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有哪些高逼格的元老級人物?

黑夜-酒-哃荇

國民黨裡逼格高的元老怎麼能沒有“國師”戴季陶呢?戴季陶,早年留學日本,加入同盟會,後一直追隨孫中山先生。先後擔任過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中山大學校長,國民黨宣傳部長,考試院院長,是蔣介石的“智囊”,他在訓政時期擔任考試院院長職務長達20年,可以說是很了不起的了。

戴季陶從小就愛讀書,幼年蒙學《大學》《中庸》等中華傳統書籍。戴季陶在留學日本期間參加同盟會,他學識淵博,精通外語,現在我們學習的關於西方的先進經濟發展理論很多都有戴季陶的貢獻,他將經典的經濟有關書籍翻譯成中文。


“自古文人多風流”戴季陶自然也沒能躲過去,在日本留學期間,戴季陶和一個日本女人相愛,並且還有了孩子,女人把這個孩子生下來以後,準備交給戴季陶扶養,結果戴季陶卻迫於家庭壓力不敢相認,最後把這個孩子交給了自己的把兄弟蔣介石,這就是後來的蔣緯國。

戴季陶一身才起,一世風流,但最後死的卻是顯得那麼落寞。1949年國民黨大勢已去,蔣介石安排人讓戴季陶坐飛機去臺灣,然而這位為國民黨,為蔣介石宣傳一生的男人大概是實在看不下去國民黨的江河日下,再加上自己身體不好,於是選擇吞服安眠藥自殺。


一樹梅花一放翁

活了101歲的國民黨元老張群

張群,字嶽軍,出生在官宦之家。十九歲時,考入了保定軍官學校速成班,錄屬步兵第二隊。他與當時二十一歲的蔣介石同為校友,但蔣介石在炮科學習,兩人並不認識。

次年,張群與蔣介石同赴日本學習深造,在東渡的船上兩人相識。談論交際之間,相見恨晚。張群自嘆不如,對蔣極為佩服。為此,在日本振武學堂學習時,張群把原來學步兵科改為與蔣介石一樣的炮科。期間,張群與蔣介石都追隨孫中山而加入了同盟會,從此,兩人結下了“不解之緣”,這也是張群后來官運亨通的契機。
然而軍校畢業後,張群沒有從事軍旅生涯,而是在政學系頗有斬獲。北伐時,張群任蔣介石總司令部的總參議,成為蔣最親近的幕僚之一。張群為其出謀劃策、四處遊說,極力拉攏黨政界各方官員,為蔣介石政權的建立和鞏固盡心盡力。張群先後擔任同濟大學的校長、上海市市長、湖北省主席、外交部長、中央政治會議秘書長、行政院副院長、成都行轅主任及四川省主席等職。
對日外交是國民黨政權外交關係的四大支柱之一,國民黨的對日外交一直是由張群主持。正如他在回憶錄中所說的那樣:在這七十年的中日關係上,我可以說是淵源最久、接觸最多的一個……我幾乎無役不從。
抗後時,張群負責與中共談判。作為三人小組成員之一,與周恩來、馬歇爾正式簽訂了雙方停止衝突,恢復交通的命令。然而筆墨未乾,內戰又重開啟。
解放戰爭後期,張群任重慶綏靖公署主任及西南軍政長官。1949年底,張群到昆明為遊說雲南省主席盧漢繼續反共時,被宣佈起義的盧漢扣留。由於盧漢與張群私誼較深,後被盧漢放回,使之逃回臺灣。
到臺灣後,張群先後任一些如行政院設計委員會委員、總統府資政等閒職。
張群對養生之道頗有研究,還編著了 “不老歌”“酒經”等養生經驗和養生哲學的文章。1990年底,張群病逝,終年101歲。
作者:“小方說歷史”團隊
歡迎關注公眾號“小方說歷史”
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
歡迎點贊和評論

小方說歷史1990

民國時期國民黨高逼格的元老級人物那就要狠狠往前捯飭,我看到下面有人說光復會蔡元培什麼,同盟會誰誰誰,這些都是小蝦米,在民國時期都屬於後輩。

國民黨的前身是同盟會,而同盟會是由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合併而成的,華興會成立1904年是黃興、宋教仁這一支的,光復會成立1904年是蔡元培、陶成章這一支的,而最元老級的當屬1895年孫中山成立的興中會了,這些人才是後來國民黨的高逼格級人物,全是跟孫中山同期的60後,元老級。

圖為林森。

林森(1868-1943年)福建福州人,1898年加入興中會,辛亥革命時在江西九江響應起義,孫中山時期任外交部部長和福建省長等職,國民政府時期任常委,後來任國民政府主席,此人力主和平解決西安事件並積極抗日,1943年去世時,在陪都重慶舉行國葬,臨終前反覆囑咐蔣介石:務必光復臺灣!

圖為陳少白。

陳少白(1869-1934年)廣東江門人,興中會創始人之一,1899年在香港創辦革命第一份報紙《中國日報》,孫中山時期擔任總統顧問,人稱“國叔”。後來因厭倦了內部鬥爭而辭官回到江門建設家鄉,期間粵系軍閥陳濟棠幾度登門請其出山,1934年陳少白病逝於北京,國民黨用艦艇從海上運回廣東安葬,時任國民黨主席林森題字,最高法院院長居正主持祭奠。

陸敬科(1863-1945年)廣東佛山人,輔仁文社的創始人之一,輔仁文社成立於1892年,1895年併入興中會,陸敬科是孫中山的老師,此人決對是元老級裡面的骨灰級人物,臨時政府時擔任過外交部部長,後來擔任廣東海關總署,退休後回佛山專心著作,1945年病逝。

《水滸傳》有四大寇,也就是宋朝廷通緝四大反賊,而清末也有四大寇,圖為四大寇合影,左起為楊鶴齡、孫中山、陳少白、尤列,後立者為香港西醫書院學生關景良,不在四大寇之列。

尤列(1866-1936年)廣東順德人,1895年興中會創始人之一,策劃廣州起義、惠州起義等,國民黨的青天白日旗就是此人與陸皓東繪製的,孫中山時期任顧問,後來因與胡漢民政見不合而辭官居香港。


圖文繪歷史

在這裡我想說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同盟會的元老、孫中山的左膀右臂、蔣介石的結拜兄弟以及引路導師、腳踏黑白兩道、在上海灘混跡數年就已經成為青幫大佬的陳其美。

陳其美是同盟會最為出名的骨幹之一,在那個年代有著很大的名聲。

陳其美年輕的時候趕上了留日的大潮,和眾多民國知名人士一樣,都在日本留過學,而在日本留學期間陳其美就接觸到了孫中山的同盟會。



陳其美在日本加入同盟會以及和蔣介石相識

孫中山的同盟會在當時是一個反清組織,與曾經的很多反清組織比如洪門等都有著密切的關係,因為開始時勢力太過於渺小,發動幾次起義都沒有任何作用後,孫中山就開始在國外流亡了起來。

而當時日本作為中國留學生、進步青年最多的國家,自然就成為了孫中山重要的勢力發展的,他在這裡吸納了很多同盟會的會員,壯大了自己的隊伍,陳其美就是在日本留學的時候加入同盟會的。

剛開始加入同盟會的陳其美並不是很亮眼,在同盟會中也一直保持著不溫不火的發展狀況,雖然混的不是很出彩,但是他在這裡卻收穫到了一票小弟。

其中以蔣介石後來的成就最大,蔣介石因為感受到了陳其美個人魅力的風采,所以就和他結拜為兄弟,成為了為陳其美鞍前馬後效力的小弟,也經陳其美的介紹,蔣介石最終加入了同盟會,人生髮生了小小但是意義重大的轉變。

(年輕時的蔣介石)

回國後陳其美在上海灘青幫門派中混得如魚得水

陳其美的人生髮跡是在從日本回到上海之後,原本在同盟會中平平無奇的陳其美一回到上海,立馬綻放出了亮眼奪目的光芒。

他先是憑藉著自己非常善於與人打交道的特長慢慢接觸到了上海青幫的大佬們,最後通過陳其美個人的運作,他在拜一個上海大字輩長老為老頭子後,通過自己個人獨特的個人魅力,也成為了青幫大字輩的長老。

其實陳其美是一個混跡江湖的天才,他經常出入各種酒館、茶館、窯子,用自己極富江湖特色的打交道手段收穫、折服了眾多的青幫好手,使得他們願意提攜自己、幫助自己。

然後他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一飛沖天,成為了影響上海青幫的幾大人物之一,最後他通過上海青幫的力量,為同盟會的抗清事業獻出了一份力量。

雖然陳其美的主業是同盟會成員,但是真正對他人生產生作用的,卻還是他在青幫中的勢力。

也因為陳其美在上海的地位與勢力為同盟會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因此以前一直沒注意到陳其美的孫中山也注意到了陳其美。


他開始提高了陳其美在同盟會中的位置,賦予了陳其美更高的地位,使得陳其美成為了同盟會中的元老,成為了孫中山自己的左膀右臂。

青幫的勢力雖然龐大,但對於推翻清朝來說卻還是太過於杯水車薪,沒有太大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陳其美想了無數的辦法,做了無數的嘗試,最終也沒有太過於出色的成效。

陳其美結識霍元甲,創辦了精武體操會

不過陳其美的眾多方法中有一個方法很有必要提一下,因為這個方法涉及到了一個在現代影視劇中非常出名的人物,那就是涉及到了霍元甲。

霍元甲是天津人,他在來上海與人比武后就經人介紹和陳其美認識了,在陳其美瞭解了霍元甲的武藝後,陳其美就開始有了創辦精武體操會的想法。


(霍元甲)

霍元甲被陳其美聘請成為了精武體操會的武術教官,負責向體操會的成員們傳授武藝,好使體操會的成員們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 ,而精武體操會除了練習武藝之外,還有著專門的軍事人才負責教導體操會成員們練習軍事知識。

在陳其美的想法中,只要精武體操會創辦成功,在第一階段將會培養出50名素質良好的學生,然後這50名學生再開枝散葉,每個人再繼續培養50名學生,只要沿著這個道路發展下去,再過不到十年精武體操會就將會擁有1000萬名的反清戰士,到時候推翻清朝就非常輕而易舉了。

不過陳其美的想法還沒完成,沒過多久霍元甲就因為被日本人下毒而亡。

清朝也在霍元甲死後一年的武昌起義中被震得搖搖欲墜,在1912年初清朝皇室被袁世凱逼迫退位,清朝至此滅亡了,陳其美心中的大業也在這諸多的變故中,最後腹死胎中,未見太大的成色。

陳其美的結局,刺殺者終被人殺

不過也因為趕上了時代的大潮,在武昌起義之後南方各省失去了牽制,因此就成為了一些人眼中非常重大的機遇,很多人僅僅糾集一幫武力不是很強大的人,滅掉了很多清朝留下來的官府,這些人在佔據了一省之地後就開始自稱都督,掌握了一省的軍政大權。

我們所知的很多軍閥如閻錫山等人都是在這個特殊時代起家的,當時上海的鎮守使就被陳其美派人暗殺了。

但是殺掉上海鎮守使後,陳其美在想成為上海督軍的過程中卻受到了同盟會的另一個元老陶成章的阻攔,因此遭受到了陳其美的殺機,被陳其美派蔣介石暗中殺害了。



(陶成章)

不過陳其美暗殺的手段多了,正所謂天道循環,屢試不爽,在後來反袁世凱的過程中,陳其美也被袁世凱派人刺殺在了一個朋友家裡。

因為陳其美對蔣介的重大恩情,因此在蔣介石發跡後,蔣介石開始提攜起了陳其美的侄子陳果夫和陳立夫,這兩人因為陳其美的關係,最後也逐漸成為了國民黨中有名的大佬。


所以說我覺得腳踏黑白兩道的陳其美可以列入這個特殊的名單中,他雖然說不上是國民黨元老中最有能力的骨幹,但卻絕對是最有“逼格”的骨幹,他被時人稱為民國第一豪俠可不是輕易說的,因為他的身上有著非常濃烈的豪俠風範,這才有了這樣的稱號。


孤客生

“高逼格”不知該如何界定,如果說“中華民國政府”裡比蔣介石的官職還高的政治人物,自然是從1931年起即擔任“國民政府主席”的國民黨元老林森。

這位辛亥革命的先驅、反袁護法的功臣、“中華民國”的締造者之一不幸於1943年在重慶死於車禍,蔣介石才得以將黨政軍“第一把手”的職務盡收,否則還真不好辦,因為他這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在名義上也是國府主席林森的下級。



林森生於1868年,福建福州人,1895年的甲午戰爭後,青年時代的林森就參加了反對清廷割讓臺灣的武裝抗日運動,並遭到日佔當局的通緝,1899年返回大陸,而這個時候生於1887年的蔣介石還在襁褓之中。在電影《東方戰場》中林森曾經對蔣介石擲地有聲:國民黨人林森的抗日戰爭從1895年就開始了!

同盟會最早的會員之一,1911年在江西九江發動起義響應辛亥革命,1912年孫中山就任南京政府臨時大總統,林森是參議院議長;1916年任孫中山廣州大元帥府的外交部長,1925年孫中山逝世後成為“西山會議派”的領袖之一,是國民黨內的右派元老。

“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遭到全國各界和各派勢力的聲討,已經就任國民政府主席的蔣介石不得不以退為進,1931年12月第二次宣佈下野,其時因汪精衛人在國外,另外由於被所有派系可以接受,所以林森被公推為國民政府主席,1932年元旦正式就職,同時確定了“國府主席為國家元首,但不負實際政治責任”的原則。

(蔣介石也得尊重有加)

自此到林森逝世的十一年時間裡,雖然國民政府多次改組,但一直以林森為主席。

1937年曾以國府主席的身份下赦免令和復職令給張學良,可惜掌握實權的蔣介石拒不執行。

林森的為官處事有三大原則,即不爭權攬利,不作威作福,不結黨營私,正是這三大原則以及國民黨元老的身份,以及比較相近的政治理念,使一貫獨裁的蔣介石可以容忍林森成為名義上的國家元首,同時保持了足夠的尊重。國民黨內派系眾多,甚至蔣介石也不能一統,所以林森成為國府主席,倒也是眾望所歸,公德私德均可勝任。

(林森出席活動)

1931年蔣介石下野前,曾屬意國民黨另外一個元老於右任出任國府主席,遭到汪精衛和胡漢民領導的“粵系”嚴重反對,而另外一個候選人蔡元培是個學者,更不喜玩弄政治。最終,蔣汪二派同時接受了以林森為國府主席的提名,從另外一個方面說明了林森的清望。林森潔身自好,生活簡僕,喪妻不續,也無親生子女,完全是民國時期“清流”的代表,即便蔣介石復職為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後,也不好意思把林森趕下臺。

林森對蔣介石的態度是配合而不迎合,禮貌而不恭敬,每每公眾場合,蔣介石都得先上前問候“主席好”;抗戰爆發後國民政府遷都重慶,林森對蔣介石在歌樂山的別墅讚賞有加,蔣介石立馬贈送,成為著名的“林園”;一直到林森逝世,蔣介石宋美齡夫婦才又搬回來,瞭解“重慶談判”的答友也當知這一知名建築,也可見蔣介石對林森的尊重。



堅定的愛國者和民族主義者,臨終前特別囑咐蔣介石:一定要光復臺灣!


度度狼gg

1、胡漢民

這位是參加從同盟會建立到反帝反封建鬥爭直至國民政府統一全國的元老級人物,交織著中國近現代社會最複雜、最尖銳的矛盾,他的一生可以說就是一部中國近現代史的縮影。

胡漢民最早加入同盟會的成員之一,在華南歷次武裝起義中負責後勤工作,在海外則負責宣傳革命思想,一生追隨孫中山矢志不渝,是孫中山的得力助手。

辛亥革命後,胡漢民擔任廣東都督,後來又被袁世凱免職,從而引發了護國運動。胡漢民又繼續協助孫中山開始了反對袁世凱的鬥爭,主要從事宣傳工作。袁世凱死後,胡漢民代表孫中山與北洋軍閥政府舉行政治談判,在堅持取消中國與日本之間密約的問題上態度堅決。廣州國民政府成立後,任大元帥府總參議和黃埔軍校教官,協助孫中山平定陳炯明叛亂,支持孫中山的三大政策。1927年後,在對待國共兩黨關係問題上與蔣介石若即若離,遭到蔣介石的迫害,於1931年2月被蔣介石藉故軟禁。

作為國民黨有功之臣的胡漢民,在國內有著廣泛的政治勢力。他被軟禁的消息一經傳出,舉國輿論譁然。粵系、桂系軍閥公開反蔣,雙方一度兵戎相見。直到九一八事變爆發,面對日益嚴重的民族矛盾,蔣介石出於內外交困的壓力不得不釋放胡漢民。

獲得人身自由的胡漢民成為南方實力派領袖,繼續堅持其抗日反蔣的政策,一直到1936年去世。

2、林森

從1931年底至1943年國民政府主席。

從1895年甲午戰爭臺灣被割讓日本時起就參加反清反帝鬥爭,曾參加黑旗軍的抗日保臺行動。20世紀初開始接受和廣泛宣傳革命思想,並利用職權之便積極聯絡新軍,為即將到來的武裝反清行動做準備。武昌起義後,林森隨即在九江相應,之後積極支持擁護孫中山反對袁世凱的鬥爭。

廣州國民政府成立後任外交部部長並參與國民黨改組工作,孫中山去世後,林森一度淡出政治視野,主持營建中山陵。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迫於內外壓力暫時下野,林森開始代理政府主席一職。但是林森深知,此時的國民政府完全是內憂外患的一個爛攤子,自己很難有所作為。但是在民族生死存亡的時刻,這位中華民國的締造者之一雖然沒有實際政治權力,卻以國家元首的名義積極支持和擁護抗日救亡運動。先是拒絕承認偽滿洲國,然後又積極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明確表示“東北軍是愛國的,討伐張楊令不可下”,張學良被軟禁後,林森一度以政府主席的名義下達赦免令、復職令,但是遭到蔣介石的粗暴拒絕。

抗戰期間,林森以政府主席的名義積極號召“全民奮起,積極抵抗”,在融洽民情、鼓舞內政等方面親力親為,做了大量工作,為凝聚全民族支持國民政府抗戰做出了巨大貢獻。

1943年8月1日,75歲的林森因車禍在重慶去世,國民政府為他舉行隆重的國葬。


20世紀戰史大揭秘

國民黨內部,有一個四大元老的說法。這四個人分別是:

張靜江、蔡元培、吳稚暉、李石曾。聽歷史知事給你一一介紹:

1,張靜江。

張靜江是浙江人,生於1877年,張靜江是一個江南絲商巨賈之家的兒子,這個富二代在1902年擔任駐法商務參贊,結識了孫中山,一直給孫中山經濟上的援助。孫中山與他私交很好,稱他為“革命聖人”(孫中山一貫喜歡給人戴高帽,黎元洪也是聖人)。

張靜江和蔣介石的關係更不一般,蔣介石稱張靜江為“革命導師”。蔣介石入黨時,張靜江是蔣介石入黨的監誓人。張靜江在上海創辦證券交易所,為革命籌集經費,這時候的蔣介石就是張靜江交易所的一個交易員。後來,蔣介石就是在張靜江的扶持下,走上人生巔峰的。

2,蔡元培。

蔡元培是浙江紹興人,生於1868年,只比孫中山小2歲。蔡元培25歲考進士,點翰林,是清末科舉制下的學霸。1904年,蔡元培在上海組織光復會,主要成員還有陶成章、章太炎、秋瑾、徐錫麟等人。後來光復會領袖陶成章被蔣介石暗殺,蔡元培醉心教育,光復會分崩離析。

蔡元培在擔任民國教育部長和北大校長期間,為我國教育事業和文化更新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蔣介石的國民黨政府成立後,蔡元培依舊把工作重心放在教育事業上,同時希望彌合國共矛盾,制止國民黨的濫殺行為和白色恐怖。

1940年,蔡元培在香港病逝,年72歲。

3,吳稚輝。

吳稚輝是江蘇省常州人,生於1866年,比孫中山還要大3歲。


歷史知事

說起高規格的國民黨元老!自號“太平老人”的于右任絕對算一個!

于右任,陝西三原人!老資格同盟會員!國民革命先驅!著名書法家!

長期任職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監察院長一職!國民政府後期曾和李宗仁,孫科等人一起競選國民政府副總統,落敗!

參與和創建了中國著名的復旦大學,上海大學,南通大學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也因為他的資助和影響,陝西貢獻出了眾多功勳卓著的抗戰名將:關麟徵,杜聿明,胡鏈,張靈甫,張耀明,劉玉章……



周秦漢唐

元老級。一、廖仲愷。孫中山的新三民主義的堅決執行者。要是他不被刺殺,肯定是國民黨的領袖,國民黨就是偉大的黨了,不會是蔣介石一人之黨,可以說,在蔣年代,國民黨可以說是不存在的,完全是蔣介石集團,因為這個黨,無組織無紀律無原則,是三無黨,僅聽命於蔣介石一人,所以實質是蔣介石集團。二、李濟深。開始北伐時,僅次於蔣介石的第二號人物,雖然歷史上分共犯過重大錯誤,但還算終生為實現新三民主義而奮鬥。後組識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任主席,與蔣介石集團分裂。


安平144796971

李德勝。1924年,國民黨召開第一屆全國代表大會,李德勝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候補中央委員,代理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1926年,國民黨二大上,李德勝繼續當選為候補中央執行委員,繼續代理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剛30出頭,妥妥的正部級幹部。

抗日戰爭期間,李德勝直接領導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和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為抗日戰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重慶可以與蔣先生談笑風生,在北平傅作義甘願為其執鞭。

中共建國後,李德勝留在大陸,病逝於文革期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