場判決定勝負

蘋果高通全球打50場官司,中美德三場判決定勝負

在美國、中國和德國三個最重要市場舉行的聽證會將很快決定,蘋果迫使全球最大芯片製造商之一改變其經營方式、從而為自己省下數十億美元的技術許可費用是否合法。基於對蘋果出售的每部手機收取專利費用計算,蘋果可能拖欠高通25億至45億美元未付費用,這筆資金可能相當於高通年收入的五分之一。

蘋果辯稱,高通利用其專利所有權(涵蓋了現代智能手機通訊的基本原理)獲取不公平的高額回報,並迫使蘋果購買其芯片。而高通反駁說,蘋果正在竊取其資產,拒絕為業內其他公司珍視併為之付費的技術支付使用費用。市場研究機構IDC的移動行業分析師威爾·斯托費加(Will Stofega)表示:“試圖理清這兩家公司之間錯綜複雜的訴訟關係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蘋果和高通公司的法律團隊始終很忙,這種趨勢很可能會繼續這樣下去。彭博社情報分析師馬特·拉爾森(Matt Larson)表示,在6個不同國家的16個司法管轄區,蘋果和高通有50多項獨立的知識產權和反壟斷訴訟。拉爾森在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雖然沒有任何單個案例可以解決所有問題,但2018年下半年的某些裁決可能會產生和解的動機。

下週,華盛頓的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將開始就高通訴蘋果侵犯其三項專利的案件舉行聽證會。高通要求該機構禁止進口所有沒有高通芯片的iPhone 7手機。為蘋果提供超過60%營收的iPhone,實際上大多數是在亞洲生產的。

同樣,德國曼海姆(Mannheim)的一家法院正在審理高通訴蘋果案。高通認為,使用英特爾(Intel)芯片的iPhone侵犯了高通的專利,應該被排除在這個歐洲最大國家的市場之外。法官暫時同意高通的說法,但決定暫時擱置此案,待歐洲專利局(European Patent Office)決定相關專利是否有效後再做裁決。

在中國這個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中國專利審查委員會本月和下月將開始舉行聽證會,蘋果提出申請,即要求取消高通正試圖針對其使用的專利。拉爾森說,這些案件的裁決可能會在第三季度做出。IDC的斯托費加表示:“中國的裁決最為重要。西歐也很重要,但依然無法與中國相比。他們在為分享而戰,不希望任何事情阻礙他們前進。”

高通管理層堅稱,在這些法律指控的激烈言辭背後,這場糾紛實際上只是一場商業談判。一旦他們證明了自己在法律上的地位,很可能就會達成和解,恢復正常的客戶-供應商關係。高通總法律顧問唐·羅森伯格(Don Rosenberg)說:“最初,我們發現自己處於守勢,只能對蘋果散播的錯誤說法做出回應。每個人都知道蘋果,但卻沒有人知道高通在蘋果產品中的重要地位。我相信,我們正處於一個過渡階段,而事實即將不言自明。”

考恩公司(Cowen)分析師馬特·拉姆齊(Matt Ramsay)說:“蘋果要想改變立場,此前有些政府實體或法院願意對iPhone發佈禁令。我有種感覺,蘋果的事情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

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德國法院和中國都是有助於解決專利糾紛的實體。這些地方都以速度著稱,秉持對專利所有者有利的立場,而且更有可能對發現侵犯專利權產品實施某種形式的銷售禁令。電腦與通訊行業協會(Computer & 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ssociation)的專利顧問喬希·蘭道(Josh Landau)說:“ITC案件提高了蘋果面臨的危險水平。如果該委員會發布對蘋果產品的進口禁令,將促使它們更快地達成和解。”

對於高通而言,蘋果佔上風的跡象可能會加劇投資者和分析師的擔憂,即其利潤豐厚的許可業務正在消失。儘管雙方專利糾紛的裁決時間和具體條款都不確定,但兩大巨頭之間的和解協議是人們普遍期待的。兩家公司以及投資者都希望,法律裁決將為最終的解決方案提供路線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